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段通感教学探微

2020-04-17耿姗姗

耿姗姗

摘要:通感是人们在经验和习惯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感官之间在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幻觉和错觉。这种幻觉和错觉有助于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直感和体验。在小学高年段进行通感教学的策略有:自主聚焦,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通感;细思细品,启发学生体会感觉的挪移;深度体悟,带领学生享受贯通的乐趣。

关键词:通感教学;自主聚焦;细思细品;深度体悟

国学大师钱锺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口等身体的各个器官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温度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用形象化的语言使感官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感。

通感是人们在经验和习惯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感官之间在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幻觉和错觉。这种幻觉和错觉有助于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直感和体验。

小学高年段教材中也选入了不少运用了通感手法的课文,如《月光曲》《好的故事》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掌握通感的用法,能够促使他们积极调动多种感官深入文本,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更深刻、更真切地领略文本行文表述与意境的深远。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上,笔者以校本教材中选入的孙友田《月光启蒙》一文为例,教学了通感手法。本文阐释相关做法。

一、自主聚焦,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通感

杜威曾说:“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水边,却不能强逼它饮水。”这是告诉我们,只有学生自觉地关注知识点,教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课始,笔者先是带领学生唱歌谣、讲故事、听童谣、猜谜语,在他们完全被文本的美好元素浸润后,才开始引导他们通过自主聚焦,发现含有通感的句子,初步感知通感——

【片段1】

师歌谣、童谣、故事、谜语这四种民间文学形式的加入,为这篇散文增添了独特的情趣和韵味。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中还潜藏着一些表达独特、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请同学们默读体会,找出其中最精妙的地方,多读几遍,做些批注。

(学生默读,批注。)

生我觉得文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这句话写得特别美。

生这句话后面的“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也给人一种流动的声音带着香味的感觉。

师真好,我也喜欢这两句话。她刚刚读得真美,还有谁也想来读一读的?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那芳香的音韵。

师你们怎么发现这两句话的?

生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大都在写“我”和母亲在一起唱歌谣、讲故事、听童谣、猜谜语的经历,这两句是描述性的,还与别的描述性的语言有所不同。

师有何不同?

生我们一般描写嗓音,都会说“清脆的”“朗朗的”“清亮的”等,这里却说像三月的和风和小溪的流水,感觉像比喻又不是比喻。

师你发现了比喻与这种描写方式的不同,真细心。

生吟唱是用嗓子唱,用耳朵听的,三月的风和流动的水是感觉出来的,这二者也能打通,还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真的是很独特。

师是的,这种写法的确很独特。它就是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里看到的通感手法。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因热衷于求“快”而忽略了“慢”的艺术。殊不知,“慢”常常能給阅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上述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带领学生唱歌谣、讲故事、听童谣、猜谜语,让学生走进文本所提供的独特的、有韵味的意境,感受文本的语言特点,接着给予学生充分的静心阅读、潜心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文本的固有表述模式之外自主挖掘到了通感这一“宝藏”,发现了通感区别于其他写作手法的独特之处。这样慢读、慢思、慢品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全身心地浸入,敏感地捕捉到了“通感”,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细思细品,启发学生体会感觉的挪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感教学的难点在于要能让学生品读并领会语言独特的味道,又不能直接告知其句中之“意”、之“味”。此时,教师的巧妙点拨尤为重要,但前提是,一定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他们反复求索、求而不得时,再适时启发引导。

在自主赏析环节,关注到通感语句的学生大都感受到了通感表达的美,但美在何处,他们说不出来。对此,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多读。读完之后,与他们进行互动——

【片段2】

师如果说“三月的和风”写出了皮肤上的触觉,那么“甜甜的”就写出了作者的——

生味觉。

师“小溪的流水”又写出了什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小溪的流水”写出了作者的视觉,看上去清亮亮的。

生还写出了作者的触觉,摸起来滑溜溜的。

生也许这还是作者的回忆,是他记忆里故乡的小溪,他小时候常常在那里玩。

师你们说得太美妙了!是呀,作者将自己听到的与看到的、摸到的东西完美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温润、舒服的感觉。那“音韵”本应是听到的,为什么说是“芳香”的呢?

生闻到芳香的气味会让人特别舒服,母亲的音韵也让人特别舒服,所以那甜甜的嗓音是芳香的音韵。

生味觉给人的愉悦、舒适的体验与美好的声音带给人的心旷神怡的感受“巧遇”,把人带入了独特而又有韵味的境界。

师是呀!如此看来,这些不同的感官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毫不违和地融合到了一起,给了读者与众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通感的魅力所在。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有两处提示。一是“‘三月的和风写出了皮肤上的触觉”。这句看似轻浅的提示,实则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感觉的例子,让学生的发言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要把每一种具体的感受与自己的感觉器官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于是,“甜甜的嗓音”带给人“味觉”上的感受,就成了学生脱口而出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搭建“甜甜的嗓音”与“小溪的流水”之间的关联就容易得多。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有的关注到“视觉”感受,说“溪水看上去清亮亮的”,有的关注到“触觉”感受,说“溪水摸起来滑溜溜的”,还有的则关注到作者记忆中的小溪,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感受。二是顺势而引,意在让学生于循序渐进中体悟“音韵”与“芳香”之间的关联。借助不疾不徐、适时适地的启发,学生渐入佳境,越说越有感觉,先后给出了精彩、独到的见解。

三、深度体悟,带领学生享受贯通的乐趣

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界定在“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通过适时启发,学生于轻拨慢捻中领会了通感的玄妙之处,按理说,本课的教学就可以结束了。但笔者认为,如果提供深度体悟的场域,让学生走进通感的更深境界,学生定能达到理解的更高水平,享受到各种感官贯通后文字给予自己的乐趣。

【片段3】

師人的各种感官都是相通的,由此引发的各种奇妙的感受都在我们内心世界交汇。刚才同学们都领会得比较到位,这会儿老师还想再考考大家。(出示图1)这四个句子都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笔下,是他用来刻画声音的句子。同学们读一读,看看能不能隐约读出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生第一句中西边房子里一定住着一个不讲卫生的人,他的屋子长年累月照不到太阳,非常非常潮湿。

生我猜那一定是个病人,疾病在那间房子里滋生。

师你们太有水平了,那房子里的男人患有可怕的麻风病。

(学生一阵唏嘘。)

生第二句中那个男子是个破锣嗓子,所以作者才说他“亮开坑坑洼洼的嗓门”。

生我补充一点。这个男人虽然嗓门不大好,可他并不因为这就不敢唱,他不但唱,还亮开嗓门唱,说明他很自信。

生他粗犷,他豪放,他胆子很大。

师太棒了,同学们!你们的领悟能力让老师佩服!他的确是个敢作敢为的男人。

生我觉得第三句中的刘大号没戏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喇叭里飘出的是“暗红色的声音”,他一定是跟别人打架斗败了。

生我猜他要是大获全胜,一定会吹出“金黄色的声音”。

生或者是“鲜红色的声音”。

生我感觉刘大号的一生很悲壮,虽然生命快枯竭了,但还在坚持。这种暗淡的声音,也可以说成是“绛紫色的声音”。

师你太有才华了,你的文字不比莫言逊色。

生第四句中日本人说的话,老百姓听不懂,就觉得是一大串一大串的,很长很长,堆在一起就像葡萄一样了。

生(忘情地耍着口技)就是嘟噜嘟噜嘟噜嘟噜的。

师就是这样,跟葡萄一样,你学得真像!

通感在莫言的小说中运用十分广泛,也可以说是其小说最鲜明的特点。莫言对通感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充分打通了人的各种感官,能让人通过阅读感觉到血液流动的加速,感受到每个毛孔似乎都在张开嘴巴大口呼吸。通感手法的运用,让种种最难以言传的感受得到了最为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将读者带入“现场”,亲眼、亲耳感和场景,领会文字所要展现的情感与意蕴。通感手法的运用,往往能达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效果,让读者耳目一新。

上述教学从莫言作品中筛选出了四句跟文本表达非常贴近的通感例句,都指向听觉的“挪移”,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具课堂迁移的实用价值。当学生读到这些“似曾相识”的句子时,表现出了意料中的兴奋。在这样一个宽阔的场域中,他们的思维潜质被激活,他们以“我猜”“我觉得”“我想”“我感觉”这样的表述呈现自己极富个性魅力的独特感受;他们打开自己的感官,在与“得病的男人”“粗犷的男子”“斗败的刘大号”“完全听不懂的日本话”周旋之际,表达着自己细腻的体察。不得不说,学生的感官一旦被打开,他们就会自主经历头脑风暴,在没有标准答案牵绊的自由中邂逅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有多元思维与个性表达的装点,语文课堂自是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 列夫·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