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04-17张先国
赵 静,张先国
1.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畜牧站,吉林和龙 133500;2.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头道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和龙 133503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鸡组织滴虫病的特点是肝坏死和盲肠溃疡,在雉鸡和孔雀中也有发生,由于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养殖者忽视。该病主要影响2~4个月龄的鸡。病鸡表现出抑郁、食欲不振、出现血性腹泻,病情严重时,头皮常呈紫色或黑色,故又称黑头病。
鸡组织滴虫病是一种急性原虫病,感染的概率较高。这种病的高发期在夏季卫生条件较差、没注意通风或者鸡舍比较潮湿的地方容易发生。要及时的进行预防和控制,降低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1 鸡组织滴虫病的流行特征
该病主要是由于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滴虫,但大多数都会死亡。组织单胞菌在体外的长期存活与鸡体内常见的鸡异刺线虫和养殖场中的蚯蚓相关。鸡吃了蚯蚓、蚱蜢、苍蝇等以后,组织滴虫会溢出,并感染鸡。常发生在春末秋初的温热季节。鸡组织滴虫病是因为滴虫从盲肠壁组织进入血液从而寄生于肝脏感染引起的疾病,潜伏期为7~12 d[1]。该病发生的原因在于鸡舍通风、潮湿的环境和一些饲料质量不良等。
2 鸡组织滴虫病诊断方法
鸡组织滴虫病的特点是肝坏死和盲肠溃疡,病鸡表现出抑郁、食欲不振、出现血性腹泻,蜷缩,病情严重时,头皮常呈紫色或黑色。这些病变主要发生在盲肠和肝脏,通常只有盲肠的一侧,有时两者都有。盲肠肠壁厚,肠腔内有干酪样渗出、坏死物,形成凝血栓塞堵塞整个肠腔,肠管异常增大。肝病变以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坏死性病变为特征,在椎间盘呈特殊形状,中心凹,边缘稍肿胀。急性病例甚至会排出血便或完全血便,病后一周,可排干酪样便,后期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四肢可见发绀,颜色为蓝色或紫色,头部较为明显,所以被称为黑头病,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被诊断为鸡组织滴虫病。
3 鸡组织滴虫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1 鸡组织滴虫病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向鸡群提供高质量的全价饲料,绝对禁止供应劣质饲料,并确保足够的安全饮水。环境卫生上在指定地区及时处理鸡内外的粪便和排泄物。严格进行消毒、用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地面通道。鸡舍要保持干燥、供暖和通风;其次,减少应激饲料不能突然更换,必要时应逐步更换,以确保鸡逐渐适应,鸡转群的前2天在饮用水中加入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尽量减少发病率;最后,进行寄生虫治疗,防止其传播和感染,尽量减少肠道寄生虫对肠道黏膜的损害。利用二甲硝基咪唑(达美素)每天40~50 mg/kg,如为片剂、胶囊剂可直接投喂,如为粉剂可混料,连喂3~5 d,之后剂量改为25~30 mg,连喂2周。
3.2 鸡组织滴虫病的治疗方法
口服药物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鸡发病后可将复方新诺明拌入饲料中,而未感染的健康鸡群可剂量减半喂服7 d,还可按1 g:1 000 mL水的比例使用复方多种维生素粉,连服7 d,以增强鸡对该病的抵抗力,减少盲肠出血,促进肠道黏膜和肝脏组织的恢复[2]。
4 结语
综上所述,鸡组织滴虫病在养鸡业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一种急性原虫病,针对这一疾病要进行适当的预防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并对其进行通风。在治疗上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减少发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