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2020-04-17

关键词:单孔胆囊手术室

王 霞

(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在经自然腔道操作的内镜手术中,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防止腹壁疤痕的出现,并控制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避免引发感染性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在实施该手术过程中,较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难以避免,这对手术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借助手术室护理干预[1],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出现,与手术治疗保持密切的配合,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年龄为30~50岁,平均年龄为(45.45±4.65)岁,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5例。对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来说。

1.2.1 术前护理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在术前1天,应结合医嘱,将术前检查落实到位,并将所有手术器械和药物准备完成,进一步完善消毒工作。同时,在术前,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其心理需求进行充分了解,针对患者存有疑惑的地方,耐心予以解答,从而将患者的负面情绪降至最低,重塑成功治愈的自信心,并与手术治疗保持密切的配合。

1.2.2 术中护理

应确保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的合理性,确保手术室环境的舒适性。其中,在患者正确体位方面,护理人员应给予有效的指导,确保与手术要求相符,对患者下肢进行妥善固定。在手术操作中,应给予医生充分的协助[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手术顺利完成一定的保障。

1.3 观察指标

是术前1天、入室前30分钟、拔管后10分钟,检测患者的MAP、HR等。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发生疼痛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不同时间点MAP和HR对比

在入室前30分钟和拔管后10分钟的MAP、HR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的MAP、HR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时间点MAP和HR对比

表1 不同时间点MAP和HR对比

组别 类型 术前1天 入室前30分钟 拔管后10分钟对照组 MAP(mmHg) 93.55±5.63 111.38±6.41 109.79±6.25 HR(次/min) 77.88±6.72 96.49±7.03 92.46±6.90观察组 MAP(mmHg) 92.83±5.35 91.16±5.29 92.46±6.90 HR(次/min) 76.90±6.58 77.86±6.78 76.35±6.22 t-- 3.95 6.68 6.42 P-- >0.05 <0.05 <0.05

2.2 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0h、4h、8h的VA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 论

现阶段,在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对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来说,可以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和控制术后疼痛程度。该项手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自信心具有极大的帮助,防止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出现,从而确保护理满意度的稳步提升。

表2 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比

表2 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比

组别 n VAS评分(分)0h 4h 8h对照组 15 6.83±0.46 6.66±0.59 5.82±0.38观察组 15 3.88±0.51 4.41±0.49 3.51±0.33 t-- 8.12 7.59 6.85 P-- <0.05 <0.05 <0.05

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改善,避免在手术治疗的影响下,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值得在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进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单孔胆囊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哪些胆囊“要不得”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