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科协作优化护理对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0-04-17刘艳艳金娟吴前芝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
关键词:检查室造影剂门诊

刘艳艳 金娟 吴前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6)

CT 增强扫描是整体CT 检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相对比于普通平扫检查来说,增强CT 扫描能够获取到更全面更准确地诊断效果,就常规门诊工作来说,CT 增强扫描工作通常情况下更为繁琐,患者排队和候诊的时间要更长,临床护理工作困难,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给予患者更和谐化更人文化的护理体验,采取更高效更优质的临床护理策略具有积极意义[1]。本次研究主要以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为对象,分析多科协作优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诊治的16800 例接受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其中普通增强9600 例,双源冠脉CTA7200 例,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400 例。对照组男4400 例,女4000 例,平均年龄(41.35±5.78)岁;观察组男4300 例,女4100 例,平均年龄(41.68±5.1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需到医生处进行就诊,医生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后为患者开具检查单,开具处方单和相关治疗单;患者需到检查处根据医生开具的检查单进行缴费;预约好CT 检查室;由注射室为患者打印好治疗单,注射室医生需同时做好划价工作;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缴费,前往医院药房进行取药;由注射室相关医护人员为患者展开静脉碘过敏试验,在实验结束以后为患者拔针;对于皮试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来说,需要在CT 检查室等候检查;在CT 检查室由检查操作者采取静脉留置针对患者展开静脉穿刺;将造影剂经由留置针推注进去,待检查完毕以后,需及时进行拔针,确保患者穿刺处无出血现象。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给予多科协作优化护理:患者需到医生处进行就诊,医生在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开具检查单;患者根据医生开具的检查单进行缴费;到CT 检查室预约,CT 室医护人员开具的对比剂,令患者前往缴费,同时为患者展开与CT增强扫描检查有关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CT 增强扫描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注射室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展开静脉留置针穿刺工作,令患者在CT 检查室等候检查;检查过程中由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推注对比剂,待检查完毕以后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为患者进行拔针处理[2]。

1.3 观察指标

通过SF-36 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者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现出正相关;评估两组护理效果,观察记录两组的造影剂外渗例数和检查用时,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和检查用时均与护理效果呈现出负相关;采取问卷调查法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问卷采取百分制,高于90 分:满意;70 ~90 分:基本满意;低于70 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与基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与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8400 82.35±4.12 84.12±4.12 83.41±3.64对照组 8400 70.36±3.65 72.35±3.66 71.41±4.15 t 199.646 195.746 199.237 P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与对照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和检查用时相比,观察组均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医学事业不断进步,在各项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等因素推动之下,影像学技术在门诊临检查工作中有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采取影像学检查技术,患者能够直接在门诊获取到检查结果,在以往的门诊CT增强扫描过程中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流程,门诊坐诊医生缺乏对门诊诊疗具体流程的了解,不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电脑操作,临床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医嘱不规范或者是不齐全,使得患者不能够顺利的及时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之中,通常需要反复性的来反于门诊和CT 室,患者排队的时间长,通常需要等候较长的时间,检查效率低下,同时患者还需要到药房进行取药,整体花费的时间比较长[3]。

多科协作优化护理的应用,在门诊CT 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CT 室相关医护人员会到医院药房进行集中取药,会将取好的药物放置检查恒温箱备用,会对患者进行在造影剂推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穿刺工作及时间过程,患者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减少,门诊检查效果显著提升[4]。在多科协作优化护理展开情况下,会在专门的注射室由影像科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展开静脉穿刺工作,在为患者进行穿刺过程中,置入了穿刺针,会显著提升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会显著降低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的概率,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整体检查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检查安全性,有助于促使患者的门诊CT 增强扫描工作更高效更顺利完成[5]。在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的常规临床护理中,受门诊流程复杂性影响,患者和患者家属通常情况下缺乏对整体流程的了解程度;另外再加上医生开具的相关医嘱单具有不规范、不清晰等特征,患者常常需要在各个就诊点之间进行多次往返,候诊环节繁多,患者取药排队时间长,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及家属常常会形成不满等情绪,易引发医护之间的矛盾,降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而在应用多科协作优化护理以后,整体流程变得清晰明了,患者来回往返的次数、取药排队和就诊的时间明显缩短,扫描1 次性成功率明显提升,造影剂渗漏率显著降低,患者只需要接受1 次临床穿刺工作,能够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更好的保护,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感,有助于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均较高(P <0.05);与对照组造影剂外渗率和检查用时相比,观察组均较低(P <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较高(P <0.05)。说明多科协作优化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优化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门诊CT 增强扫描患者护理中应用多科协作优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检查用时,降低造影剂外渗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检查室造影剂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城市中心区管廊浅埋暗挖暗做检查室施工技术
“黄牛”到底有多牛?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