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0-04-17尹佳仙
尹佳仙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6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用美国公司GE-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7.5MH2,先以3.5 MH2检查,继之换用7.5 mh2MH2檢查,详细观察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并拍片或存储。 结果: 60例阑尾炎病变中,高低频均清晰显示阑尾区有混合性包块,根据阑尾病变时声像图表现作出诊断。 结论: 提高B超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的技术水平,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探查和治疗效果,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B超检查;阑尾炎;混合性包块;诊断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51-01
阑尾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青壮年患者居多,临床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若诊断延迟或者处理不恰当,便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且并发症多较为严重,因此临床应给予重视 [1] 。以往临床治疗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近几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医学在临床得到广泛影响,对于阑尾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直观显示病变情况,为正确识别阑尾炎声像图特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 。本文针对超声对于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文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6月,共收治60例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得以确诊,均需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28±3.4岁。患者病程最长时间为2周,最短时间为3小时。
1.2 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痛反复发作疼痛,有48例伴有恶心、呕吐,体温和血象有不同程度升高,6例患者仅表现右下腹疼痛,恶心6例,且所有患者均可在其右下腹触及到包块。
1.3 仪器和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对6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超声仪器型号为GE-500,美国公司生产,3.5-7.5MH2探头频率,在检查时患者需保持仰卧位,若有需要个别患者可加用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针对上述患者先采用3.5 MH2频率进行检查,继之换用7.5 mh2MH2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需注意重点对右下腹进行加压,并对该位置进行多切面扫查,如于患者右下腹部检查到包块,则需对其进行全腹部检查,针对病变声像图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拍片或存储。
2 结果
60例阑尾炎病变中,高低频均清晰显示阑尾区有混合性包块,根据阑尾病变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2.1 单纯性阑尾炎
肠蠕动明显增强,探头压痛,反跳痛。长轴切面观可见阑尾底部呈盲端,形状类似“蚯蚓状”或 “微屈手指样”弱回声,直径超过5.0mm,短轴显示“同心圆” 或“靶环” 征,阑尾壁自内向外呈高(粘膜)、低(肌尾)高(浆膜)三层回声,呈管状,腔内可见少量或线状无回声区,内可见细小点状回声。
2.2 化脓性阑尾炎
B超病变阑尾显示率为100%,部分患者可清晰显示阑尾呈“蚯蚓状”实性低回声或“靶环”样回声,边缘为毛糙状,且宽窄不一,其中最宽者甚至可如拇指。壁内可见点状无回声及腔内无回声,有的可见腔内粪石,强回声反射,阑尾的形态和位置较固定,阑尾周围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肠蠕动增强,还有部分患者阑尾轮廓不清,呈边缘粗糙不整的低回声区,腔内可见强回声团反射,结肠和小肠腔内可见有积液,肠蠕动减慢。
3 讨论
B超检查属于无创检查中的一种手段,具有实用、方便的优点,在临床辅助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诊断及治疗阑尾炎时,可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是提高B超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的技术水平,是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探查和治疗效果,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 。
3.1 单纯性阑尾炎的B超检查显示
正常阑尾属于盲管,又细又长,其从盲肠顶端后面的位置开始,便会呈现出一种游离状态,阑尾无炎症情况下超声检查,在没有受到内容物、腹肠胀气影响的前提下,部分正常阑尾会显像,且阑尾形态、体积及结构等是没有变化的。而如果阑尾出现炎症,如采用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右下腹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肠蠕动有明显增强,探头压痛,反跳痛,长轴切面观可见阑尾底部呈盲端,形状类似“蚯蚓状”或 “微屈手指样”弱回声,阑尾壁自内向外呈高(粘膜)、低(肌尾)高(浆膜)三层回声,腔内可见少量或线状无回声区,结合临床表现,可支持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 [4] 。
3.2 化脓性阑尾炎的B超检查显示
在B超检查中,部分患者可清晰显示阑尾呈“蚯蚓状”实性低回声或“靶环”样回声,边缘毛糙,壁内可见点状无回声及腔内无回声,有的可见腔内粪石,强回声反射,阑尾的形态和位置较固定,阑尾周围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且部分患者阑尾具有轮廓不清的情况,呈边缘粗糙不整的低回声区,腔内可见强回声团反射,结肠和小肠腔内可见有积液,肠蠕动减慢。结合临床表现,可支持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 [5] 。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阑尾炎患者时,应提高B超检查阑尾炎技术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探查和治疗效果,以便在临床中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彭小娟,涂正生,傅海燕.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905-2906.
[2] 刘珂.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94):234-234.
[3] 赵小东, 何燕, 冯国隽,等. 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心理医生, 2016, 22(2):105-106.
[4] 高战强.超声诊断腹部阑尾炎CT的病理结果的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7):268-269.
[5] 翟文慧, 黄志刚. 超声诊断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