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模式理论的高中英语记叙文教学策略探析
2020-04-18赵凤华
赵凤华
【摘要】语篇知识是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语篇结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思维习惯。文章以语篇模式理论为指导,立足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记叙文体裁,从人物传记、游记和故事三种记叙文类型分别探讨教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开展基于语篇模式的记叙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篇模式;记叙文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语言知识包含语篇知识。语篇知识是关于语篇是如何构成、语篇是如何表达意义及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如何使用语篇的知识。语篇知识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有效理解听到或读到的语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语篇模式是语篇知识的主要内容,是指基于语篇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层级性特征对其内部结构的宏观描写,是一种宏观的组织结构。一篇真正的语篇不仅在线性展现中体现出句子与句子之间各种局部、微观的连贯关系,从话语的整体和全局来看,还存在着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语篇模式是篇章深层次的寓意结构,能体现篇章的主要思想和脉络,决定着篇章整体语义连贯,控制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记叙文是语篇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历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必考的语篇类型,但学生对这类语篇的主旨大意把握并不准。笔者认为,将语篇模式理论运用于高中英文记叙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这类语篇类型的知识,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篇中词汇、句型和语法的讲解,导致学生也是在脱离语篇的情况下识记词汇、语法的。词汇和语法固然重要,但在新课标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语篇理解的背景下,只强调词汇和语法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部分高中生已具备获取基本信息并能进行简单归纳和推理的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记叙文的过程中思维的连续性不足,不能有效建立起各信息之间的联系,欠缺从信息中提炼文本所传达意义的能力。因此,英语记叙文阅读课的教学重心应放在语篇模式的建构上,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记叙文阅读思维习惯。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话题广泛,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历史、科技、社会、文学等内容;体裁多种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戏剧、应用文等。这些文章并未按照语篇的类型进行分类,而是分散在各册课本中,不利于学习者对语篇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同一类型的语篇都有相对固定的语篇模式,如果把分散在各册、各单元中同一类型的语篇归纳在一起,在较大程度上会有利于学生识别和认知语篇知识。记叙文的语篇模式也具有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但具体的语篇之间存在各自的差异。为帮助学生构建多样化的语篇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根据叙述内容的不同把教材中的记叙文分为人物传记类、游记类和故事类三大类型(见表1),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记叙文的三种语篇模式。
三、三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建构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各类型的语篇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利用文本组织结构图形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显性化、语篇结构知识具体化。下面以三类记叙文为例,分别阐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语篇模式知识。
(一)传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建构
人物传记类记叙文主要描写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趣闻轶事、个性特征、成长历程等。其特点是以事件的发展为主线,时间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脉络清晰。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如果不厘清语篇脉络,就会影响他们对关键信息的准确定位、判断和推理。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人物传记类记叙文——必修四Unit 1 Reading板块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一文为例,探讨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建构传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
首先,笔者指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找出关键词——when、where、who、what,并由关键词推测出第一段主要介绍主人翁Jane Goodall观察野外大猩猩行为举止的行动,指向标题中的a student和African wildlife。接着,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首句及关键词,概括出Jane Goodall對研究野生大猩猩所做出的贡献。最后,阅读最后一段的首句推测段落大意——Jane Goodall所取得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建构结构框架图(如图1),揭示语篇的主旨大意——从事野生大猩猩研究工作的专家Jane Goodall对研究和保护野生大猩猩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人物传记类记叙文的主旨大意,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人物传记类记叙文学习中能快速找出文本的大意,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做出合理的推断,笔者指导学生基于这一课例归纳并建构传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如图2),并提供相应类型的语篇供学生练习。除此之外,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类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也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思考语篇的主人翁是谁、生平有哪些事迹、取得什么成就、作者或人们对其有何评价等,让学生抓住语篇的脉络,最终形成语篇意识。
(二)游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建构
游记类记叙文即记述旅游中的所见所感,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描述景物和情感。一般来说,游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结构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找出这类语篇的时空变化,但常常忽略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从而影响判断。以必修三Unit 4中Using Language板块的文本“A Visit to the Moon”为例,学生会发现这篇课文的时间和地点线索非常明显,但无法正确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指导学生建构包含情感变化的框架图(见表2),引起学生对捕捉作者情感的重视,进而掌握语篇结构,建构语篇知识,理解语篇大意。在这里,游记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可以概述为:以时空为线索,把景物、行为和心理描写串联起来的一个结构网络。
总而言之,在游记类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各个时间点和相应的地点,然后简要画出时间和空间的框架图,并让学生关注那些能够反映作者在各个时空节点所使用的情感词汇,让学生在探索中建立起游记类记叙文的语篇组织结构。
(三)故事类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建构
故事类记叙文是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和高考试题阅读理解中出现最多的一类记叙文。然而,故事类记叙文又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类语篇,因為它除了以时间和空间为事件发展的主线外,还隐含了一条读者不易察觉的感情线索。故事类记叙文的情节性较强,按照事件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展开,甚至会有多个情节叠加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此类文本时,常常会受非母语因素的影响,导致阅读思维的连续性不足,难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问题解决及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这一条线索,还要挖掘出故事中隐含的感情线索,从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在教学必修一Unit 5的“EliasStory”和“The Rest of EliasSto-ry”阅读课时(因为这两篇文章具有连续性,故笔者将两篇整合成一篇“EliasStory”,将两篇的段落连起来),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各段落的主要内容,然后示范做出语篇结构图(见表3)。这样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很清晰了,即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曼德拉的帮助下逐渐成长,对生活由绝望变得充满希望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曼德拉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我们从框架图中可以看出,这个语篇的结构模式为“情景一问题一反应”(situation—prob—lem-response)模式。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随着问题的不断出现和解决逐步展开,而作者的情感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有些故事类记叙文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而是根据展现主题的需要,把一个或多个包含开端、发展和结局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如果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不明白点题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就很容易偏离主题。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点题一指向一进展一评议一结果或结局一回应”(abstract—orientation—complicating sec—tion—evaluation—result or resolution—coda)的语篇结构模式帮助学生理解点题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文本的主题。以选修七Unit 1中Reading板块的“Marty's Story”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语篇组织结构图(见表4),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描写自己患上残疾的过程、遭遇和与残疾斗争的故事,表达残疾人通过他人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过上丰富、充实的生活的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阅读故事类记叙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建立起的语篇结构图迅速厘清故事的情节和文章的发展脉络,寻找贯穿语篇始终的感情线索,从而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结语
人物传记类、游记类和故事类是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三种记叙文类型。无论是哪种记叙文类型,它们的语篇结构都离不开时空和感情这三条线索。时空线把不同的事件串联在一起,而感情线则使这些事件变得鲜活,凸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在进行英语记叙文语篇教学时,对于学生语篇模式的建构,教师可先运用归纳法,再使用演绎法。具体而言,先从教材中选取一篇典型的文本作为样本,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并演示该文本的结构,帮助学生归纳出该语篇类型的结构模式,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建立起来的语篇模式结构理解更多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逐步掌握记叙文的语篇模式。
总之,让学生掌握好语篇结构知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英语语篇模式教学是在词汇知识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在不断改善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上深化的。因此,教师要坚持进行语篇模式教学,从而达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