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图

2020-04-19赵岗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品特点

赵岗

摘要:刻铜工艺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一种金属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某些艺术品上,具有完善、美化、传达作品内涵的功能,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及艺术形式。在我国,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是刻铜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刻铜技艺较为成熟;现阶段,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于发展刻铜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刻铜艺术品上人物图的特征,对刻铜艺术的收藏价值加以探讨。

关键词:刻铜工艺;艺术品;人物图;特点;收藏价值

早在清朝末年,刻铜工艺在我国已经盛行,写绘、镌刻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纸绢书画等题材,而且有中国传统的经典纹饰。可以说,刻铜艺术品的镌刻内容流光异彩,总体分文字和图画两类,二者魅力分平秋色。图画类的刻铜艺术品,一般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刻铜艺术品的價值受到绘刻载体、工艺手法、表现方式、功用因素的影响,除了一些名家作品外,在图画类的刻铜艺术品中,人物图居于首位。

一、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图特点

(一)精品繁多

从清朝时代的线刻工艺,到民国时期的写意;从专业人士的亲笔画稿,到乡间工匠的刻铜艺术品;从“北工”工艺,到“南工”制作,社会中流传着大量人物题材的刻铜艺术精品。不同于花鸟、山水等静物题材,除了画家的美术真迹,有的刻铜艺术品上含有一些图案,内涵远没有中国画深厚,但不乏民族文化气息。在图画类型的刻铜作品中,工艺、艺术、经济价值居于第一位的主要为名家的亲笔画;除此之外,其他的可突出其特色、可圈可点的艺术品甚少。从人物题材的刻铜艺术角度分析,既有相当规模的著名画家的亲笔,又有许多顶尖刻铜艺人如陈寅生的精绝作品。另外,还有一些看似寻常的工匠,他们在人物题材中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刻铜艺术品,远超于其它门类的图画刻铜。

(二)经久不衰

从第一个刻铜艺术品的问世,直到整个刻铜艺术的末落,人物题材的刻铜艺术品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百年的历史,一直和刻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如影随形,没有大起大落,没有一波三折,更没有盛极一时即就此消亡,而其他题材往往昙花一现,很快便销声匿迹。总体而言,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图,自始至终其价值没有衰退,贯穿于整个刻铜历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欣赏。

(三)极具内涵

人物作品,既是绘刻创作者个人思想的一种流露,又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幅人物图中,不仅绘画具有深远的意境,而且大部分人物图均可寻找到相应的渊源,或者讲述一个民间传说,或者寓言一个故事,或传达人类的一种期望,即使画中的普通花草、景物等也经常赋予了人的思想,寓意某种民族符号,构成了文化内涵。

(四)应用广泛

在诸多图画作品里,只有人物图题材覆盖了整个刻铜艺术品市场。不论墨盒、镇尺等文化工具,还是帐勾、烟具等生活用品,皆可发现人物图的影子,可见,人物图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纵观历代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表现,也涉及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化、多视角地展现世界的博大精深。

二、人物图题材的刻铜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一)艺术价值尚需开发

老一辈的收藏家特别关注人物图题材的刻铜艺术品,收藏了大量带有人物图的刻铜艺术品,以原始的目光欣赏藏品,不会受到画稿意识、经济因素的影响,收藏的侧重点放在刻工,哪些题材古代人难以镌刻,现代人不能仿刻,哪些内容心里喜欢,就会收藏哪些艺术品,通常不会在意出处、用途及是否具有升值空间等问题。这是一种单纯凭爱好而收藏的标准,是很客观的,易于发现刻铜艺术品上人物图的艺术价值。不愧为老藏家,他们认可的东西终归具有一定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讲,从权威的刻铜文献中也能够发现一些迹象,例如:《铜匣古韵》,从刻铜的精品中观赏版块,通常都是将人物题材的作品摆在其他作品的前面展示,这是一种必然现象。

(二)巨大的专题收藏空间

很多的收藏朋友已意识到了刻铜艺术品上人物图潜藏着很大的收藏价值,多数人手中都藏有一件刻铜人物艺术品。但因其较为分散,未经过统一展览,刻铜人物藏品的巨大魅力难以进一步彰显。据调查,在刻铜工艺品的收藏圈里,现阶段,少有人大量收藏刻铜人物艺术品,可见,刻铜艺术品的人物图具有较大的收藏空间。对于专题收藏,可汲取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划分手段,从高士图、道释图、仕女图、风俗图、故事图等几方面入手,有目标的主攻、收藏,易于获得成效。例如:美妙无比的仕女图等,还有一些经典故事题材,至今未见专题收藏者,具有巨大的藏机。

结语:

总之,刻铜人物题材的艺术品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收藏空间,至今有大量刻铜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因收藏者还没有对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图价值产生足够的认识,导致一些精品未被发现。刻铜艺术品上人物图具有种类繁多、经久不衰、极具内涵、应用广泛的特点,相比其他题材的刻铜艺术品,现存数量居于首位,大量精美的人物刻铜精品有待于艺术爱好者们的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李广君.浅析刻铜艺术品上的人物图[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 (10):92-94.

[2]杨未君.刻铜艺术与《艺术中国》[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 (07):110-111.

[3]匡正.刻铜艺术之大美有言[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 (04):55-57.

[4]杜仲伟.集古创新自成家——记杜平的刻铜艺术[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 (07):106-111.

猜你喜欢

艺术品特点
食物也是艺术品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艺术品被盗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