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胆囊炎伴胆结石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探究
2020-04-17王康平
王康平
【摘 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炎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58例胆囊炎伴胆结石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前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创手术,后者行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拟定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手术方案作价值评价。 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段、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 对胆囊炎伴胆结石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可降低手术损害、加快康复进展,是确保手术效果和良好预后的关键举措,建议普及。
【关键词】 老年胆囊炎;胆结石;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术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68-02
胆结石和胆囊炎作为胆道最为常见的疾病多合并存在,且临床公认,胆结石患者一旦出现胆绞痛症状,半数以上者胆绞痛会复发,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子。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伴随着膳食结构的调整、生活节奏的改变,胆结石发病率大有上升之势,而积极探究胆结石伴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成为新时代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责任,现结合临床研究报告不同术式在老年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58例胆囊炎伴胆结石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3例、16例,年龄范围为61-79岁,均龄为(68.2±3.2)岁;常规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4例、15例,年龄范围为60-878岁,均龄为(67.9±3.0)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上述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均衡性较强(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炎伴胆结石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年龄均不低于60岁,具备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征,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和干扰因素。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术前,为所有患者进行血压、心率检测,胆囊彩超,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最大限度地排除手术风险;平衡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状态,并采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感染预防治疗;维持患者身体状况平稳,为手术治疗提供基础支持,同时术前禁饮禁食12h;术时,全麻处理,于右肋缘下逐层切开腹部;置入器械,结合顺时和逆时操作法,完全切除病变胆囊,借助电凝钩充分止血;全面清洗腹腔,并置留引流管便于混合液流出;待确保无遗留、无出血后,即可将切口关闭。
1.2.2 研究组
术前处理与常规组基本无异,仅将禁食时间控制为9h,禁饮时间控制为4h;术时,予以全麻,摆放左侧倾斜卧位,于肚脐正中下隙行穿刺切口,以建立气腹通道(腹压为15mmHg),同时置入腹腔镜全面探查胆囊及周边环境;以4孔法建立其他操作孔,其中剑突下偏右孔作为主要的操作孔,通过孔洞彻底分离粘连组织,使视野清晰,充分暴露病变胆囊,灵活运用生物夹,将胆囊管、动脉夹闭,切除连接胆囊管路,自主要操作孔将其取出,借助电凝钩进行止血处理,将腹腔清洗彻底后,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对比参数
对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 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康复指标,见表1。
2.2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2。
3 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仍主张非手术疗法,但仅适用于病症较轻,结石体积较小、数量较少者或身体条件无法支持手术者。通常,对伴发症状的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而言,接受外科手术是切实改善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既往,外科手术方案以开腹式胆囊切除为主,但因暴露腹腔、术后并发症多逐渐被微创手术方案所替代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便利、创傷轻、康复快成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等病患群体的福音 [2] 。笔者认为,对于老年胆囊炎伴胆结石患者而言,在无法避免手术治疗的境遇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至关重要,因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便成为不二之选。
尽管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有效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毕竟是一项有创操作,患者在围术期会受种种因素影响如胆囊的切除而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甚至会拉低手术治疗效果,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手术耐受性较差、身体条件不足,如何在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同时保障手术效果仍是医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围术期给予患者身心干预,从生理角度提升患者手术耐受性并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从心理角度解除其障碍如手术信心不足、担心预后不良等,同时通过术前全面的身体检查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手术风险。
总之,对胆囊炎伴胆结石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可降低手术损害、加快康复进展,是确保手术效果和良好预后的关键举措,建议普及。
参考文献
[1] 黄建卿.微创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42-43.
[2] 何志伟,甘跃力.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的应用及临床优势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