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分析

2020-04-15滕林清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

滕林清

摘 要:数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学好数学课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数学课程的规律和特征,还应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经常在“图形与几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分析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该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新生事物也不够了解,在课堂中没有准确的定位。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图形与几何”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到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推动数学课程的变革。

一、“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疑难问题

(一)数学概念过于抽象

在“图形与几何”的板块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又不是很紧密的,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到吃力,有时候学生还会对这些定义产生错误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性思维是比较强的,但是抽象性思维比较弱,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数学知识的特点是互相矛盾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容易出现问题。

(二)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大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难以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范本,教师也就不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开展数学教学,学生也就不能轻松理解知识,更别谈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了,所以学生学习的效率非常低。

(三)学生动手操作有难度

学生的具象性思维比较强,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影响,能够简单判断知识,但是不能够动手操作理解知识。换句话说:“学生能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但是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解决“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的策略

(一)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1.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沒有完善专业知识体系,那么就可能在“图形与几何”中遗留教学问题。比如,教师如果没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就会出现教学疑难问题;如果没有了解数学课程的规律,掌握充足的知识,也会出现疑难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学质量就不会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总之,课程中很多疑难问题都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关。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直观化教学方法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就是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大体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分为具象思维和逻辑性思维两种。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思维比较强,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定义理解起来非常吃力,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认识图形》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将肥皂、铅笔盒、纸巾盒、墨水、魔方、骰子、水瓶、可乐瓶、茶叶罐、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物件拿到教室中,放到讲台上,让学生清楚知道肥皂、铅笔盒、纸巾盒是长方体;墨水、魔方、骰子是正方体;水瓶、可乐瓶、茶叶罐是圆柱体;足球、篮球、乒乓球是球。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物件,能够更加轻松学习知识。

(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讲授新知识的教学资源,当前教学目标也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新讲授的知识相连,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调显示,在“图形与几何”板块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但是数学定义与生活中的定义又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应该提升利用学生的生活定义的素养,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理解数学定义。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性思维比较强,因此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解决课本内容中的疑难问题

1.整合教材知识

在新课程变革的背景下,课本已经不是权威,教师讲授的全部知识也不来源于课本。课本是灵活可变的,教师讲授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是也应该不断拓展教材以外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以往的教学观念,深入挖掘教材,灵活多样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安排酱菜的知识,解决“图形与几何”中的疑难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突破重难点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定义有很多都是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一致,教师应该从定义出发,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比如,在《图形的运动》中主要提到了对称和旋转两种运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本,看看课本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哪些图形是旋转的。树叶、蝴蝶、天安门是对称的;飞机、陀螺是旋转的。学生通过预习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可以清楚知道教师接下来讲授的问题。

“图形与几何”的板块中有很多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到吃力,教师可以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解决教材中的疑难问题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晓颖.关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解析[J].赤子(上中旬),2016(19):256.

[2]徐大莲.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错题类型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03):20.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