蚕桑产业集群之“宜州模式”
2020-04-20刘光琳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是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种桑养蚕已有470 多年历史。从2005 年起,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连续15 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2012 年起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宜州蚕桑特优区在“三个基地”建设、“三个体系”支撑和探索“一个机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构建了桑蚕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宜州桑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桑蚕之乡活力十足
宜州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为核心(面积3276 亩),实施13 个优质原料茧基地(面积为39666 亩),通过蚕房改造与推广省力化器具示范、标准化小蚕共育示范点(户)、实施“生态高效综合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
2019 年带动宜州区桑园面积达37.2 万亩,比2017 年新增1.52万亩;产鲜茧5.99 万吨,比2017年新增0.159 万吨;产值29.8 亿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6580 元,养蚕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左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予的“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宜州区也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及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等荣誉。2019 年宜州区成功承办了国际性的“一带一路”丝绸高端峰会,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茧丝绸产业园获得自治区授予第一批“广西轻工园”并给予政策倾斜扶持。
2018 年4 月,宜州区获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荣誉称号;2018 年9 月,“宜州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农业部登记颁证,并成为广西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德胜镇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恒业茧丝有限公司的图形商标、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绮源”“南方丝缫”商标、宏基茧丝绸有限公司的“刘三姐”商标、嘉联茧丝及其制品、东方丝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的“丝路印记”牌生丝等一批商标和产品获“广西著名商标”及“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目前注册商标、品牌有30 多个。
新业态迸发,“宜州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
宜州区现有缫丝企业15 家,自动缫丝机232 组;织绸企业2 家,织绸机56 台(套)。2019 年,全区白厂丝产量4810 吨;坯绸产量372.2 万米,丝绸企业总产值21.2亿元。生丝40%达到5A 级以上,90%达到4A 以上,缫丝初加工业能力及其白厂丝产量继续保持广西县域第一。2020 年1~2 月,全区白厂丝产量达260.45 吨,坯绸产量达40.67 万米。
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和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嘉欣丝绸园先后落户宜州。宜州形成了“蚕农—茧站—丝厂—绸厂—贸易商—中间商—出口商—外商—终端消费者”行业全链条中所有环节的衔接,为国内茧丝绸行业经营者提供信息、交易、结算、融资、仓储、保险等全面的茧丝绸配套服务。
市场茧丝“宜州指数”显现雏形,提升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干茧交易)影响力,宜州茧丝交易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电子交易茧丝达1 万多吨,出口额超过2 亿元。有15 家丝绸企业在全国多处开设实体店同时从事电商经营,有丝绸工业3A 级旅游景区1 个。近百家蚕丝被、服装及饰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点(店)交易火红,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2018 年蚕丝被产量达20.9万床,产值3亿多元。
强品牌、搭平台、可追溯
宜州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构建市场+企业(茧站)+合作社(小蚕共育户)+示范户(大户)+农户(贫困户)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使宜州鲜茧价格走在其他产区的前沿,桑蚕茧得到100%的加工利用,使农民得利、企业增效、多方共赢。
在建设中国特色农产品特优区的基础上,宜州已形成“桑—蚕—茧—丝—绸—服装”“桑树(果)—桑 枝(食用菌、生物碱提取、生物发电等)—桑叶茶(桑叶固体饮料)—桑果酒”“蚕沙—有机肥”“下茧(废丝)—蚕丝被”“蚕蛹—饲料(食品)产品”等产品线,以及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展销店)国内外全面开花的销售网络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链突出、副链为辅的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下一步,宜州将重点强化品牌建设、电商平台建设和实施农产品追溯管理,奋力建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宜州桑蚕茧中国特优区。
围绕宜州桑蚕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创新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高产品档次,使宜州桑蚕茧品牌成为地域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依托东盟国际茧丝交易中心、嘉欣宜州丝绸园等平台,提升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干茧交易)影响力,努力提高宜州桑蚕茧特优区仓储物流流通效率。强化电商平台建设,建设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蚕桑物资专业市场1 个、扶持龙头6家建设电商平台,配套建设一批冷库设施;建设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和品牌展示中心各1 个;力争3年内新一代电商销售特优区主导产品量要超过50%。
同时,全面实施宜州桑蚕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形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系列标准。龙头企业全面接入并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实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提升河池市纤维检验所检测设备,建设宜州桑蚕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特色主导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程可监控、风险可评估、事件可处置。3 年内“一品一码”占特优区60%以上,80%以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应实行追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