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
2020-04-17张微
张微
【摘 要】 目的: 选取某院实际护理案例,并结合案例对参与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选取某院护理案例28例,并将2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2名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将观察组患者应用参与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合理合格率为89.3%,其中被评为一级合格的合格率为89.3%,消毒合格率为92.9%,病区管理合格率为92.9%,查对制度合格率为96.4%。对照组的护理合格率为64.3%,一级护理合格率为60.7%,消毒隔离合格率为60.7%,病区管理合格率为64.3%,查对制度合格率为64.3%。观察组各方面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稳为(95.3±3.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3±4.6)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率为99.3%,对比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率为9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患者投诉比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投诉比率为13.3%,观察组投诉比率明显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护理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为2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如进行添加参与管理模式,能够促使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护理过程中进行添加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参与管理模式也可以在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 参与模式;护理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15-0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服务概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护士的服务,也是常见的就诊过程,而人们对护士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医疗机构中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也是必要的。护理人员的护理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诊疗效果,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过往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护理中,通常护理人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并不能提供较为优质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的快速恢复。某院基于以上现象做出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改进,进行了护理人员的参与管理工作,通过护理中添加参与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并大为降低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本文对参与管理在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实况分析,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一2O15年12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段,对医院28例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护理人员均从业6个月以上,具有护理职业资格证书;均为女性,在此段时间未发生人员变动状况。
1.2 方法 对照组給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常规查房、病历记录、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常规消毒护理等,科室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护理状况检查、进行常规护理考核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阶段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查对制度合格状况,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病区管理以90分为合格,消毒隔离、查对制度以100分为合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护理满意度状况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评分80~89分;不满意:评分<80 3]。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十基本满意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投诉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状况。
2 结果
护理人员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恪率893%、—级护理合格率89.3%、消毒隔离合格率92.9%、病区管理合格率92.9%、查对制度合格率96.4%与对照组64.3%、60.7%、60.7%、64.3%、64.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医疗机构的改革,医疗机构对护理部门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医疗机构中,进行护理机构的改造升级也尤其必要。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往往注重于完成任务,而通常对于患者的多方面要求,不能给予帮助或视而不见,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情,及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由于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通常缺乏较为积极的责任心,也时长引起不良护理事件产生,这不仅伤害到了患者的利益,也使医疗机构造受较大的名誉损失。
某院在基于传统护理模式的优势下,进行了在护理工作中添加参与管理模式。在参与管理模式中,更加注重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及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标准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创造更为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本文研究中,一级护理满意度、病区管理、查对制度、基础护理、满意度合理率等,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参与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能够较为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传统护理模式,虽然能够提供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而护理人员往往会过于注重完成任务,而忽视了患者的切身感受,并对护士不同的护理态度给予不同的负面思想,从而造成护理过程中不良护理实际的产生。但在医疗机构对护理工作充分了解后,进行了在护理工作中添加参与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为全面,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也大为提高。护理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针对以上参与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效果,可以将参与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广泛的推广并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丽,王卫琼.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2] 张金凤.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5):154-1
[3] 冯和贞,陈健芳.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7(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