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寒地黑土文学生态与龙江精神呈现
2020-04-18林超然
○林超然 高 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孕育黑龙江文学的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处于高寒纬度,是以我们更愿意称这一区域的文学为“寒地黑土文学”,而“寒地黑土文学生态”则特指黑龙江文学客观呈现的艺术形态和发展趋势。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总书记提到的四种精神就是龙江精神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江精神是寒地黑土文学的崇高底蕴,寒地黑土文学则是对龙江精神的记录与彰显。
一、抗联文学再现民族魂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日寇侵华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英雄队伍,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这些光辉的名字与这支队伍一道声名赫赫。因为“抗联”的存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由“八年”延展为“十四年”。抗联文学伴随着抗日斗争的兴起而诞生,主要指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和进步作家在抵御日寇入侵期间创作的诸多鼓舞人心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日伪对文艺严酷的统治和镇压中发展壮大,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东北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现实生活,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的斗志。
抗联将士是抗联文学的重要创作者。杨靖宇亲自执笔创作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这首歌也成为抗日斗争中的第一首军歌。李兆麟将军等人则套用古曲“落花调”填词完成了悲壮激昂、传唱不衰的《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极为形象地描绘了抗联战士的艰苦生活和乐观精神,这首歌还曾经被编入东北的小学课本,时刻教导孩子们不忘向革命先烈学习。赵一曼则直接以一首《滨江述怀》抒发心志:“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同在上世纪30年代,一批进步作家开始以笔为箭,用文学的方式加入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诗歌、小说、散文、话剧,诸多文体都不曾缺席。金剑啸长达两百余行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是第一首表现东北抗日武装的现代长诗,也是此期东北沦陷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此后,穆木天的长诗《守堤者》,高兰的长诗《我的家在黑龙江》都引起强烈反响。
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边陲线上》是骆宾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主要讲述爱国青年刘强参加大森林中组成的抗日游击队的艰苦斗争,生活气息极其浓郁;萧红《生死场》十七章中的后七章,集中描述了日寇铁蹄蹂躏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杨靖宇将军于行军途中创作的话剧《王小二放牛》,写了王小二被抗联解救被日寇残害的村民后,王小二毅然参军的故事。该剧在百姓之中常演不衰。萧红、萧军更是因为二人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充满了昂扬的抗日精神而受到当局迫害,被迫离开家乡。
抗战胜利后,以抗联生活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层出不穷。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不畏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都是其中闪光的存在。陈雷的《征途岁月 陈雷回忆录》、徐云卿的《英雄的姐妹——抗联回忆录》、李敏的《风雪征程——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李敏回忆录(1924—1949)》堪称回忆录的典型代表。这些老战士的回忆录为我们深入认识那段烽烟岁月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那一段生活也成为作家们的重要创作素材。其中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曾荣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东北抗联文学伴随着抗日烽火而诞生,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得以发展,并在日伪统治下逐渐成长壮大”,“如何看待抗联文学的重要历史地位,对全面了解东北抗联历史,弘扬抗联精神具有重要作用”①。
二、北大荒文学灌注大荒情
“北大荒”旧指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广大荒芜地区,但文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北大荒”则已经成为黑龙江的代名词。1958年前后,先后有14万转业官兵、10万知识分子和20万支边青年陆续前来,1968年以后又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大批现役军人前来开发建设北大荒。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和将“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的英雄气概,都为北大荒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力量滋养。“北大荒形象的塑造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开发者自我诉求合谋共筑的成果”②,“开拓创业”“大气包容”的北大荒精神也成了这些作品中最坚定的文化支撑。
北大荒文学中最先显露锋芒的文体是诗歌。从郭沫若的《向地球开战》,到聂绀弩的《北大荒歌》,再到艾青的《蛤蟆通河畔的朝阳》《踏破沃野千里雪》,这些长诗无一例外地展现了农垦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改天换地的斗志与豪情。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所说的“黑龙江的小说新疆的诗”中“黑龙江的小说”特指的就是北大荒文学中的小说作品。
林予的《雁飞塞北》是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上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的第一部小说。《黑龙江文学通史》说:“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发展史上,20世纪50年代末期,异军突起的垦区文学是建国后黑龙江小说创作隆起的第一座艺术高峰,而林予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则是这座高峰的奠基石。”③如果说丁玲的小说《杜晚香》是一部压舱石式的重磅之作,那么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以后,与北大荒文学形成合流的知青文学就是一道水脉涓涓的河流。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和张抗抗的《隐形伴侣》等作品都以北大荒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冲突,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本土作家韩乃寅反映知青生活的三部曲《远离太阳的地方》,被中国文联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在《人民日报》撰文誉为“第一部全景式反映知青生活的巨著”。后续的小说作品和晚出的《年轮》《返城年代》等电视剧,则始终牵连着这些曾经的北大荒建设者与北大荒这块土地无法切割的血脉关联。作品中展现了北大荒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解放思想、敢闯新路,胸怀全局、富国强民,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为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形象可感的珍贵记录。更不要说还有诸多来自普通人群,不同内容、不同版本的《知青诗抄》。所有这些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作品都是对北大荒精神和青春岁月的深情记录。
三、大庆文学书写石油梦
黑龙江省大庆市或者说大庆油田,对于新中国而言绝对是一处不同寻常的存在。1959年9月25日勘探人员在松辽盆地找到了工业性油流,第二天“松基三井”就喷出了让人欣喜若狂的工业油流。因为恰逢建国10周年大庆前昔,这片油田被命名为“大庆”。一代代石油人的无私奉献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凝练为熠熠生辉的“大庆精神”,石油文学也成了这一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从家喻户晓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到话剧《地质师》、报告文学《奠基石》、组诗《海盆地下的黑珊瑚》、小说《国血》等一大批作品,无不生动再现了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和大庆的创业史、大庆的二次创业史。
宫柯的报告文学《奠基石》,对“大庆第一井”松基三井的勘探开发作了立体的、全景式、开阔式的描绘和深情礼赞,真实地记述了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的地质工作者和老一代石油人的艰辛付出。浓厚的石油情结使宫柯后来又执笔写作了纪实文学《大脚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历程揭秘》,并为首位出自大庆油田的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写作《王德民传》。
“凡生命皆有血液滋养,国家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生命体。现代国家的血液就是石油。”这也是赵香琴长篇小说《国血》名字的由来。著名评论家雷达说:“读这本书会时时感到身处大荒原的石油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其精神世界却并不单调,毋宁说是丰盛的。那种一心寻找光明,不惜受尽困厄,乃至牺牲生命的人们所表现的精神力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不但不过时,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将之加以合理的继承和延伸,作者正是怀着为了复活一种伟大的渴望来写这部小说的。”④而杨利民的话剧《地质师》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王立纯的小说《月亮上的篝火》获得茅盾文学奖提名,都明证了大庆石油文学的质地与成色。艺术家们对大庆精神进行的文学书写虽然多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却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现代主义的创作努力。
饱醮大庆精神的石油文学一直都被放置于国家大义、民族振兴的深度背景里,也因此形成了一种开阔宏大的风格。大庆的石油文学写英雄主题、史诗情结,写时代变迁、文化传承,是黑龙江人民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展现。理想和现实会交互作用,大庆精神和石油文学也时刻发生着交互作用。
四、铁人文学长存英雄气
作为龙江精神重要组成的铁人精神与在同一块油田土壤上生成的大庆精神互为表里却不同一,铁人精神更多强调的是“无私奉献”。简单地说,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有“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有“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等。铁人文学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阎三忠2017年曾在《文艺报》专门撰文称“铁人精神是石油文学的灵魂”⑤。而“铁人文学”也成为彰显“铁人精神”的重要载体。
铁人文学是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或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铁人文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学习铁人”的热潮中就出现过大量的诗歌作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铁人文学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影视艺术等作品。贺宜的长篇小说《咆哮的石油河》,张天民的长篇小说《创业》,吴星峰的长篇小说《大庆的春天》,魏钢焰的散文《忆铁人》《历史的谱写者》《大庆的心》,李若冰的散文《寄自大庆的书简》,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等基本属于早期作品,《铁人传》《铁人王进喜》《铁人的故事》等传记类作品也纷纷问世,庞壮国的《铁的人是遥远的会战者》和李琦《在铁人纪念馆听铁人声音》则是优秀的诗歌作品。影视剧中,也有电影《创业》《铁人》等作品。1990年,电视连续剧《铁人》获得第十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面对十几天驻扎在井场的王进喜,马家窑的乡亲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不吃不睡拼命干活,真是个铁人哪!”“王铁人”这个名字在会战工地就此传开,成了王进喜的新名字。1999年,中华文学基金会和铁人文学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中华铁人文学奖”。这一奖项旨在表彰和奖掖在石油石化工业题材创作方面涌现出的优秀作家和作品,用“铁人”命名正意味着对铁人精神的积极传承。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铁人王进喜本人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铁人诗话》收录了他的15首诗作,《天大困难也不怕》中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几乎尽人皆知,《誓夺头号大油田》则全篇精悍:“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这两首诗都作于1960年,都表达了那个时代石油工人共同的心声,在一定意义上称得上是石油文学的发端。
2003年,大庆油田普通干事余兆荣的长诗《铁人词典》在全国引起轰动。《铁人词典》以石油会战为历史背景,用165个词条6000行长诗,以史诗形式艺术地再现了铁人光辉奋斗的一生,也展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对铁人诞辰80周年的最好纪念。铁人文学的蓬勃发展证明着,“是铁人的动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催生了铁人文学,反过来,铁人文学又感染激励鼓舞着人们,不断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⑥。
寒地黑土文学是这块土地忠实而优秀的歌者。寒地黑土文学生态的孕育、生发绵延不绝,已经耸立起具有龙江精神高度的“黑土气概”。寒地黑土文学是龙江精神生动形象的艺术呈现,是对黑龙江现实发展的准确回应,又是对未来黑龙江文学发展趋向的科学、艺术定位的积极储备,认清养护寒地黑土文学生态的真正价值,对黑龙江文学在理论上给予有力支持无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恰适评估寒地黑土文学的独特生态和独特贡献,充分认识和把握龙江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利用文学艺术的广泛性影响,大力宣传与弘扬龙江精神,对于黑龙江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于连荣《基于多视域下的东北抗联文学形式之嬗变》[J],《黑龙江档案》,2016年第 1期。
②车红梅《北大荒文学中的家园意识》[J],《小说评论》,2013年第3期。
③彭放主编《黑龙江文学通史》(第三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④转引自潘顺梅《精神圣火照耀的大庆文学》[J],《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⑤阎三忠《铁人精神是石油文学的灵魂》[N],《文艺报》,2017年9月11日,第5版。
⑥许俊德《浅谈铁人文学的产生和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