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独特价值

2020-04-18石淼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认知道德教育童话

【摘 要】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叙事方式契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运用其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契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能为幼儿提供行为榜样,培养幼儿的品德。因此,可将童话作为载体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通过轻松有趣的童话故事,认知道德概念,建立和发展道德观念。

【关键词】童话;幼儿;道德教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224-03

幼儿园教学不仅要开发幼儿的活动能力,更要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基本礼貌和相处之道,懂得分享等生活习惯,为他们以后的人格形成打基础[1]。

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根据人的成长阶段进行不同内涵的道德教育。幼儿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让幼儿对道德教育产生认知,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进行。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通过丰富浪漫的想象,营造动人的故事。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有人物、有动物,通过幻想、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将生活中的道德观透过人物遭遇进行揭示。童话浅显易懂,因此成为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针对幼儿的接受特点,利用童话进行道德认知教育,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逐步接受正面人物形象和是非观念的影响,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一、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幼儿道德认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生到三岁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缺乏道德观念,他们考虑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饿了就要找吃的,不管食物是不是属于自己,吃了再说;看到好玩的,也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喜欢就拿。他们没有规则意识,按照自己的需求生活行动,也不知道行为产生的后果。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开始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不能使他们任性妄为。很多“熊孩子”,就是由于家长过度放纵,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而“熊孩子”家长就是忽视了因为不懂事才需要教育这个道理。

第二阶段是三岁到七岁,从他们发育的程度来看,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这时候其道德认知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单方面尊重权威。如在家里,父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扔垃圾、自己吃饭,如果违反,就不能看电视、吃零食,或者一顿打。只要家长能够言出必行,这时幼儿还是会遵守道德约束的。从心理学来看,他们虽然做到了,但不是出于对爱劳动这种道德观的认知,而是服从于家长的权威。二是从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的好坏,如在床上故意小便,遭到一顿暴打;父母要求不能反锁房门,他们偏要试试,结果被锁在房间里出不来,由此才知道这样的事不能再干,干了后果很严重。但这只是对行为的认知,并没有从道德上认识,不明白这是一种极坏的生活习惯,不讲卫生,缺乏道德[2]。

利用童话进行道德教育,就是针对幼儿的道德认知特点——从行为结果判断行为的好坏。因为童话都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揭示错误行为形成的不良后果,也就是用结果反证行为的好坏。

二、童话在幼儿道德认知中的独特价值

童话对幼儿的道德认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童话契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童话高度提炼了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和情感体验,将生活中的问题浓缩在小动物、小朋友身上,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阐述生活中的大道理。像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其讲述的是灰姑娘的后母如何偏心,处心积虑想打压善良的灰姑娘,但最终也没有成功的故事。童话中的后母形象、嫉妒心,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如果自己优秀,别人是压制不了的。而嫉妒别人,打压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幼儿在听童话故事时,常常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中,而童话中大起大落的情感变化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变化。

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善良、勤劳的人经过种种磨难有了圆满的结局;而贪吃、懒惰、嫉妒的人虽然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都会被正义打败。这样的故事结构,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心理宣泄。幼儿心理上也常常被嫉妒、贪吃这样的“邪恶”纠结,时时和心灵中正义的力量在较量。通过童话故事,他们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找到正确处理的方式[3]。

童话故事虽然具有夸张和拟人的特点,但反映的却是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它没有直接向幼儿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而是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甄别。

如《白雪公主》揭示的是不要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灰姑娘》表达的是只要拥有美好的品格,无论外人怎样打压,也阻止不了善良带来的美好结局;《野天鹅》传达的是兄弟姐妹之间深厚的情义和责任感。这些生活哲理,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却通过童话让幼儿容易接受,使幼儿容易通过自己的理解分辨。其中的道理,幼儿虽然说不出来,但通过听故事,从童话的结局进行甄别,其也能知道应该如何取舍。

(二)童话的叙事方式契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童话的叙事都是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文学创作技巧,语言通俗易懂,叙事手法都是通过夸张、拟人等,这些都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童话故事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的遭遇,让幼儿在不同的故事环境中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氛围。虽然幼儿不知森林、草原、城堡、坟墓是怎么样的,但通过大人口述,加上图书、视频的直观性,他们会自然地将自己置身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想象在森林中迷路后的彷徨,遇到巫婆后该如何镇定;也会联想阴森森的城堡,荒凉的坟墓,这些情景不僅可以培养幼儿的联想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过程和生命的美好,使他们在潜意识里了解做人的准则。当他们在生活中面对道德选择时,由于童话人物对他们的暗示作用,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幼儿在野外遇到面容凶恶的老婆婆时的第一反应就是遇到老巫婆了,老巫婆会抓住他们,带回家折磨他们。这时候,他们以前听过的有关老巫婆的童话故事会一一闪现,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口齿伶俐的幼儿,往往有爱讲故事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他们口齿伶俐大多是听故事多了,在听故事中和家长进行语言交流,形成了语言技能。

童话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主角都有鲜明的个性,故事发展也有逻辑性和层次感,可以激发幼儿的联想力。

如《小红帽》中的小红帽,因为没有听从妈妈的建议,结果被狼吞进肚里,最后被猎人所救。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展开联想,如果没有猎人前来,那小红帽就不能得救,将会葬身狼腹。由此联想到不听妈妈的话的严重后果。

(三)童话为幼儿提供了榜样

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美好的化身,如《野天鹅》和《小弟弟和小姐姐》中,由于哥哥弟弟中了魔法,他们的姐姐妹妹十几年如一日地为营救哥哥弟弟而努力,自己受尽委屈,置生死于不顾,最后终于成功地让哥哥弟弟逃脱了魔法。这是对善良、责任感和亲情的歌颂。

童话故事中还有很多不怕挫折,逆境而上的典型,那些为了救出被困公主的王子,常常是经过刀山火海,又被亲人窃取胜利的果实,但最终他们都战胜了困难。

勤劳也是童话的主题之一,格林童话《何勒太太》中的勤劳的女孩见到成熟的苹果就会自动捡起来,看到烤熟的面包也会主动拿起来,何勒太太吩咐她干活,她都照办了,最后,她变得越来越美丽;而懒惰的女孩什么都不干,结果变得越来越丑陋。童话故事就是用这样平实的语言,揭示生活的道理,容易让幼儿产生深刻的印象。

从童话中,幼儿可以找到做人的榜样。可以针对自己的身份寻找角色认同。如果自己是哥哥、姐姐,那么他们从童话故事中学会了应该保护弟弟妹妹。同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学习童话中主人公不畏困难,追求理想的品质;通过童话故事,幼儿能感知到生活中勤劳的可贵,明白只有勤劳的人才能获得美好,懂得不怕挫折才能实现目标。[4]

(四)童话能够促进幼儿的道德行为养成

童话故事中,经常有一些有能力但其貌不扬的异人,主人公尊重他们,同情他们,而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人或者动物,会给予主人公极大的帮助。这类童话故事可以促进幼儿的道德行为養成,教会他们同情弱小,不因为别人其貌不扬而不尊敬;很多幼儿看到坐在街上的老乞丐,心里想到的是也许这是一位老神仙。所以他们好奇地要去看究竟,从来不会因为外表奇异而漠视别人。

很多幼儿喜欢小动物,也是幻想有一天自己的小狗小猫会变成人和自己一起玩耍,用超现实能力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幼儿都喜欢小动物,把小动物当成超人。他们抱着好奇的态度接近穷人,接近小动物,被人称赞后,就会大受鼓舞,知道眼前的乞丐不是神仙,而是因为生活困难,他们的同情心被激发,更会关心弱者。对小动物也是如此,熟悉小动物后,就会将自己的爱心付予小动物,无论这些小动物有没有超能本领,也阻止不了幼儿的爱心。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稚气可笑,但却能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

总之,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通过童话故事,他们知道道德行为培养的结果,会带来美好的回报,就会自觉模仿,这样比直接教育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宏超.童话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李利峰,叶芃.浅议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特殊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

[3]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学前教育,2000(2).

[4]唐德俊,魏兆锋.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童话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

石淼(1984~),女,陕西汉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认知道德教育童话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