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精微设计

2020-04-18徐连松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徐连松

【摘要】研究者从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次逐级深入,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赏析精确具体、极富画面感的细致描写,剖析层层设置的悬念,感受作品情节强烈的真实感及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聚焦相似文学作品的互文阅读,关联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观照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关键词】《植树的牧羊人》;三层级解读理论;细致描写;设置悬念;互文阅读

一、教学内容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

二、教学目标

1.默读全文,抓住关键句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

2.通过比较,领略小说情节安排的特色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三层设计

(一)释义:默读全文,哪些关键句能帮助你把握本文思路?

【思考路径】圈画与情节发展有关的关键句和议论性语句。

《植树的牧羊人》以叙事为主,先总起议论,奠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叙述基调,然后展开叙事,最后以议论升华主题。一般的记叙文,也往往采取这样的写作思路。在梳理这类文章的思路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与情节发展有关的关键句,以及具有总领性和总结性作用的议论性语句。如推动情节发展的“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具有总领作用的“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起总结作用的“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等。

【设计意图】默读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学习要求。本文篇幅较长,且故事性很强,适于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在默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段厘清课文思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把握文章层次所需要的能力,为解码和评鉴做好铺垫。

(二)解码:本文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真实感极强,且在情节安排上引人人胜。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思考路径】

1.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在故事中,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孤独地工作,他的执着与坚持让荒漠变成绿洲。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文中的“我”只是长期观察,客观叙述,从而避免因“我”的过度参与而影响叙事的客观性,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2.精确具体、极富画面感的细致描写

课文对阿尔卑斯山地的环境进行了精确具体、极富画面感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细致的描写删改后进行比较(见表1),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所产生的效果。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课文中时间与海拔数据的精确化表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而“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这一描写让人产生极强的画面感,更贴近学生的阅读体验。

此外,课文在“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之后有一段描写“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教师可以向学生追问:如果将这一段描写删去后会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比较,很容易体会到这一描摹的细腻、生动、形象,从而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3.层层设置的悬念引人入胜

课文在叙述故事时多处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牧羊人带铁棍而不是木棍上山的设计,再如描写牧羊人精挑细选橡子,但用途却故意不提,又如牧羊人的身世及植树的目的等,种种谜团都在后文的攀谈与追问中层层解开。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发表后,很多人以为是真实的报道,还一度产生了较大的阅读反响。因此。真实感成为这篇小说在情节设计上的一个关键码,而层层悬念的设置对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笔者将本课的解码聚焦在作者是如何将情节的真实感与耐读性完美结合这一问题上,通过欣赏看清、通明文章的建构特点,在玩味其语言艺术性的同时,更要明晰其艺术构成性和构成艺术。

(三)评鉴:你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

【思考路径】

1.比较牧羊人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活着的不易

在教师简单介绍余华的《活着》后,学生对牧羊人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活着的不易进行比较,感受牧羊人同样顽强且更积极有益地活着的精神品质。

2.引入坚持植树14年、故事登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两位中国农村老人贾海霞与贾文其的故事

贾海霞与贾文其二人种树的故事是纪实报道,不是小说,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两人故事的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进行同类故事的延展阅读;二是在互文阅读中,让学生真正知晓“心有大爱,加持毅力,可以成就自我、造福社会”的道理。

3.本文的意义仅仅在于呼吁保护环境吗

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后便可获得这个故事的重要启示:人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显然,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未尽于此。顺着牧羊人的经历进行探究,我们还可以获得这样的启发: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只要坚定信念,付出汗水与智慧,也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学生广泛涉猎这类正能量的作品,可以激发自身前进的动力,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

【设计意图】现实意义指向的是文学作品学习的情感价值方向。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不容回避,而通过一篇文学作品来唤起学生应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念,更是语文学习工具属性的一种体现。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观照同类文学作品,观照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从而使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这正是阅读在人文价值方面最高层级的追求。

四、设计审思与追问

教材中本单元的提示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厘清文章思路。鉴于此,释义层直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题。学生在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一课后,基本掌握了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因此,笔者通过梳理事件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并辨析画龙点睛的议论句,这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也便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真实感与可读性是这篇小说的显著特色。因此,解码层将焦点放在赏析作者创造这种效果的艺术手法上,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将课文原文与删改后的文段进行比较,促使学生切实感受“精确具体、极富画面感的细致描写”的独特表达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是情节设计与阅读快感的共同追求。一处悬念已经能比较好地激发阅读兴趣了,层层设置悬念更能引人人胜。在这一点上,学生还可以回顾《驿路梨花》一文,相互参照,以深入体会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

评鉴层中的“鉴”含有比较、对照之意,比较就是将学习的课文与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见特色,在比较中知优劣,由比较获得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本设计中评鉴层的问题基于课文现代价值的考虑,引入小说《活着》和中国农村种树老人的纪实报道,带领学生展开互文阅读,启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应对挫折。这样的比较,突出应对逆境的积极性,用现实的故事来强化信念,突破文章环境问题的局限,通达环境问题以外的人生价值等现实意义,这也恰恰是这篇小说现实意义的精髓所在,也符合以篇达类的阅读教学需求及阅读实际收益的必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