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山 倾听五千年历史回响
2020-04-19王忠华
王忠华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冢(N2Z3)的圜丘式祭坛。
关于中华文明史能否追溯到5000年前这一问题,一直十分受大众关注,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距今5000年至6000年间的红山文化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也一直存有不同的见解。
不管怎样,圜丘式祭坛和“北庙南坛”的布局,以及玉龙、玉凤皆为后世礼制所传承,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后世礼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既表明我国传统礼制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也说明了红山文化为中华文明大树的直根系。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示意图
唐长安城圜丘位置示意图
“北庙南坛”数千年
圜丘,又称“圆丘”,元代之后也称“天坛”,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记载:“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可知圜丘即周天子的祭天之所。西周时期,冬至日圜丘祭天已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礼仪制度。另外,《礼记·郊特牲》对此也有记载:“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逸周书·作雒解》则说:“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兆”“丘兆”即为祭坛,由此可知祭坛的位置在城市的南郊。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冢(N223)的祭坛即为圜丘式。其呈三级台阶的同心圆式圜丘,平面近正圆形,由三层以立石为界桩的阶台和坛上的积石组成,外石界桩圈直径22米。其位于遗址的南部,而女神庙正位于遗址的北部。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牛河梁遗址“坛的平面图前部像北京天坛的圜丘,后部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方基。”从红山文化的圜丘祭坛到明清北京天坛,这期间数千年的发展皆有脉可循。
从殷墟小屯宗庙宫殿区三组基址位置平面图上可见:考古学家将商代殷墟宫殿区遗址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寝殿与享宴区;乙组为宫殿宗庙区;丙组为祭坛,有17座基址,全部位于乙组宗庙区的南部偏西位置。从汉代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示意图也可以看出,汉代的圜丘位于长安城的南郊,在礼制建筑的最南端。而通过北魏洛阳城遗址勘察平面图也可以看出,北魏时期圜丘位于洛阳城遗址的最南部。另外,唐长安城圜丘位置也在长安城遗址的南部。今北京天坛南部为圜丘式祭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礼之所。其北部为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举行孟春祈谷仪式的专用建筑。
从商代、汉代、北魏、唐代、明清祭坛与其所处的位置可以明确看出,红山文化以圜丘式祭坛与“北庙南坛”布局的礼制建筑模式是延续发展至今的。
兴隆洼文化的石雕神人像
位于西辽河流域距今约8200年至7200年的兴隆洼文化,与距今约7000年至6400年的赵宝沟文化,在居住与墓葬习俗、陶器形制、治玉工艺与对祖先、龙、动物的崇拜等方面,都对红山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
兴隆洼文化石雕神人像出土于辽宁省阜蒙县沙拉乡塔尺营子遗址,高7.8厘米、宽4.4厘米、厚2.7厘米,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灰色遂石质,長方体,磨制光滑,各面呈明显而均匀的外弧,边棱甚锐。器体正面上部阴刻以人面为中心的图案,下部阴刻一道横线。人面圆睛、长弯眉、山形鼻、窄平口,两侧有上下交错的撩牙,撩牙外侧有双弧线,外侧弧线附有放射状长尖齿突。双眉两侧各有三条“S”形纹有序排为一列,其下为八行排列有序的倒三角纹。以多种图案加强神化人面像,阴刻虽浅,但却产生了立体感。这件石雕神人像是兴隆洼文化先民在有一定发展的信仰观念下创造的艺术杰作。
“钺、璧、龙”的组合
半拉山墓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召都巴镇尹杖子村东北的半拉山顶部,是近年来红山文化最重要的发现。通过2014年至2016年的发掘,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其中玉器140余件。
兴隆洼文化石雕神人像这件石雕神人像以多种图案加强神化人面像,阴刻虽浅,但却产生了立体感,是兴隆洼文化先民在有一定发展的信仰观念下创造的艺术杰作。
半拉山遗址出土玉璧(M12:3)
半拉山遗址出土石钺(M12:2)
12号墓(M12)发现了三件极为重要的文物,分别是石钺(M12:2)、玉璧(M12:3)和玉块形龙(M12:1)。半拉山墓地12号墓主为30岁以上男性,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无头骨。石钺出土于墓主人胸部,其下压玉璧,旁置玉龙。另有一件兽首形柄端饰件发现于墓主大腿内侧,应为石钺的器柄。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战争是促进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玉龙、玉璧则体现了红山先民的崇拜、信仰与祭祀观念。这几件器物集中出土于同一墓内,表明墓主人既是部落的军事首领,同时还是掌握通神与祭祀权力的大巫。钺、璧、龙组合是军权与神权结合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的文明进程。作为军权与神权的首领,缺少头骨的下葬方式也极为耐人寻味,能够引发许多猜想。
石钺(M12:2)长13.7厘米、宽10.3厘米、厚1.3厘米,断裂为三块,后来经过修复。赭黄色石质,质地细腻,表面光滑,一侧有红色土沁痕。扁平体,两侧边略外弧,与圆弧形刃部自然相接,整体平面近椭圆形。顶部平直,两侧有对打成型的疤痕,未进行打磨,以便嵌入木柄内固定。两侧边缘处较厚,刃部稍薄,但并不锋利。上部对钻一孔。
半拉山遗址出土玉玦形龙(M12:1)
玉璧(M12:3)长14.5厘米、宽13.3厘米、孔长6厘米、孔宽5.5厘米、厚0.7厘米,断裂为三块,同样经过修复。其为黄绿色玉,局部有白色瑕斑,质地细润。器体扁平轻薄,整体近圆角方形,内孔也呈圆角方形。内外壁轮廓边缘薄似刃,横截面似梭形。上部有两小孔,以单面钻为主,并根据佩带需要,对两个小孔在玉璧正反两面进行了二次加工,一面两孔之间打磨出横向的连接凹槽,另一面各自打磨出斜向外侧上方的凹槽。根据穿绳佩戴的习惯,两孔间有横向凹槽的应该是玉璧的正面,另一面则为贴近身体的一面。
玉块形龙(M12:1)长13.5厘米、寬10.1厘米、厚3.3厘米、孔径3.2厘米至4.3厘米。淡绿色玉质,通体夹杂大量细小的白色瑕斑。形制规整,器体厚重。龙体卷曲,首尾断开,呈块形。龙首雕刻精致,宽大立耳,双目圆睁,吻部前凸,两侧鼻孔微张,前额至吻部有五道瓦沟纹宽线,其中眉间三道与眼眶相连通。块孔由两侧对钻而成,两侧稍有偏差,孔缘经打磨处理,呈光滑圆润状。龙颈部有一小孔,孔径不规则。这件玉块形龙是红山文化玉块形龙的典型样式,因其首部似猪或熊,也被称作“玉猪龙”,或是“玉熊龙”。
红山文化在继承西辽河流域前红山诸文化和早期相邻地区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走出了以祭祀建筑规范化、礼仪制度化的红山之路。近期在辽宁省博物馆落幕的“又见红山——红山文化精品文物展”不仅仅是将红山文化的考古和研究成果首次集中展示,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和了解5000年前西辽河流域的灿烂文明,并且还对红山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后世礼制发展产生的影响及中华文明的延续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