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分析*
2020-04-17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1.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2.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外三科
3.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4.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金元贞1 仝开军1 舒荣宝1尹 毅2 崔方博3 童贤周4
2016年10月,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联合颁布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提出淋巴结短径>10mm可作为疑似转移的参考征象,还新增了临床TNM分期系统(cTNM)[1-2]。本研究通过手术前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术后CT复查比对,回顾性分析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大小、CT值等特征,为术前影像诊断和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172例胃癌患者,随后行根治性切除术及病理检查,并有术后CT复查。患者平均年龄(65.06±8.96)岁,男性138例,女性34例。术后CT复查距离术前CT检查平均间隔时间小于3个月。纳入标准:根治性切除术前未接受放疗及化疗,术前CT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1月。排除标准:腹腔脂肪过少或伪影而影响胃癌区域淋巴结发现与诊断。
1.2 检查设备和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检查前检查前口服温开水400~800ml。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嵴水平。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s左右(自动毫安技术),层厚5mm容积扫描,螺距0.984:1,球管旋转时间:0.8s,重建方式:Stnd,SFOV:Large Body,矩阵:512×512。采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以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碘普罗胺(300mgI/ml)70~90ml,流率2.5ml/s。动脉期延迟25s,门静脉期延迟60s,实质期延迟120s。0.625mm薄层重建后图像数据传送至影像工作站,图像浏览将平扫及增强三期系列图像按2×2视窗布局方式显示,窗位0~40HU,窗宽200~400HU,同步放大和滚动观察。术后CT检查为平扫或/和三期增强扫描,除饮水困难者外,其余同术前CT扫描。
1.3 图像分析由3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并协商结果,术前CT检查与病理、术后CT进行比对,记录淋巴结直径大小、CT值等,区域淋巴结按部位分组标记[3]。将胃周区域淋巴结按短径大小分为5级,1级短径≥2mm、2级≥4mm、3级≥6mm、4级≥8mm、5级≥10mm。部分短径≥4mm以上淋巴结还进行了长径、CT值测量,CT值测量兴趣区(ROI)为类圆形,在横断面上测量淋巴结实性成分,大小约淋巴结短径的1/2~2/3,见图1。本研究将癌结节(tumor deposit)纳入淋巴结范畴,癌结节呈结节状,与原发肿瘤不连续且位于淋巴结引流区域,与转移淋巴结形态类似但无淋巴组织结构存在的证据,在CT检查中与转移淋巴结区分困难,部分学者建议纳入胃癌N分期[4-5]。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径线大小和CT值比较采用t检验,淋巴结转移与径线的相关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分析,径线大小和CT值对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实验评价采用四格表和ROC曲线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统计172例胃癌患者病理检查区域淋巴结数目总共3341枚,其中阳性淋巴结705枚。172例胃癌患者CT检查中7例患者未发现短径≥2mm的淋巴结,阴性预测值100%;其余165例CT检查发现区域淋巴结数目共991枚。
2.2 CT检查依据淋巴结短径大小对淋巴结是否阳性的判断CT检查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45.9%,短径大小与转移正相关(r=0.436,P<0.001)。不同短径级别的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924,P<0.001。短径≥10mm的转移比例为94.9%(56/59枚),区域淋巴结短径<10mm的转移比例为42.8%(399/922枚),短径≥6mm的淋巴结转移比例为81.8%(184/225枚),短径<6mm的淋巴结转移比例为35.4%(271/766),不同短径大小的淋巴结对转移的诊断实验评价见见表1。依据淋巴结短径不同级别诊断阳性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P<0.001,见图2。
2.3 区域淋巴结径线分析对211枚短径2级及以上淋巴结(包括全部短径≥8mm的淋巴结)进行了短、长径测量,短径范围4.04mm~35.39mm,长径范围4.72mm~42.32mm,短径/长径比值范围0.36~0.99,2、3、4、5级淋巴结个数分别为29、67、56、59枚,短径/长径比值分别为(0.678±0.139)、(0.706±0.126)、(0.723±0.136)、(0.764±0.123),短径/长径比值与短径的相关系数为0.235,P=0.001,与长径的相关系数为-0.267,P<0.001。阳性与阴性淋巴结的径线比较见表2。
2.4 区域淋巴结CT值分析对211枚淋巴结进行了CT值测量,转移阳性淋巴结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平均CT值均高于阴性淋巴结(P<0.05),而噪声(方差CT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及图3。依据ROC曲线分析,以CT平扫淋巴结的平均CT值诊断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1,P<0.001,最佳诊断分界点为20.45,约登指数为0.442,以平扫平均CT值>20HU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35.5%,灵敏度77.5%,特异度66.7%。
3 讨 论
CT是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检查方法,也是治疗方案选择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胃癌细胞浸润增殖引起淋巴结形态肿大和结构破坏是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基础,以径线大小诊断淋巴结转移简单易行。在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多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其长轴在不平行于横断面时呈倾斜或竖立形态,长径会随不同的倾斜角度而变化较大。因此,在横断面测量淋巴结径线时,短径相对于长径更能真实地反映淋巴结的大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淋巴结短径相对于长径对判断转移更具价值,淋巴结短径诊断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大于长径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0.690[6-7]。
表1 CT检查991枚淋巴结短径大小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试验评价
表2 淋巴结径线测量
表3 淋巴结CT值测量
图1 CT增强门脉期 胃癌转移淋巴结短径8.28mm、长径10.56mm、平均CT值76.0HU。
图2 CT检查胃癌区域淋巴结的短径分级诊断转移的ROC曲线分析:Az=0.736,P<0.001。
图3 胃癌转移阳性及阴性淋巴结平均CT值折线图
Kubota等[8]对一组胃癌患者518枚淋巴结的研究以淋巴结短径1mm、5mm、8mm、10mm、12mm为阈值,诊断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46.4%、35.7%、17.9%、5.4%、3.6%,特异度分别为82.7%、89.4%、97.0%、99.4%、100%。本研究中以淋巴结短径4mm为阈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最高,为0.362,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4.3%、61.9%,与高知玲等研究结果类似[9]。以淋巴结短径8mm、10mm为阈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特异度分别为98.5%、99.4%。灵敏度仅为23.5%和12.3%,此时分别有76.5%(348/455)、87.7%(399/455)的小淋巴结漏诊[10]。虽然各组研究的数据结果略有差别,但诊断性能变化趋势相同,即随着淋巴结短径的增大,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上升,但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随之下降。本研究与周小燕等推荐的标准相同[11],以胃周区域淋巴结短径6mm为阈值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81.8%,阴性预测值64.6%,灵敏度40.4%,特异度92.4%,约登指数0.328,诊断性能较为均衡,阳性预测值较高且误诊率较低,可对转移性淋巴结作出较准确的判断,需引起重视的是,此时仍有59.6%(271/455)的淋巴结会漏诊。因此诊断时需警惕CT检查所发现的每一个淋巴结,无论其大小,都有转移性的可能,以避免漏诊而影响临床诊治。研究中术前CT与手术病理对胃周区域淋巴结均采取了分组定位法,并对照术后复查CT,但对于同组多枚短径相近的淋巴结,难以做到CT检查与病理结果一一对应,尤其是小淋巴结的误判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倚。
通过对短径≥4mm的211枚淋巴结的径线比较,阳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均大于阴性淋巴结(P<0.001),短径/长径比值(0.73±0.13),与阴性淋巴结无明显差异(P=0.267)。淋巴结短径/长径比值随短径增大而增大,短径小的淋巴结多呈长椭圆形,而短径大的淋巴结更趋向于类圆性。统计结果表明转移淋巴结与径线大小存在相关,但与短径/长径比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短径/长径比值反映了淋巴结径线增大,对于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尚不明确[12-13]。
转移阳性淋巴结的平扫及增强三期的平均CT值均高于阴性淋巴结(P<0.05)。王霄霄等[14]提出平扫CT值≥25HU、门脉期CT值≥75HU可作为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的依据。由于淋巴结正常结构的破坏和胃癌细胞的增殖,阳性淋巴结平扫CT值高于阴性淋巴结,增强后呈中等强化,折线图较直观的显示自动脉期至门脉期逐渐上升,于延迟期略下降的趋势,但两者CT值折线图趋势类似,阳性淋巴结平扫及增强各期的CT值均高于阴性淋巴结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从平扫时即存在差异。淋巴结CT平扫的平均CT值诊断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增强各期,达0.731(P<0.001),以平扫的平均CT值>20HU诊断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35.5%,灵敏度77.5%,特异度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