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展落幕 生活气息令人回味
2020-04-19赵玉国
赵玉国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自开展之日起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前不久,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落幕。此次展览以573件作品反映了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令观展者大呼过瘾。
据介绍,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本届美展于2018年年底启动,同年12月24日,各展区申办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最终确定11个城市为展览举办地。2019年1月,全国美展开始征稿,至7月12日各展区初评结束,并于8月初进入复评阶段,從各地选送和征稿作品中评选出4600余件作品参加各展区展览。而从9月6日开始,各展区陆续开展。
2019年11月中旬,第三届“中国美术奖”名单揭晓。该奖从全国美展中产生,设“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三个子项。其是中国美术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最高奖。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此次进京展集中展出了13个分展区、22个门类精心推举的573件作品,其中37件为第三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作品—金奖作品9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4件。
然而,在2014年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获奖作品为74件(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49件),相比而言,本届展览的获奖作品可谓大幅“缩水”。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本次获得“中国美术奖·终身或就奖”的艺术家为周令钊、全山石、常沙娜、刘文西(已故)、靳尚谊。
那么,此次全国美展到底有哪些亮点呢?我们不妨从几件代表性的获奖作品中窥知一二。
在本次展览获奖的37件作品中,有20件为人物类作品。让人过目难忘的金奖作品——李玉旺的中国画《使命》,通过消防队员富有雕塑感的形象,塑造了当代青年中既充满青春活力也富于使命意识的形象。另一件金奖作品——焦兴涛的雕塑《烈焰青春》同样刻画了消防员的形象。作品表现了一名年轻的消防队员从抢险救灾的火线上下来、稍事休息准备重返火场的瞬间。木雕的形制因为创造性的漆和色彩的敷设,使得传统的材料迸发出强烈的视觉张力。
“从这两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规律,消防队员表现的是青年人的形象,他们的使命、朝气以及形象内在所散发出来的时代气息都特别鲜明。我们今天在展览现场看到的很多作品不是去讲述一段故事,而是到艺术形象的本体来表现时代人物的形象。此次展览的作品无论绘画还是雕塑,在艺术语言上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评价道。
1金奖李玉旺《使命》中国画(山东)专家评语:以工笔勾染技法为主体,探索新语言、运用新手段,对于画中衣服、金属工具、器物质感区别表现。从中能看出,艺术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画的重要命题。
2金奖焦兴涛《烈焰青春》雕塑(重庆)专家评语:写实与写意结合,以精湛的技巧刻画了人物的形态和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又以粗犷写意的方式,大刀阔斧地表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大胆尝试木雕烧灼的材料语言,不仅契合了主题,更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3银奖 刘政《仲夏夜之梦》雕塑(辽宁)专家评语:以雕塑的形式描绘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表现了民众当下生活的真实一面,也传递出艺术家对时代变化和进步的敏锐观察及心理感受。
4金奖 颉元芳《远方》水彩·粉画(内蒙古)专家评语:作品就是对草原上平凡一幕的描写,两个人注视着同一个方向。普通的举动、普通的期盼,也最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或许这也是水彩、粉画在现实主题感受、表达方面的特点和优点。
5铜奖 陈治、武欣《尖峰食刻》中国画(天津)专家评语:作者精细地勾线平染,用最为传统的绢本工笔形式和美感过滤了现实场景中的嘈杂沉闷、热火朝天。在当代生活中,餐饮外卖已完全改写了人们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但很少有人会想到餐饮加工背后的场景。
本次展览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当你步入展厅,一批生活气息浓郁、时代特征鲜明的现实题材创作扑面而来。“这些作品所描写的现代生活不仅真切,而且凸显了当代青年在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上的真实境遇与他们的真实心理。画家对于他们的绘写,既来自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也富于艺术的再提炼和再创作,其日常之中体现的崇高、瞬间之内呈现的隽永,让人们久久回味。”尚辉给出这样的评价。
能让人“久久回味”的,必定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本次展览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化”气息,一幅幅凝聚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画作让观展者产生了巨大共鸣。除了那些我们日常中的普通形象,展览作品还描绘了农村电商、乡镇企业、高铁网线、集装箱吊装等场景,以宽广的镜头截取中国发展的标志性图像。艺术家们所刻画的知识精英、科研团队、乡村教师、扶贫干部以及民族生活群像,展现了当代人文风貌。
6金奖沙永汇《金秋时代》版画(黑龙江)专家评语:这幅作品不完全是历史主题的描绘,画中老“北大荒”的开垦者再次回到东北让我们一同看到了现代化的“北大荒”,形成了一種历史对话,从而凸显了“北大荒”的时代变化,确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式。
7金奖张玉惠《盛世花开》漆画(福建)专家评语:花树茂盛苍劲,寓意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画面基调统一,其中的很多细节值得细细品读,并用漆艺和贴箔等手法相结合,在漆画的艺术语言上有了很多突破。
8银奖 杨洋《金色华章》综合材料绘画(北京)专家评语:用大面积金色的叠加、碰撞,塑造出多重复合且极具张力的当代都市摩登女性形象,并且追求斑驳剥落的古代壁画效果,演奏着古与今的交融。
9铜奖 王杰《暧昧》陶艺(浙江)专家评语:体现出当代社会审美的新追求,其技术因素很特别,看似单纯,却有一种神秘感,耐人寻味。
链接
观众们都有啥反映
这样高级别的美术展览,来现场观展的都是哪些人群呢?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前来观展的人群并非以艺术家及圈内人士为主,更多的是非专业领域的普通观众。
“这是我第二次来看本届全国美展进京展,因为对白羽平的油画《丽日》念念不忘。”一位来自湖南的观众告诉记者。一对来自北京的80多岁夫妇也对记者说:“退休后开始学画,怡情养性的同时还能培养艺术感觉,能让自己越活越年轻。”记者还碰到了一群早上从吉林赶过来的高中美术生,他们手拿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认真地把自己喜欢的作品记录下来。一位从四川赶来的观众正在给他的同伴讲解着获得金奖的艺术设计作品《“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我是搞机械出身的,所以对这件作品格外喜欢。”他还对雕塑作品《仲夏夜之梦》为什么只获得银奖的缘由分析了一番,说得头头是道。对全国美展葆有热情的这些非专业人士,他们虽然从事不同职业,却对此次展览分外青睐。
现场也有一些专业人士,面对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画的吴老师是从第七届开始关注全国美展的,他觉得该项大展上的中国画水平越来越高。“与上届相比,不论造型能力还是表现能力都有很大进步。尤其对质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甚至综合了其他画种的特点,有的作品即使与油画、漆画放在一起,视觉效果也毫不逊色。”
据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自开展以来,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观众络绎不绝,最高峰时段单日达8000余人次。不过也有热心人提出很“走心”的建议。他们认为,走进中国美术馆感觉进入了艺术海洋,作品规格高,但以怎样的路线去观看,怎样才能不在展厅里“迷路”,对于观者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客观地说,大规模展览的布展和引导确实很难操作,不过对于热爱艺术的观众来说,增加一些更为清晰的指引标志,会让观众更加游刃有余地徜徉在这艺术海洋里。
参展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普通观众也有兴趣驻足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