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问题分析
2020-04-17李如龙
李如龙
摘 要: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充分保障,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但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也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新时期下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有助于全面深化财务税收体制改革。
一、会计核算概念
会计核算是对会计所服务主体资金动向的反映,货币是其主要计量单位。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财务的收发和使用、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资金和基金的增减和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记账、算账和报账。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方式复杂
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改善了传统的收付式核算方法,将核算分做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并以“平行记账”的形式,共同反应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即将纳入预算中的现金资源以两种方式进行核算。而这种情况无疑会给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其工作量。
(二)财务报表编制难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报表中所体现的内容进行细化分类,虽然有利于掌握每一笔资金的动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同时细化分类也会为编制报表带来一定难度,而且还会出现科目重叠和混淆现象。
(三)衔接工作不够完善
政府會计制度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职能分开,实施平行记账,同时也延伸了财务会计的业务范围,增加了财物清理和财产清查等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导致当下会计核算工作时,部分部门权责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的财务信息沟通,这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首先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其次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奖励措施,鼓励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学历和专业的认证,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同时举办“会计知识竞赛”、“我看会计”演讲等活动,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进步。另外,定期的举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和“一对一”指导,通过优秀的财务专家帮助工作人员进步并积累经验。
(二)完善事业单位报表体系
财务人员要根据事业单位资金流向科学、合理改进报表科目、结构和排列方式,避免出现科目重叠现象,同时做好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还要以收付款项为基础,加强对其他资金运动的调查分析工作,而且为保证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合理性,还要重视月报和季报工作,进一步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三)完善相关财务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的会计预算、核算、财务审计和监督等相关制度,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明确政府会计制度下各个财会部门的权责,可实行岗位责任制,避免出现权责交叉现象,同时明确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职责。此外还要做好奖惩制度,可以保证其能够遵守相关的制度,强化财务人员的执行力,还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同事之间的互相进步。此外还要完善监管部门制度,监督部门的原则是:严格执行,奖罚分明。只有彻底贯彻落实管理制度,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之后,显著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还存在会计核算方式复杂,财务报表编制难,衔接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事业单位报表体系和相关财务制度进行改善,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永义.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规则的探讨[J]. 财务与会计, 2017(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