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儿科病房的防控及护理对策
2020-04-19谭俊琦龙鑫菊陈小利覃华董敏罗莉
谭俊琦 龙鑫菊 陈小利 覃华 董敏 罗莉
【关键词】新冠肺炎;儿科病房;防控;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225-01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被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该病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3岁以下儿童少见,但也有出生36小时新生儿发病的报道[1]。绵阳市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少数病例进程快,出现呼吸窘迫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性,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因儿童免疫功能不成熟,抵抗能力较差,身体还处于发育的阶段,因此推测可能成为2019-nCoV易感高危人群。我科作为儿科综合病房,收治了大量发热、咳嗽的患儿,截止目前为止,诊断为疑似病例3例,无确诊病例。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不断细化,对新型冠状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自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7日,我科收治发热、咳嗽患儿共128例,其中男73例,女55例,疑似病例3例。典型疑似病例:患儿,男,1岁6月,于2020年1月29日开始发热,体温38℃,2020年1月31日以“喘息性肺炎(重症)”收治入院,入院时患儿烦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严重三凹征、不吸氧状态下SpO2<90%,为重症肺炎表现,血白细胞9.1*10^9/L,淋巴细胞计数:4.25*10^9/L,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强、紊乱、模糊。询问患儿母亲于2020年1月26日从武汉返家,无发热、无呼吸道症状,立即请专家会诊,收治于单独楼层单间隔离治疗,分别于2020年1月31日及2月2日取咽拭子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两次结果均为阴性后解除隔离,转PICU继续治疗。
2 问题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中指出,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包括: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发病早起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③具有早期呈现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毛玻璃样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的肺炎影像学特征,造成疑似病例诊断过宽,疑似病例量大,但值得注意的是, 疑似病人既作为传染源又作为易感人群的管理对避免疾病在病区内的蔓延不容忽视[3],所以儿科病房如何应对该特殊疫情下防控及护理,我科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应对措施。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全员培训
3.1.1医务人员培训
每日晨会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及文件传达,通过统一考试、现场抽问等方式务必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掌握该疾病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提高对疾病的风险认知,增强防护能力。
3.1.2 保洁人员培训
對3名知识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保洁人员进行单独培训,通过文件讲解、问答形式、操作示范等方式,确保掌握重要信息,提高对疾病和风险的认知,做好个人防护,病区环境清洁、日常消毒及隔离工作,责任护士进行督导。
3.2 加强患儿及陪护家属的管理
为降低病区人员密度,最大可能减少陪护,考虑到儿科病房的特殊性,原则上限身体健康陪护尽量固定且仅限1名,最多不超过2名陪护家属,陪伴发放陪伴卡,凭陪伴卡入病区。陪护家属身体健康,无相关疫区相关及流行病学接触史。在病儿入院时即签署病员疫情排查表,陪护家属签署病员陪护家属疫情排查表,对所有在院的患儿每日上午、下午监测体温及呼吸道症状,并在护理记录单里详细描述,对于疑似的患儿在立即汇报的同时,立即转单间暂行隔离。对陪护家属每日上午、下午监测体温,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家属立即安排就诊,排除疑似后劝导回家。
3.3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加强患儿及家属对新冠肺炎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对疫情及防护知识的认知。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咳嗽礼仪宣教,叮嘱患儿及家属不串病房。责任护理每日巡视病房督查并强化指导口罩的正确佩戴及更换。
3.4病区探视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探视,尽量通过通讯设施进行远程探视,如遇殊情况确实需要探视,需严格执行探视人员管理制定,控制探视人员及探视时间,护理人员对探视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疫情排查,并做好探视人员登记记录。
3.5病房总体布局规划
分区收治患儿: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病毒性肺炎病例、其他疾病患儿分区收治。具体实施为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单独楼层单间隔离,并有明显标记[4],在疑似病例排除之前,一切诊疗及护理活动按照确诊病例处置,病毒性肺炎单独楼层收治,其他病例单独楼层收治。
3.6疑似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管理
(1)设置专人负责患儿的护理治疗工作,在医护人员上岗之前, 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 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防护等方面, 使其能够有效的处理科室传染患者的各项传染病消毒隔离护理工作, 同时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4]。(2)按照加强预防(二级预防):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若需为患者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工作时,采取额外防护(三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尽量节约防护物资及降低病区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尽量减少进出隔离病房的次数。(3)诊疗操作尽量集中管理,以减少与患者接触次数。(4)医务人员下班后及时淋浴,更衣,淋浴时间大于30min,清洁口腔、鼻腔[5]。(5)医疗废物处置和病房终末消毒严格按照确诊病人传染病管理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6)禁止家属进入隔离区病房探视[6]。
3.7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3.7.1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
病房、走廊、护士站、穿刺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用1 000 -2000mg/L含氯制剂消毒液喷洒,湿式托扫2次/天。每天用1 000- 2 000 mg/L含氯制剂消毒液擦拭消毒桌子、椅子、床头柜、 门把手、病历夹、电脑台、键盘、电话机等,拖布及抹布均应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天用后消毒。
3.7.2 诊疗器械及设备消毒
诊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病人使用后均用75%酒精擦拭消毒;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仪器设备每班用75%酒精擦拭消毒;患者使用体温计、压脉带一人一用,用后使用1000mg/L含氯制剂消毒液浸泡30min。
3.7.3 空气消毒
加强通风,病房每日上午、下午各开窗通风1次, 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每次30分钟,每日上午、下午各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次1小时。工作区(治疗室、穿刺室)每晚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3.7.4疑似及确诊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
痰液多的患者用盒子搜集痰液,注入5000-10000mg/L含氯制剂消毒液后倒入厕所。便盆及尿壶每次用后用2000mg/L含氯制剂消毒液浸泡30min后晒干。
3.7.5 确诊转诊后的终末消毒
对收治的疑似病人要尽快安排检查确定是否确诊,确诊后病房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3.8加强对病员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因新冠肺炎传染性强, 密切接触者集中发病, 部分病员及家属易产生恐惧心理,考虑儿科病房的特殊性,家属的不良心理会对患儿造成一定影响,而强烈的心理问题可降低人的免疫力,对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期间,责任护士除了负责对该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讲解,特别是新冠肺炎是可治愈的,树立病员及家属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與勇气,还要主动和病员及家属沟通交流,观察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更要注意在隔离区这一特殊环境对病员的心理的护理,同情和理解病员,尽量满足其生理及心理的需要[4]。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减轻孤独感,消除病员思想负担[7]。
4 结论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传播迅速,据报道目前感染已波及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处于暴发流行阶段[8],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一般认为潜伏期最短为1d,最长为14d,但近日报道了1例潜伏期为24d的确诊病例[9],且新冠肺炎最初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一些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 进一步提示部分患者可能仅仅只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没有肺炎, 但这部分患者可能是传染源[10],这使防控难度大大增加。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及各种检査操作时与患者近距离密切接触,本病在刚开始流行早期,因疫情宣传不到位,防护物资短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与措施不足导致在当时造成大规模医务人员感染。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我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重视对医护人员的科学防护,根据我科病种及周转情况进行分析,住院患儿中大多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且病员周转快,陪护及人员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儿科病区的防控措施及护理对策,有效防止新冠肺炎在病区内的流行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应艳琴,温宇,赵瑾珠,刘艳,张建玲,叶枫,唐丽娜,何天祎,陈萍,高桃珍,王邦彦,蓝弘文,张偲,仇丽茹,郝燕,罗小平.2019-nCoV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儿童分级防控建议[J/OL].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11[2020-02-22].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 .
[3] 杨淑玲,李亚洁,张秀华,刘立捷,李莉.疑似SARS病人的管理[J].护理研究,2004(05):448.
[4] 杨杰.浅谈传染病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276-277.
[5] 谭伟恩, 王金莲, 甘铭伦, 等.急诊室:为SARS而设的发热门诊[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 ( 6) :378 -379.
[6] 邓明,宋美嫦,陈莉君.SARS及疑似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4(03):95.
[7] 李芳,史源.新生儿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共识方案要点解析[J/OL].重庆医学:1-6[2020-02-19].
[8] ZHU N,ZHANG D,WANG Wetal.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J/OL].N Engl J Med.(2020-01-24)[2020-02-10].DOI:10.1056/NEJMoa 2001017.
[9] GUAN W J,NI Z Y,HU Y,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OL].medRxiv.(2020-02-09)[2020-02-10].
[10] 伏籽桥,刘焱斌,尹万红,王业,刘涛,胡少平,王博,付思云,刘若阳,罗凤鸣.关于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名称及临床诊断的思考[J/OL].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1-2[2020-0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