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享读书之趣
2020-04-17张卫国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从各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直接受到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拓展阅读等工作来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与意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趣味读书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与模式的相关认识。而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大大地限制了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学生的长足进步。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既有效果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以激发学习兴趣,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主题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体会阅读的美好。
一、 综合考虑各类因素,选定阅读主题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好阅读主题是重中之重。帮助学生发掘阅读文章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深度开展阅读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进行的选择和安排。由于小学生年龄因素的限制,在知识积累、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考虑,坚持学生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好阅读的主题。
例如,课本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了解文本大意,从关注人物命运的角度入手,体会鲁滨逊的人生态度。首先,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通读一遍选文,并自主概括出相关的主题思想;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同选定几个主题,再由班里的同学进行投票。例如,在我们班学生经过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最终选定最符合文意和人物形象的主题:身处逆境却不放弃希望。又比如在课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主题讨论中,通过对少年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作者情感的感悟,我们最终选定了当时黑暗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命运的主题,再深入阅读的时候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以及更为热烈的讨论。
要做好选定主题方面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什么是小学生熟悉以及感兴趣的主题,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其他资料的补充,这样方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再者一定要明确主题,过于狭窄或是过于宽泛的主题都是不适宜的。范围过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而范围过大则可能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达不到想要的阅读效果;最后则要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选题,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意识上也不能放松,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加以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对课堂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知识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若是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可能会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偏离方向,大大降低了阅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阅读教学的水平也无法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在课文《将相和》的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到文章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对文章中三个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的故事的剖析,把握将相之间关系转变的过程,从而提高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前查阅有关资料,分别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的因果和联系形成初步了解,并且初步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及人物情况,为课堂的深度阅读作铺垫。在经过学生提前自主预习以及一个通读过程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廉颇与蔺相如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而最后蔺相如又是以怎样的品质得到了廉颇的认可与歉意”。在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对文章主旨的学习讨论,完成了看似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学习。最后再让学生们进一步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展现出来,取长补短,取得长足进步。
可以看到运用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好的阅读学习课堂。教师要深入实践,了解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結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去,深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与此同时,这样也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同时,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从而充分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 以人为本,深化拓展与开放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其实,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中,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拓展和开放。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比较活泼好动,缺乏定性,决定了他们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度,结合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更为严谨正规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拓展阅读的顺利进行。
比如在学习《窃读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求知的渴望。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感染的同时加深对课文阅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引导,若是有机会,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的成长,促进学生与家长的亲子感情,也可以进一步拓展阅读,推荐一些类似于《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书籍,讲讲这些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人为本,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帮助到学生的成长。这些当代文学名著也并不难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中精妙的描写也能从侧面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教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帮助学生从简单的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阅读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也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层面。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阅读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也就可以从教材实际出发来积极进行拓展阅读,并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四、 结语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其他阅读要素,进一步进行拓展阅读,全面打开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在综合素质与思想水平,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循环与较好的阅读效果。拓展阅读作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平台,把学生阅读视角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以课内阅读为根基,并不断向课外拓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104.
[2]佚名.论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2018.
作者简介:
张卫国,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秦祁乡端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