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镜在阴虱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04-20党云樊卓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虫体镜检查虫卵

党云,樊卓

阴虱病(phthiru ubis)是由阴虱在宿主的阴部、生殖器毛发周围寄生、繁殖及反复叮咬吸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阴虱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夫妻常同时患病。直接镜检发现虫体或虫卵为确诊阴虱的金标准,但临床实践难以常规开展。皮肤镜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无创性、迅速便捷的诊断技术,通过光学放大和偏振技术使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形态学特征得以显现,已成为皮肤科医生的“第三只眼”。本研究对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45例阴虱病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并分析阴虱病患者的皮肤镜学表现,以评估皮肤镜在阴虱病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本组患者45例中男32例,女13例;男女比例2.46:1;平均年龄43岁;病程0.5个月~0.5年。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其中16例有非婚性生活史。45例患者均采用传统显微镜镜检出虫体或虱卵,确诊为阴虱病。

1.2 方法

1.2.1 仪器皮肤镜(HEINE DELTA 20)、数码照相机(佳能500D)。

1.2.2 皮肤镜检查方法充分暴露患者外阴部,对皮损处及阴毛分布区皮肤进行皮肤镜检查(镜头用75%乙醇消毒,1例一消),寻找阴虱卵、若虫或成虫,运用皮肤镜结合单反相机的微距模式拍摄所采集的偏振光图像,便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到肉眼难以识别的微小阴虱成虫或虫卵(图1)。

2 结果

45例确诊为阴虱病的患者通过皮肤镜检查均检出虫体或虱卵,检出符合率为100%。其中37例患者皮损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点状、不规则状棕暗红褐色结构(图2)。

3 讨论

阴虱病是由阴虱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因其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常夫妻同患。阴虱为人体体外寄生虫,常寄生于阴部的阴毛和毛囊孔。临床表现为被阴虱口咬处可发生丘疹、血痂,伴剧烈瘙痒,常继发湿疹、毛囊炎等。研究显示阴虱病的误诊率达11.71%、27.5%、77.4%不等[1]。误诊的主要原因有:①体格检查不全面,不仔细,特别是在发病初期仅有轻度瘙痒,阴虱较少,无明显虱卵产生时。②因有并发症而误诊。阴虱患者因反复搔抓而引起继发湿疹样变或并发细菌感染,亦或由药物治疗引起接触性皮炎,临床医生容易仅将并发症或继发症误作为原发疾病予以诊断与治疗。有报道阴虱病最易误诊的疾病为阴囊湿疹、外阴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疥疮、毛囊炎等,误诊时间7 d ~3个月[2,3]。

图2阴虱病的患者皮肤镜下特征性表现

阴虱病的诊断并不复杂,外阴找到阴虱成虫或虱卵即可确诊。由于阴虱身体扁平,且体小约1.2 mm×0.8 mm,灰白色,活动范围不大,常紧伏于皮肤或牢伏于毛发上不动,故裸眼较难发现,需借助实验室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需夹取阴毛根部附着物置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拔除阴毛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且检查者需戴手套夹取阴毛,操作时手感不敏锐,单次拔毛或剪毛检查容易漏诊,重复拔毛或剪毛检查容易给患者造成不适感或痛感。而皮肤镜技术是皮肤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操作简便,患者无痛无创,且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裸眼观察的局限性,便捷地帮助非侵入性诊断多种皮肤病[4-6]。皮肤镜是采用偏振光原理制作的皮肤专用图像放大检查器械,在检查阴虱病时只需确保皮损处和皮肤镜接触板平行接触,适当调节图像清晰度和最佳角度之后,将所捕捉到的图像放大,运用皮肤镜结合单反相机的微距模式拍摄所采集的图像,便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到肉眼难以识别的微小阴虱成虫或虫卵,以及叮咬所致的小红点,有助于明确诊断[7,8]。本研究显示,45例阴虱病患者通过皮肤镜检查均检出虫体或虱卵,检出符合率为100%,且还可发现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阴虱,例如虫卵、若虫、成虫[9,10]。此外,本研究发现,皮损在皮肤镜下可见点状、不规则状铁锈色结构,考虑为虱虫排泄物或其叮咬所致。

考虑到阴虱的误诊率较高,尤其阴虱病由于瘙痒感明显,患者不断搔抓,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和继发症。临床医生容易仅将并发症或继发症误作为原发疾病予以诊断与治疗,从而延误病情。故建议主诉外阴部尤其阴毛区皮肤瘙痒者,均应警惕阴虱病的可能[11]。除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亦可借助皮肤镜检查查找虫体或虫卵,以防误诊及漏诊。皮肤镜检查无创、方便、快捷,可以作为阴虱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常规手段。

猜你喜欢

虫体镜检查虫卵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和它一起笑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研究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啄木鸟大迷宫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