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的高校绿色文化建设

2020-04-17陈宝琪胡学如王雪梅

经济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生绿色环境

●陈宝琪 胡学如 王雪梅

一、共生理论及共生关系分析框架

(一)什么是“共生理论”

“共生”概念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因生存需要按照某种模式或机制互相依存与互相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化的关系。共生分为狭义的共生和广义的共生,我们所运用的是广义的共生,即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共生体系,只有共生体中的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存、共荣。这也是哲学层面上所强调的共生的核心。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整体,所以共生理论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为社会系统所广泛运用。若将其推广运用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单元,各个系统就会相互依存,稳定发展。要使得共生理论的运用取得显著成效,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其关系分析框架。

(二)“共生关系”三要素及共生的必要条件

1.“共生关系”三要素及其特点、相互联系。共生关系在其分析框架之下包含了三个要素:首先是形成共生关系的能量生产与交换的重要前提——共生单元,它作为物质基础而存在;其次是基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共生模式,其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形式,也反映了各单元的能量互换关系;最后是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共生环境,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性条件,而其诱因是内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共生关系的三要素各具特点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生单元作为共生关系产生的物质基础,具有资源互补性与协同创新性,根据划分层次的不同分为共生单元与基本共生单元。它以共生环境为作用场所,形成了反映作用方式与合作程度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从行为方式与组织程度上分别可分为共生行为模式与共生组织模式。其中,按照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分配可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大类型;而按照共生单元之间的组织程度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与一体化共生四种模式。因此共生关系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复杂性,而作为外部条件的共生环境则显现出外在性、多重性和多变性。不仅不同性质的共生环境会影响到共生单元与共生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共生单元与共生模式也会反作用于共生环境。

任何一种共生关系均是共生单元(U)、共生模式(M)与共生环境(E)协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即S=(U,M,E)。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了其所属的性质与具备的特征,也体现了共生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中,共生单元是前提与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与媒介,共生环境则是重要外部条件与作用场所。协调共生的要素越多,媒介与介质越丰富,共生环境越完善,参与主体即共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就越高,合作层次与效率就越高。

2.共生的必要条件。共生的必要条件有二。其一,任意两个共生单元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内在性质,即至少具有一组质参量兼容。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共生单元的特征表现为其中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主质参量。其二,任意两个共生单元至少能生成一个可同时在此共生界面内自由活动的共生界面。这里的共生界面就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与沟通的接触介质或者媒介,它是共生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切内外因素都要通过共生界面才能最终实现和完成。比如环保组织在高校内举办的宣传座谈会就是组织与高校两个共生单元的共生界面,座谈会中的专业术语与宣传措施就是共生界面的介质。具体则体现在五种共生模式中,在下文用共生理论框架探究各主体行为时会分别提及。

(三)共生理论蕴含的价值

共生不仅仅存在于当下社会,在以往各个时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共生现象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系统中。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赢思想为处理多方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21 世纪是共生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特征要求人们从全局出发,正确看待人类的主体性与有限性,用动态的观点与发展的眼光积极开拓合作共生领域,将共生精神视为新时代的生存哲学。不断追求进步的社会需要寻求持续发展的源泉,这反映了人们对共生关系的广泛运用,意味着人们合作的不断加强,价值观念的逐渐融合与互惠理念的共识达成。

由于不同主体间的矛盾性、差异性与互补性,共生理论不仅是具有包容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发展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与根本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协调、持续与发展的三个度量标准与共生理论的实质不谋而合。作为新的理论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共生理论的核心为双赢与共存,其中包含的进化理、合作、均衡与互惠理念都旨向共生理论所蕴含的终极价值,即共生理论的根本目的——创造更美好和谐的生活,实现人类全面、充分、长远而自由的发展。

共生理论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理论价值使得我们运用共生观点解决问题成为必要趋势与必然选择。各个主体的不全面性只有在共生模式中才能不断完善,矛盾才能相对统一,彼此独立的系统才能交融为一体。也只有在共生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形成顺应历史趋势的、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体系。这也是我们选择用共生理论的框架研究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原因所在。

二、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共生三要素分析

将共生理论应用到社会系统中,不仅能够促进各主体共同进化,同时能够用科学系统的模式推动各方合作与协同创新。接下来我们将运用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究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内在机理。

(一)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共生单元

在共建高校绿色文化中,政府、高校、环保类社会组织和国外高校与政府等建设主体共同构成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共生单元,各主体的性质特征可以用主质参量来描述,在合作过程中各共生单元的关键性输入要素即可视为反映各主体内部性质特征的主质参量。其中,政府能够提供政策指引,指导高校的绿色文化建设,同时向高校和环保类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从物质基础上有力加强高校绿色文化体系构建。高校作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依托和最直接主体,其直接接触群体是具有高素质的领导层、教师和大学生,可塑性与自觉性高,接受能力强,同时高校绿色文化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则进一步在意识与知识层面推进了绿色校园文化的构建。环保类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自主管理,作为桥梁连接其他建设主体,有效沟通各主体之间的信息。而国外高校与政府则在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可以相互吸取借鉴,不断优化与完善建设体系。同时根据各主体的特性与功能,又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反馈要素。这说明各共生单元之间具有资源互补性,也正因为如此,各个主体之间才有了共同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产出的主要输出要素都是高校绿色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主体 要素!"#$%*+,3456& -./0-728 129:;<'() =>?@A >?@A >?@A >?@ABC DEFGH!"(I JK 9:,LMNOPQR?SQ*TUV'WX

(二)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共生模式

高校绿色文化的构建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在不同阶段各共生单元的参与程度与合作方式不同。接下来将从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方式、合作程度、界面稳定性等方面分析高校绿色文化建设的共生模式。

1.共生行为模式分析。

(1)寄生模式。即本身并不产生新的能量,而是其中一方共生单元提供能量,另一方共生单元在其中获取能量的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绿色文化潮流兴起,但并未在大学中全面展开,社会组织不够健全与完善,政府也无相关经验制定政策指引,只有高校自发地通过设置绿色环境课程,培养并向社会输出相关人才。所以在这一模式中,作为寄主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通过获取高校这一宿主提供的能量,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才不足的困境。高校在无意识中建设了校园绿色文化,此时属于非典型寄生模式。

(2)偏利共生模式。其作为从寄生模式到互惠共生模式之间的过渡模式,在合作过程中有新能量产生,但新能量只为一方共生单元所获取,对另一方共生单元的影响为中性,即无利也无害,且存在多边多向交流。这一阶段存在的时间较长,自20 世纪9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1 世纪初。由于绿色大学评选标准的引入,政府分别对高校与社会组织提出了要求,高校也自发加入到建设绿色校园中来。但各共生单元的合作不够密切,各主体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完善的合作体系。在这一模式中,高校受益最多,其他共生单元所受影响微乎其微。

(3)互惠共生模式。作为共生行为模式中最高级的模式,不仅可以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不只为一方所得,而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度分配给各个共生单元,做到利益共享。互惠共生模式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在这一模式下,各主体充分利用内部主质参量,发挥资源优势,无论是在政策资金提供还是社会协同上,亦或是在信息整合方面还是创新共享上,都达到共生行为模式的最高水平。在这一模式下,共生单元之间优势互补,共享合作,共同进步。在建设高校绿色文化上达成十分有效的深度合作。

2.共生组织模式分析。

(1)点共生模式。在点共生模式中,介质具有单一性,共生界面具有不稳定性,只存在一组质参量之间的一次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新能量在交换结束就会消失。这是共生组织模式的初级阶段。共建高校绿色文化初期,只有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主质参量为政府颁布的政策。高校在接收到相关政策后,一般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来落实,追求形式上的合作。这种模式下的合作具有短期性与随机性,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交流较少,注重短期效益的实现。

(2)间歇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共生单元有规律地在不同时间点下开展的多次合作,这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与必然性。随着绿色浪潮影响的不断扩大与20 世纪90年代国际宣言的公布,国内政府紧随其后推行了环境教育纲要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更新的频率几乎为五年一次,环保类社会组织也随着政府的政策开展与高校的绿色合作。最强合作力度为发行主质参量(政策)的时间节点,共生界面仍具有不稳定性与随机性。

(3)连续共生模式。它是指共生主体在一个连续时间段内,处于连续的共生关系之中。在连续共生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多组质参量连续性的交互作用,共生关系复杂,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较强但开放性较弱。进入21 世纪以来,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加强,体现为多方面互补性合作,融合性更为明显。尤其是高校与国外组与高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相较间接共生模式更加密切,环保类社会组织对高校进行的讲座与实践支持更为稳定。但仅仅是在政策下有限度的开展,未形成深度合作。

(4)一体化共生模式。也可称为“组织共生模式”或“共生体模式”,是共生组织模式中的最高级形态。在这一模式下,形成了多样的介质与独特的共生界面,质参量兼容范围更广,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参与建设高校绿色文化的各主体有着明晰的责任分配,优势资源具有明显的差别性与互补性。信息的高效交流、绿色人才的输出、创新理念的共享等都促进内生机制的更新,各单元全方位合作不仅拓展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形成了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长效机制,实现了质的飞跃。

图1 共建高校绿色文化一体化模式

(三)共建高校绿色文化的共生环境

在互惠共生、一体化的体系模式中,共建高校绿色文化不单单是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需要外在的共生环境作为依托。对于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主要关注组织环境、宣传环境、政策环境与创新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政策环境是一体化模式中共生环境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高校绿色文化的建设中,只有国际社会中的国外政府与高校率先发声、国内政府颁布文件才能为高校绿色文化的建设提供明确思路与政策支持。当下,孕育整个共生关系的政策环境主要由各级政府构建形成。创新环境的主要力量则来源于国内外高校与国外政府。美国等国家绿色大学发展较早,建设体系与标准已形成一定的模式与脉络,可提供多个创新点。高校有着可塑性最强的生力军,有专业课程作为支撑,内生动力有力推动创新环境的形成。而组织环境的构造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架起各共生单元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承担部分政府职能,协助组织并监督高校更深层次的构建绿色文化。四个共生单元交叉最多的共生界面就在于宣传环境的完善,由于打造的主要环境为高校校园,所以高校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最有力、最直接的宣传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不仅存在着正向功能与中性功能,只有各主体运用合适的合作方式,把握好合作的程度,才不会导致反向功能的出现与影响。共生环境越完善,对共生单元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一体化程度就越高,协同合作的水平和层次也就越高。所以多层次的共生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合作效率,降低矛盾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具有针对性、高效性、持续化和多元化的绿色校园文化构建体系。

图2 共建高校绿色文化中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的关系

共生关系的形成并非是上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相加组成,而是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融合而成。综上所述,高校绿色文化的建设就是政府、高校、环保类社会组织和国外高校与政府四个共生单元在政策、创新、信息等共生环境中通过资源共享等环节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的互惠式、一体化的共生关系。

图3 共建高校绿色文化中三要素示意图

三、共生关系下各行为主体的责任

进入21 世纪以来,共生理念不断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各个系统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也使得共生理念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学术界所重视。高校绿色文化的建设注重向社会层面的延伸与拓展,这要求诸多主体内外联动,汇聚合力,多力量共同作用打造。在当下大学生缺乏绿色文化价值观的道德引导,加之各主体管理责任意识缺失的情况下,运用共生理论解决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互惠共存,同时强调需要校内校外相关利益群体的广泛参与,协调共建高校校园绿色文化,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用整体与系统的观点与思想,多角度、广视野地指导建设高校绿色文化的活动。

(一)国内高校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观的提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更是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阵地,而绿色大学的建设有利于高校绿色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绿色发展观的树立。我国绿色大学建设起源于1998年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活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虽初具规模,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文化建设总体上流于形式,不具有制度化、体系化、长效化。这就需要国内高校针对自身情况,设计并逐渐完善一整套系统的高校绿色文化建设体系。无论是绿色文化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还是宣传引导机制的设置,都要使其真正作用于绿色文化的推行。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也要科学规划,同时借助校园环保组织的活动与影响力,使得校园绿色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特别要指出的是,1990年的《塔罗里宣言》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以大学为主体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具指标意义的文件,国内高校应积极签署加入,深化开放、共享理念,吸收借鉴国外成果,增强创新动力,将高校绿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延伸,推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

(二)政府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也是“十三五”规划中反复强调的重要课题。此前,在《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虽明确指出了“绿色大学”建设的主要标志,但能够有力践行的高校却少之又少。这说明政府部门关于建设高校绿色文化的专门性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缺失,没有政策引导与强制性的规范使得绿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建设发展缓慢。这说明政府在一体化模式中所构建的外在政策环境对于其他共生单元有效实现各自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与各高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系统推进学校环境知识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其中,“十三五”环境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提高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这与推进绿色大学的建设,打造高校绿色文化的本质相一致。高校绿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其一体化模式中的共生单元,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全面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相关高校及职能部门提供明确的建设思路,确保绿色文化在高校中顺利打造。

(三)环保社会组织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提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社会组织是具有很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的群众团体,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环保社会组织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更要求其增强组织活力,强化组织功能。

当前中国环保类社会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发起成立的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民间自发成立的如自然之友、绿家园等;各高校学生组织的绿色环保协会及其联合体;国际环保类社会组织的驻华机构等。环保社会组织的多层类型为信息资源在各个环节的整合循环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系统,各级各类环保社会组织着力发挥内部功能与外部作用,集中各方资源,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以较强的组织力与执行力承接政府部分环保职能,在社会与政府间的信息调节与反馈上充分发挥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其中一个共生单元的环保社会组织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等来协助与监督政府,提高绿色环保项目的执行效率,引导大众,增强大众的参与意识。利用此类优势,环保社会组织依托多种纪念日,利用媒体定期与公众交流,进行信息公开,尤其是公益项目进校园,更加有利于品牌的建设与维护,形成绿色示范引导效应,在高校中凝聚大学生的参与合力。

尽管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在政府培育引导下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三个明显的问题,概括来说即和其他共生单元的合作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其一,社会认同不足。只有树立积极的社会形象,进一步完善绿化政策,才能提高环保社会组织的社会亲和力与公众信任度。其二,人才资源的困境。环保社会组织的一个显著缺陷是其成员专业性不强,只有注重加强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为高校相关活动与课程提供支持,为绿色素质人才提供激励性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吸引力度、创新活力与发展能力。其三,国际化意识不强,参与全球环保活动的机会与其他国家相比少之又少。只有加强组织间的联盟,注重借鉴国外经验,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环保类社会组织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融入共生关系中才能有效弥补发展缺陷,与其他单元共同进化。

(四)国外高校与政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飞速发展,20 世纪末绿色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基于严峻的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建设绿色文化迫在眉睫,全球兴起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浪潮。国外高校主要从校园自身可持续发展、科研、教育等方面建设绿色文化。以美国高校为例,无论是制度制定、领导机构的设立还是课程设置、国际性的交流与探讨都处于世界前列,这就为国内高校提供了充分的创新与借鉴环境。这需国内高校充分吸取国外高校相关建设经验,互通有无,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高校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绿色文化。在大学生外卖餐盒消费迅速增长,严重影响高校环境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变被动为主动限塑,吸收欧盟及国外其他国家政府限塑令的相关做法与推行的举措。只有坚持民族特色与国际经验相统一,研究建设的典型路径,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校绿色文化。国外政府与高校不仅是共生单元的重要一极,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益成果的开放共享与国际交流合作不仅仅有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自身创新进步,最终营造互利双赢的局面。国内外高校、政府在相互分享经验中获取新的理念,不断增加赖以发展的要素,实现共同依存,共同发展。这就是国外高校与政府这个共生单元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其主要输入要素正是国内所欠缺的有效经验,其反馈要素——创新理念又有效作用于文化共建。

四、总结

高校校园绿色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未来需要不断挖掘完善、持续推进。高校、政府、环保社会组织与国外高校和政府等多个共生单元主体协同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宣传、创新、组织等共生环境,不断提升合作的效率与层次,在资源互补、相互融合中打造能发挥长效作用的一体化互惠合作模式,在大环境下建设高校绿色文化。

只有在一体化合作的建设模式下,才能不断扩大高校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从致力于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绿色发展观深入到提高社会公众整体的绿色意识。在共生理论分析框架的运用下,持续化、长期性的策略推动与环境依托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绿色行为,完成从被动行动到主动践行的转变,实现整个系统的共存、共生、共进、共荣。

猜你喜欢

共生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