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020-04-16王粲
摘要: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常见手法,指的是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合适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广义上的留白,不仅指白纸原本的颜色,没有任何元素的画面空间均称作留白。留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对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审美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留白 平面广告 作品设计 审美
一、留白对人类视觉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艾伦·巴德利致力于对人类记忆和信息处理的研究,他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类进行信息处理时,如果没有受到外界干扰,人类集中注意力可以在工作记忆中保存3至4条事项,当超出这个范围后,记忆效果就会降低。这说明人类需要记忆的信息越庞大,能记住的比例就越小。平面广告是设计者向观者表达信息的最终介质,介于人特殊的大脑记忆机制,设计者要化繁为简,在设计过程中把要传递的信息进行有效减负,保证作品能被观者所接受。因此,留白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不同字体之间,不同元素之间,各种标题之间,留白的正确选择才能符合人类的大脑机制,使人们能更容易地接收信息。
二、留白对构图和画面效果的影响
平面广告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完成,但这并不代表要将所有信息充斥在画面中的每个角落,设计者也不能将所有要表达的信息突出表現。为了作品的美观以及实用效果,设计者要减负没用的因素,并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留白,使主要信息脱颖而出。这种特殊的构图产生的视觉冲击,帮助观者在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地聚焦到核心信息。如此一来,留白就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它不是空间剩余之处,它是将信息和元素有序组合后的构图手段,能对人的视觉产生冲击,画面中的留白和重要信息相辅相成。从结构上,留白与段落的作用相似,让信息与信息之间、元素和元素之间做出调整。从视觉上,留白能缓解画面中密集信息造成的紧迫感,让观看者得到解压。合理选择留白,能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作品中的信息和元素才能起到“向止水投掷石块”的作用,一波一波缓慢地向观者输出信息,缓解观者的视觉疲劳,增强信息的传递效果。
三、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防止观者对作品丧失兴趣,留白的作用就是在要素与信息之间起到缓解的效果。当然,并不是留白越多效果越好。留白对设计者而言是一种技巧,对画面而言是一种布局,如何在设计任务中对留白进行选取,这是对设计者的考验。
广义上,把没有元素和信息的空间视为留白,当文字信息较多的时候,字符与字符之间、行间距等常见的小留白处,往往会被设计师忽略,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如此狭小的留白很难在上面做文章。但在信息复杂的情况下,把小的留白处理好对整个画面的布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密集处的小留白,能与大面积的大留白产生对比,设计者通过改变字体大小和间距,控制大小留白的比例,在信息密集处扩充小留白,改变画面布局,使画面布局整齐、干净、均匀,缓解读者的视觉紧张感,使读者的心理得到放松。在信息密集处缩小留白,给读者以紧迫感,这是突出视觉重心的位置。这种信息复杂的情况下,可根据形状、色彩、种类等条件来进行留白控制,设计者也要对信息和元素有一个“减负”的思想,保证重要信息的有效表达。如果信息和元素稀少,设计工作便相对简单,但设计者要考虑如何在画面内突出少量信息和因素,如何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读者。数量稀少的信息和元素作为主体,但缺少陪衬,如果没有适合的背景、图片、色彩就难以成为作品中的主角,使读者不能理解作品的意图。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可以用留白来解决问题。针对主体和留白两者之间,设计者可以从形状上进行设计,使用正负形的思维来对待主体和留白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画面简洁,主题突出。从色彩上,可以使用黑白对比的色调来表达留白和主体的关系,亦可采用互补、渐变的方法等,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使得读者能在一瞬间察觉出内容的主次。面对信息较少的设计任务,大部分设计风格都是以简约、强调、对比等形式表现出来。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留白手法,才不会造成留白的多余,也能避免画面的单调感。这是复杂与简单之间的较量,如何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和品质感,考验着设计师的留白技巧。
四、结语
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留白在画面布局上的舒缓节奏、衬托主次的作用,设计者应该学会正确利用,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留白要进行合适的选择。一个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也需要设计者认真努力的心。
参考文献:
[1]刘泽宇.浅谈留白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9(10).
[2]邢中玲,姜文.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留白艺术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9).
[3]郭鹏.浅析留白技巧在铸造企业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A].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7:117.
(作者简介:王粲,女,专科在读,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数码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