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员不可以献血
2020-04-19夏颜
夏颜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83(2020)03-0023-01
无偿献血是指出于利他目的,自愿无偿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需要输注血液的患者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随着社会的进步,献血宣传的普及、民众素质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力量。献血者是有爱心的高素质群体,但并不是每个有爱心、有素质的人都适合献血,那么哪些人不能献血呢?
1 年龄不适合的人不能献血
献血是为了他人奉献,但也不能损害自己的健康。献血者年龄过小或过大,身体机能都未处在最佳状态,过小身体还未发育完善,年龄过大身体机能减退且血液质量也有所下降。献血行为造成的失血可能会导致其身体机能受损。所以《献血法》的规定,献血者的年龄应在18-55岁之间,超过此年龄段的人不能献血。对于经过多次献血的人来说,身体状况长期得到监控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状态,所以《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以往多次献血且没有发生过献血反应、身体健康的的55-60岁公民,也可在主动要求的情况下参与无偿献血。
2 身患疾病的人不能献血
正患有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慢性皮肤疾病、过敏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及其他传染病、遗传病、部分职业病患者如果献血,不仅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所献的血液中可能含有病菌、病毒或其他有害因子,对受血者也会造成危害,所以正身患疾病的人是不能献血的。
有部分疾病治愈后,人员身体机能完全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可以参与献血。如某些感染性疾病、外伤、寄生虫病等,但各种疾病病愈到能献血的期限各不相同,如果你病愈后想献血,应提前咨询血站的工作人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
而有些疾病是伴随终生的,或者治愈后遗留身体损害的,则永远不能参与献血,比如肾炎等。
3 接受过疫苗注射的人不能献血
接受疫苗或生物制品治疗的人,身体里可能正进行着炎症反应,或是生物制剂的安全性不能完全保证,这部分献血者所捐献的血液可能会含有一些未完全灭活的病毒或其他炎症因子会对受血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暂时不能献血。当完成接种或治疗后一段时间(根据接种的疫苗和生物制剂的种类不同,时间长短也不同),身体无异常反应后,可以参与献血。
4 有高危行为的人不能献血
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经血传播疾病传染的行为,如静脉药隐患史、男男性行为、没有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捐献的血液,即使检测无异常,但因为传染病存在窗口期的风险难以确定其安全性,所以为了保障受血者安全,秉承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的原则,有高危行为的人不允许献血。而且,如果有高危行为而刻意隐瞒故意献血危害他人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会依法追究其民事及刑事责任。
5 身体检查不过关的人不能献血
即使没有生病,也没有感觉不适,其他条件都符合的人,血站也要通过一些初步检查再次确定其是否适合献血。检查包括体重、血压、脉搏、体温及一般健康状况、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目,如果是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还要进行红细胞比容、采前血小板计数、预测采后血小板数检测。上述项目完成后均符合相关规定,才能献血。任何一项不合格,血站都会建议献血者加强营养,注意锻炼,等身体状况适合时再来献血。
6 献血间隔期未满的人不能献血
因为捐献血液毕竟是会造成身体一定程度的失血,如果频繁献血,失血不能及时纠正和恢复,献血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等情况,对其健康不利。为保护献血者,我国《献血法》规定捐献全血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时间间隔为不少于2周。捐献单采血小板后欲捐献全血必须间隔4周以上,而捐献全血后至少3个月后才能捐献单采血小板。所以,未达到这个期限的人也不能献血。
7 身体状况不佳的人不能献血
即使没有生病,其他条件也符合,也不一定适合献血。有的献血者在献血前没有休息好,或者处于月经期,或者感觉不太舒服等,都不适合马上献血。感觉不佳可能是身体状况没有处在正常状态,强行献血可能会加重不适感发生献血反应,不仅对献血者身体造成影响,也会造成不良的献血体验,影响下次参与献血的意愿。所以感觉不佳最好不要强行献血。
总之,献血是一项自愿自觉的行为,必须是在身体状况很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给自身及受血者造成危害。社会鼓励献血,但更需要健康、自愿的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