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2020-04-17侯新颖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2期
关键词:编码政策价值

侯新颖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

一、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内涵解读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1]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源于教育政策,但又有其特殊性。吴一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对教育功能尤其是职业教育功能改进和提升的时代需求”,[2]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体现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它既包含着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社会公正等理性价值,同时又体现着对利益和功效最大化的追求,以一种非单一性的价值概念而存在。所以,在对教育政策分析时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价值因素。[3]价值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灵魂,在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贯穿研究过程的一条主线。价值问题本质上可以看作一个选择性问题,是教育政策主体及利益主体在对自身价值判断之后所做出的社会选择,即我国教育政策选择了什么价值?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分析不等同于经济管理或生产领域的价值分析,这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伦理要求所决定的。教育政策的价值是教育政策的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在教育政策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效用关系。[4]即在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教育政策的主体需要,还要分析客体属性,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看主客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同时,把教育政策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联系起来,从教育政策中突出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避免意识形态的争论,看清政策的本来面目。[5]为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价值分析,除了分析教育资源的提取与分配问题外,更多地要关注具有主体性人的价值选择问题。

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研究方面,主要是以理论思辨、逻辑演绎等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概括出教育政策的研究情况。如祁占勇、王佳昕从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入手,认为职业教育发展遵循着以政策价值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6]陈亚玲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出发,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所经历的提出倡导、调整改革、制度建设与特色化创建四个阶段内容及得失进行了回顾和评析;[7]李小丽直接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方面入手,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效度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8]曾家则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多元性特点,包括高职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发展、职业培训与学校并重、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的平衡等。[9]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受到较多学术同行的关注,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较多采用文献梳理方式进行了总结归纳。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予以分析,总结出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中的核心概念和命题,从而初步建构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逻辑,丰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相关理论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有所裨益。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是1967年由巴尼·格拉斯(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经典著作《扎根理论的发现》中提出。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强调带着研究问题出发,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重视研究者立场和视角的客观性,直接从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自下而上建立起理论。[10]该方法是一种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基于对资料研究而非从已有理论中演绎可验证性假设,在研究之前不预设假设,使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步进行,以此提高研究的信度。

(一)资料来源

扎根理论的资料来源多样。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料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11]无论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都可以作为扎根理论研究的资料来源。根据孙翠香学者的研究,她认为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2]广义上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指凡是与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相关的所有职业教育政策总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就是说,并未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而设置但又与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可归于广义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与广义相对应的狭义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则指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本研究的资料既包括广义又含有狭义的职业教育政策,都来源于国家官方网站所颁布的系列文件。本次选取的政策文件如表1。

表1 样本信息统计

(二)政策文本编码分析

扎根理论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本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三个级别。三者之间不断比较,互为补充,从而揭示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1.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阶段是指研究者要把用来编码的资料揉碎、比较并重新综合。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研究者要对资料保持开放,通过不断比较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并逐层概念化、抽象化。开放性编码是扎根理论其他编码形式的基础,在本次开放性编码过程中,主要以被选定的教育政策文本为编码对象,当然概念和类属的提取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在编码过程中不断比较、循环往复,以便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表2 开放性编码示例

2.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和建立概念与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表现出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13]根据类属之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对开放性编码获得的具体概念进行再次分析,重新整合,从初始范畴中概括出主范畴,如表3。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深层次分析和发展理论的过程,相较于开放性编码和主轴性编码,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统合性。在与核心概念产生重要关联的资料进行编码以及在与其他范畴进行联结后,最后得到了实践主体、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三个核心范畴。

4.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进行完编码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理论饱和度检验。如果核心范畴未达到饱和状态,则需要再次进行选择性编码,补充新的数据,直到不能发展新的范畴。在本研究中,对样本编号为16、17、18的政策文件加以编码,在对检验样本进行分析后,未发现新的概念和范畴。

三、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架构

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编码与分析,可归纳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架构围绕着三个核心范畴,即实践主体、行政管理、实践活动。这三个核心范畴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旨趣。

(一)实践主体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实践主体主要指与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活动密切相关的组织或个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主要涉及到三类主体,即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与相关个人。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教育管理机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领导机构,从政策出台到实施都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强制执行。从政策文本中可以看出几乎每项政策都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等,这表明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是政策制定的主体,占据着优势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社会组织主要指各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从早期的职业大学到“××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力量,是国家意志转介给个人的中介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个人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和教师,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价值体系中,由于各主体目的和利益追求的差异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会造成价值目标的偏离。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模式重点突出了政府管理部门在政策中的优势地位,而作为决策层关注更多的是社会的效益价值,希望高等职业教育在短期内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关怀。另外,政府作为政策的决策主体,长期以来忽略了各类职业院校及公众对教育决策过程的参与,而这种单向度的政策模式会造成政策执行效度大打折扣。

表3 政策文本实质性编码体系示例

(二)行政管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主要指高等职业教育组织运行过程中所赖以生存的规则,主要包括各种法则、条例。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不仅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有效工具,还对教育权力、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规范作用。教育权力是政府行使教育职能的一种手段,在当前阶段如何有效运行及其配置教育权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公共教育权力在价值取向上正慢慢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横向上教育权力由体制内部向外部社会和市场转移;在纵向上由中央向地方政府和学校下放权力。然而,现阶段教育权力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仍是教育改革的难点内容之一。在教育事务管理过程中,政府仍然在教育服务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及公民个体权力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权力对公众需要的回应。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涉及到资源的来源及其配置问题,它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使用和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就是教育资源的有效聚集,其核心价值就是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果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主体忽视学生需求、学生利益,那么其价值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教育权力是教育政策实践主体用来支配教育资源的根据,即教育政策实践主体只有在享有教育权力的前提下,才有能力调控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实践活动

课程教学活动是在政策的推动下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涉及到课程内容、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内容,一般规定在教育制度的规范下进行课程教学活动,是解决教育政策问题具体的实践过程。从对政策文本的编码来看,对课程教学活动使用的关键性概念较少,尽管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逐步扩大职业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与安排、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提高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设置的自主权有所扩大,但是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与上级政府部门之间还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课程教学活动受制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人才培养主要指在教育目标下,把学生培养成技能专门型人才的过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政策文本中多次提及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比较重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四、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选择

教育政策作为政府部门解决公共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事关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受教育权利意识的觉醒,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了反思,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强调“价值涉入”。在对教育政策研究方面也开始关注“有限的教育资源应该如何分配”“教育公平”等价值判断与选择问题。[14]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价值取向问题是影响其发展速度与质量的重要内核。随着对教育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涉入价值选择的问题,反映了价值取向的改变,体现出对价值问题的关切,在政策文本中也可以看出从功利性、实用性到人文性的转变。拟根据政策文本分析,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问题,确立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偏离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多元主体需求,重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融合

新时代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需要重视多元化社会中人们价值需要的多样化问题,重视教育决策的公共参与,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其根本价值目标之一就是以解决教育问题的形式来促进每个受教育者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教育政策首要的价值目标应是“以人为本”,使教育政策具备相应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关怀,因为这不仅是政府行为合道德性的需要,也是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的需要,并以此为基准来选择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制度的建设。而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目的价值取向还处于社会价值占主导的地位。因此,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时,应当体现相关个体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地顾虑多元主体的需要,给予他们表达利益需求的权利。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相关文本中,涉及到相关个人的表述相对较少,而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是一项关乎人的教育,所以其价值选择要符合相关个体的需要,构建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利益共享机制。再者,重视教育决策的公共参与已成为重要价值诉求,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在满足行政管理机构自身需要的同时应积极提升公众对教育政策决策过程的参与,提高政策的可实践性和完备性。

(二)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平衡价值冲突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权责不明确、政策执行效力不高的症结,这可以从制度层面寻找一定的因素。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困惑,其后果不仅会造成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互相掣肘,甚至还会出现抵消政策效果的现象,这严重制约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首先应厘清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界定学校办学定位,改变“谁办学,谁管理”的局面。其次,合理有效的中高职衔接政策是提升教育发展空间、增强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应全面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关系,探索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理顺高等专科教育与短期职业大学、成人高校之间的关系,加强政策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和配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规避相互掣肘的现象,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序规范发展。再次,政府应简政放权,给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与生产服务一线岗位相结合,提高其服务市场的能力。这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决定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三)强化政策实践导向,彰显政策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课程教学观念滞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职业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学者G·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政策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的实施”。[15]所以应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导向,进而彰显教育的价值。首先,应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早在100多年前,盛宣怀就认为“人才与实业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至富强”,[16]强调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质。因此,在课程内容方面要贴近学生需要,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选择和分流培养,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其次,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践操作课程、关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帮助学生形成敬业专注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同时,还需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为生产和管理培养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再次,引入与发展性相协同的评价模式,根据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适时调整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方略,从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实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编码政策价值
政策
政策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助企政策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政策
Genome and healthcare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