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2016-10-24刘秀禧
刘秀禧
摘 要: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双基”的提法扩展到了“四基”,增加了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和感受基本数学思想两个内容。把基本活动经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关键词: 基本活动经验 积累 操作 探究 拓展
“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两基”之一,“基本活动经验”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个问题,每个教师都面露难色。大家认为“经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引导?如何积累?笔者认为,不论是经验的引导,还是经验的积累,都需要通过多角度的数学操作活动实现,在操作和思考过程中不断感悟、内化、迁移,逐渐积淀下来形成经验。
一、经历实际操作,在体验中产生
史宁中教授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自身经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本活动经验即是如此,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感知与体验。只有充分经历,才能积淀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深刻理解新知。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在“经历”上下工夫,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等数学活动,获得初步理解;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现有理解水平梳理和分析;最后,实践运用,充分体验,“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就水到渠成,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很透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字的哪一种意思相关?
生(推测):周围、一圈儿、一周。
师:哦,根据你们的理解,谁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贴出树叶,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师:除了树叶,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和图形。这是一张桌子(课件出示),什么是它的周长呢?谁来指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是怎么指的?
师:好的,请同学们用手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给你的同桌看一看,指错的地方同桌要帮助他改正。
师:都指完了吗?指对了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起点要做个记号)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表面有周长,找出来,并指一指、说一说。(学生演示)
师:(如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为什么?
小结:看来,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平面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出来?试一试!
此环节笔者始终以“什么是周长”为核心,通过“猜一猜”、“摸一摸”、“找一找”等具体操作活动积累经验,引发学生自行操作、自我思考,让学生获得对周长的直接感受,明白“边线”的意义,明白“从起点开始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才是一周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图形与几何”中就有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果用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理解几何概念、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就能丰富学生认知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就能水到渠成。
二、深入研究探讨,在思考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有效数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些没有经历过程的几何图形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串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结论,更没有图形与几何活动经验可言。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在不断的“做”与“思考”中积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经验。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测量所需的数据,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用底乘高,有的学生用底和邻边相乘,结果同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到的面积却不一样。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笔者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告诉他们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到底哪个数据是正确的。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紧接着,笔者追问并质疑:“底×邻边”的方法为什么是错误的?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欲望。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如下图所示)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并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这让笔者欣喜不已。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要用活动,这种活动不是简单地对一个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而是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探索活动,是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做”数学。笔者紧扣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教学: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②为什么不是底×邻边?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探究知识,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对其来龙去脉及原理有深刻的认识,获得并积累探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