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高中政治教学的体现
2020-04-15刘洁
刘洁
摘 要:审美教育是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成为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果想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审美教育。教师在文中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美育;渗透途径
政治是高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了提升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便促使学生做到理实结合,提升学生政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使用优美语言,唤醒审美愿望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政治学习中涉及大量的文字,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遣词造句,让学生体会语言中蕴含的美感,从而对审美产生初步探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优美、生动、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让学生不仅能够对政治教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吸收,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感,领会到政治对于自己長远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够在政治知识中唤醒审美愿望。教师可以主动在讲解政治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古诗词、历史故事,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了能够做好课堂辅助工作,为学生输送更多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产生主动了解美、欣赏美的动力。
二、深入教学内容,体会政治之美
很多学生认为,政治教学的内容枯燥,与美似乎有着非常远的距离。实际上,每个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如果学生能够深入政治知识当中,就会感受到政治学科的美感,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尽量展示政治学科美好的一面,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政治之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审美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入手,感受政治和生活的关系,从政治知识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产生独特的政治审美体验。例如,在学习《美好生活的向导》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哲学和美好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可以解答学生的实际困惑。如对“自从进入高中,感觉学习压力特别大,因此经常产生自我怀疑,不知道这样努力的终点是哪里,又会给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可对学生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人生中的每一步都要做出不断的努力,并不是生活本来如此,而是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人,享受更美好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回想起柏拉图这句话,产生征服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前行的道路上感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哲学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哲学对于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审美意识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政治之美,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三、设计审美实践,提高鉴赏能力
新课程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感悟,从而在提高政治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提升政治学科基本素养的同时,实现鉴赏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虽然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比较认同,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但是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更缺乏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探究美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主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不断探究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探究水平,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加入审美方面的内容,如设计黑板报、手抄报、调查问卷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修养,使审美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加入审美实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对美进行更深层次的领悟和应用。
四、总结
美育能增长智力,提高观察力、分辨力、感受力、判断力,以及分析综合、抽象与具体等各种思维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美育对于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审美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实现审美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莹.美育.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复旦大学陈果课程案例的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3).
[2]周洪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的美育渗透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李爱菱.以美启真以美育人以美激趣———高中政治课审美教学的作用及实施[J].教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