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4-18祁丽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摘 要】所谓对话教学法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有效对话,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维产生有效碰撞,进而形成能力和知识的互补以及情感的交融。本文主要探究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有序对话教学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序对话教学;应用策略

【中圖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52-02

对话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和学生交流和谈话,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内心,以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手段对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展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学生接受和领悟课堂内容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评价、监察和反思整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调控能力,有效控制和调节教学活动。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对话教学法应用在历史课堂中,实时掌握和调控课堂教学进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主持人的身份向学生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实现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各环节,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通过对话教学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和思维过程,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互和情感交流。

一、构建真实的对话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融入丰富的教学信息,设置合适的教学场景。而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也需要教师构建便于师生顺利开展对话的教学情境,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与教师的学习对话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构建真实情境或者模拟一些教学情境,使创设的对话情境尽量保持真实,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大国崛起》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德意志诗人通过创作诗歌的方式对民族未来进行探寻的心境以及表达自身抗争的心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和情感体验。然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统一呼声等。构建新颖的真实的对话情境,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话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

二、基于不同课程内容,选择合理的对话方法

有序对话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效的提问和回答,共同探讨一些客观问题。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问答、生生问答、自主反思对话等多种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立足于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实际状况等因素,选择采取不同的对话教学方法,满足实际的对话需求,使学生能够有效认知,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研究探讨,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历史素养和史观。

“文学的繁荣”中有文学艺术能够反映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政治演进等理论知识,需要教师细致讲解。教师在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就可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有效了解相应时代的艺术家和艺术家群体,通过对话让学生了解艺术家所在时代的经济状况、政治形势以及时代精神,如此才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文学的繁荣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和文化感悟。

三、精心设计,选择高质量对话话题

对话的话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与话题的选定直接相关。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探究提炼对话话题,多方比较选择,这样才能为教学对话的顺利开展构建良好的平台。首先,教师应当保证话题的科学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教师应当关注话题是否具有思辨性,是否能够引发学生拓展思维、探索问题,这关乎话题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对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再次,话题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想象和联想问题与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时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获得感。然后,话题应当具备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参与话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才能使整个对话过程更加富有活力,从而有效提升课堂质量。最后,话题应当更加开放、多元。教师应多角度地选择对话话题,充实对话内容,这对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四、有效开展提问,激发学生拓展思维

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方向与教师组织的对话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组织师生对话时,教师应当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质疑性的对话,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拓展思维,使学生更好更高效地思考。在组织生生对话时,教师应当作为引导者,将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学生讨论,或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带有矛盾性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在新旧知识间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更好地和其他同学对话,让对话有效延续和拓展。对话的另一种方式是生本对话,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同时引导学生在与课本的对话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如教师在教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可以现代文化历史观和文明史观为引导,提出“西方在迈向近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革”等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近现代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有深远影响。

五、充分运用指引对话和评价调控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充分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并适时地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评价,有效把握并创造性地调节对话的节奏和内容。首先,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评价,使对话教学朝着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在实际对话中,因为学生思维拓展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对话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所以,如果发现学生的对话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既定方向,教师要运用幽默诙谐的评价,让学生暂时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话。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洪秀全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呢?”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学生思考之后提出,同时也有其他学生附和,但是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该问题,预设的课堂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调控作用,及时介入并引导:“学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你们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了吗?”这样既能使学生课堂对话的主动性得到激发,相应的也能够让对话向预期课程目标达成的方向继续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对话内容偏离了方向,教师引导的方式和语言就要尽量柔和、灵活,如此才能让学生自然转移注意力,对之后的学习内容有所期待;切记不可转折生硬,否则就容易打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热情和参与度[3]。

六、培养学生的对话思维,优化思维方式和成果

对话教学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关注学生的表达、分析和交流能力,一些学生有意参与其中,但是对于如何参与了解甚少,甚至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有效表达,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性格因素等也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授,并按照教师的思维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对话教学时常会让学生感觉无所适从,无从下手,甚至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历史课堂的参与热情,降低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话思维,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也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另外,教师在组织对话教学时,应当适当优化学生的思考讨论成果和对话方式,这也是对话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所在。对话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法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勇于与他人交换观点并讨论解决问题。在实际的课堂对话中,虽然学生能够表达出一些独特的见解,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始终存在片面性,不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及时为学生反馈相关信息,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示范、暗示和提问,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成果,使他们的思维和对话更加深邃和科学。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应用,与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契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加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价值认同。对话教学法的实施也体现着历史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探究,才能把更好的课堂体验和课堂效果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更藏吉.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五要[J].青海教育,2018(6).

[2]覃黎恒.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3]戴加平.以“以史导论”教学模式为载体推进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2).

【作者简介】

祁丽霞(1991~),女,汉族,甘肃临泽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