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疼痛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2020-04-19张金辉
张金辉
【摘 要】目的:研究骨癌疼痛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骨癌疼痛病患36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试验、对照组(n=18)。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VAS评分。结果:试验组干预结束时VAS评分(3.48±1.14)分,比对照组(4.95±1.38)分低,P<0.05。結论:选择护理干预法对骨癌疼痛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建议推广。
【关键词】骨癌疼痛;VAS评分;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181-01
在恶性肿瘤类疾病当中,骨癌十分常见,可引起肢体剧烈压痛感与肿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也可导致血管怒张与皮肤发热等症状,给患者造成了更大的痛苦[1]。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护理干预用于骨癌疼痛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骨癌疼痛病患共36例,收治时间2018年3月-2019年9月。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均分2组。试验组女8例,男10例;年龄27-68岁,平均(38.42±4.17)岁。对照组女7例,男11例;年龄26-68岁,平均(38.97±4.52)岁。患者病历信息完整,对研究知情。2组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都进行常规护理:骨癌知识普及、病情观察和用药指导等。试验组加用护理干预:(1)强化护患沟通力度,充分了解患者心中的想法,正确引导患者宣泄出心中的苦闷,同时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安抚患者。征求患者意见,若患者允许,可在病房中播放舒缓的音乐,促使患者放松身心,减轻身体上的疼痛感。鼓励患者采取交谈或者看喜剧片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稳定心态。(2)制作癌痛知识手册,并将之发放到每一位患者手中。利用简洁的语言为患者讲述骨癌病理知识,若患者对知识存在疑惑,要予以其细致的解释。定期组织患者开展病友交流会,邀请预后较好的患者分享治疗心得。(3)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若第一次得分在4-7分之间,需每日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2-3次的评估;若第一次得分超过7分,需每日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4-7次的评估。针对得分为1-3分的病患,选择非阿片类药物对其施以镇痛治疗。对于得分为4-7分的病患,选择弱阿片类药物来对其施以镇痛治疗;对于得分超过7分的病患,选择阿片类药物对其施以镇痛治疗。(4)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疼痛程度是否减轻,若用药半小时内疼痛感无任何变化,需立即告知相关医师,并要求医师更换镇痛药物,亦或者是酌情调整用药量。(5)教给患者与家属疼痛管理的方法,比如:听故事、按摩、阅读、深呼吸与数数等。嘱家属多关心患者,予以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使患者的自信心能够得以进一步的增强,从而有助于提高其依从性。(6)保持病房卫生的整洁,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确保光照适宜。按时开窗通风,强化空气消毒力度,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床被单的平整与舒适,定期为患者更换新的床被单,若床被单被污染,需立即更换。
1.3 评价指标
根据VAS量表的评分标准对2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作出评价,最高分为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就越强烈[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选用SPSS 20.0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结束时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3 讨论
对于骨癌病患来说,其治疗周期比较长,且临床治愈率也比较低,使得患者需要长时间承受疾病的折磨,进而对其精神与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3]。为此,临床有必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对骨癌病患进行干预,以尽可能的帮助其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精神与心理上的压力。
护理干预为新兴护理模式之一,能够将患者作为中心,主动性的、系统性的对其施以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心态,提高预后效果。现代研究表明,于骨癌疼痛中运用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研究中,试验组干预结束时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采取护理干预法对骨癌疼痛病患进行护理,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玲,刘玉娇,秦泽红.心理干预在胃癌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科学养生,2019,(11):261.
[2] 吴进.试论在骨癌疼痛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323-324.
[3] 白雪,朴日红,于蕾, 等.骨癌疼痛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0):6875- 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