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教学元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渗透融合

2020-04-15黄丽莉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黄丽莉

摘 要:时代的发展催动了教育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人们的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有了质的变化,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翁意识日渐增强,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因此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元素改革教学,丰富课堂生活,使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而怎样充分调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善课堂,则给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关键词:多元教学元素;小学语文阅读;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45-02

语文不只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工具,其背后还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是学生做好接班人、传承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学生成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是学生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途径,是学生接受思想洗涤、形成自主思维的催化剂,需要引起教师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多种教学元素,相当于画龙点睛,可以使阅读变得“活”起来,凝聚学生的学习力。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以生活为阅读起点,以情境为阅读两翼,以问题为阅读方向,以合作为阅读助力,以实践为阅读根基,以评价为阅读后盾,进行了多元教学元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渗透融合。

一、以生活为阅读起点——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生活,包罗万象,对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凝聚着学生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基础进行,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生活的作用,不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空中楼阁”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语文教师要想改善阅读教学,就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重视学生生活意识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融入阅读。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保护祖国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情感,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南沙群岛的景色进行描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南沙群岛。学生得知学习任务后,都显得很积极,纷纷投身南沙群岛的绘画中。在绘画之前,学生先对课文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了解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物产、景色,学习了文中作者对南沙群岛的描写。接着,学生在绘画时,选取了自己喜爱的景色特点进行创作,点缀了不同的景物,并将南沙群岛丰富的物产穿插其中,描绘了南沙群岛神秘、迷人的色彩。笔者在学生绘画完成后,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了查阅,挑选出绘画比较认真、精致的学生,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绘画的初衷。学生围绕自己的作品对南沙群岛进行了描述,丰富了对《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的认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以情境为阅读两翼——激发学生阅读动力

若说语言文字是一条龙,那么情境就是龙的两翼,可以帮助龙腾飞。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可以让学生从单调、枯燥的课程中释放出来,使学生看到阅读的深远意义,看到阅读给生活带来的色彩,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心,进而推动学生的阅读。但是,部分教师在应用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存在对情境理解不深刻、应用脱离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手段没有新意等问题,这限制了情境作用的发挥,需要引起教师警惕。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改善阅读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情境的力量,唤起学生的阅读动力。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海洋的魅力,让学生体会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不同,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在教学之前为学生准备了代表不同海底生物的帽子,并用彩笔画出了不同海底动物的特点,旨在推动学生尽快融入语文课堂,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和绚烂色彩。

教学开始后,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海底世界的纪录片,接着将准备好的代表不同海底生物的帽子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海底生物,并依据课文内容,对其进行扮演。学生观看纪录片后,激起了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同时被五颜六色的帽子吸引住了目光,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在挑选喜爱的海底生物的帽子后,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跟随作者的文字开始了海底世界的探险,知道了海底世界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宝库,同时对海底生物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表演海底生物的过程中,学生将重点放在动作设计上,通过扭一扭、吐泡泡等行为,展示了海底生物的形象,掌握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动力。

三、以问题为阅读方向——引发学生阅读思考

问题,是帮助学生拨开学习迷雾的隐形的手,是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的指示牌。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阅读道路,在思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哲理,形成系统的思考机制。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使得问题出现了冗杂、重复的情况,不仅没能引领学生阅读,反而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改变阅读教学现状,就要重视对问题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课文,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你知道爱因斯坦是谁吗?他和小女孩会产生什么样的联系呢?文中出现了几次人物交流的情节?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学生拿到问题后,很快投身阅读中,对课文进行了研读,找出了课文中与问题对应的答案的位置,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小女孩和爱因斯坦之间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主要故事情节进行了总结,提升了总结段落大意的能力。這样,笔者以问题为阅读方向展开指导,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四、以合作为阅读助力——丰富学生阅读形式

合作,是将人与人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合力来增强效果,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是对学生信任的表现,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采用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只要听教师讲授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用合作的方式学习,浪费学习时间,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闭门造车”或没有主见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改善阅读教学时要看到这一弊端,努力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勿忘国耻,在国家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忘初心,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组织学生合作展开对《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其树立民族责任感。分组后,组内进行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学生先是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网上筛选信息、向他人咨询等方式了解了虎门销烟的过程和意义。接着,学生又深入了解了中华儿女反抗侵略的历史。为了更清楚地展示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学生将其整理后绘制成了表格,并搜集了相关的历史图片汇总在一起,表达了对民族英雄的敬佩和对如今幸福生活的感激之情。同时,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沟通习惯,构建了文明和谐的课堂。

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增添了阅读形式的多样性。

五、以实践为阅读根基——提升学生阅读实力

实践,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亲自参与,积极探究,让学生通过追寻知识的脚步来拾取沿途的精彩,获得学习的别样乐趣。教师组织学生实践,可以使学生立在语文广阔的天空下,仔细体验由探索到得到的过程。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看重自己对课堂的掌控情况,对学生信任不足,不肯真正放手给学生,即使组织学生实践,也是强迫学生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走。语文教师要想避免以上情况,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力量,促进学生自主实践。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对课文进行演绎,鼓励学生搜集相关小说资料,对其内容进行设计和演出。学生得知学习任务后,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大显身手一番。首先,学生结合课文和小说资料,了解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接着,学生对表演环节进行了设计。为了使表演更加富于生活化,学生还准备了服装、棍棒等道具,并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了各自要扮演的角色。学生拿到角色后,对课文故事进行了研读,把握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表演环节,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等展示了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精彩比斗。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了发挥个性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六、以评价为阅读后盾——调动学生阅读活力

有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问,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放肆”,让学生无所顾忌,突破应该遵守的界限,迷失前进的方向。评价,是教师依照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问题或优点,促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糅合多种元素对学生进行评价,减少单一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偏见,以免学生在长久的鼓励或批评中出现学习偏差,影响学习质量。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看到学生的变化,采取灵活评价的模式,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使学生获得正面反馈,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路线。由此可以说,评价是阅读的后盾,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活力。

七、结语

本文以生活为阅读起点、以情境为阅读两翼、以问题为阅读方向、以合作为阅读助力、以实践为阅读根基、以评价为阅读后盾,总结了多元教学元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渗透融合,是笔者获得的有效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庞岩.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學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8):125.

[2]田学红,马则义.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着力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156.

[3]许俊苓.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6):112,11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谈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