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康复学专业师资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0-04-15杨洪荣李彦群

邯郸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康复技能实验

杨洪荣,李彦群

(邯郸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1]25-26,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则是发展特殊教育的核心。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扩展特殊师范专业范围。”同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培养规模,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2013年 3月教育部发布教高[2013]4号文件,决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育康复学专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年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教育康复学专业[2]75-77,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9所师范类本科院校开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尽管这9所高校中既有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双一流”高校,也有应用型独立学院,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不同,但由于教育康复学专业起步较晚,至今只有6年时间,对该专业师资培养的实践依然处于探索阶段[3]7-8,教育康复学依然面临着康复资源不足、康复人才匮乏、康复技能不高、实践缺乏统一标准等现实困[4]12-14。本文以独立学院教育康复学专业师资培养的实践为例,探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的途径。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康复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应用型大学,提升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促进专业集群建设为主导,坚持产出导向原则(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按照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能力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修订完善教育康复学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流程如图1)。

图1 OB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师资培养流程图

(一)培养方案的形成

通过研究分析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内涵与外延、市场对教育康复人才的具体需求,走访调查了用人单位对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而确定了专业的核心能力,构建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实训课程等系列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确定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按照师范专业标准、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教育康复学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师资毕业5年左右达到的培养目标表述为: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爱家爱他人、感恩包容会做人,专业思想牢固、教师教育及教育康复理论知识扎实;教育及康复技能娴熟,科研创新能力强,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部、儿童康复机构、民政福利院、社区、医院康复科室等部门胜任低龄特殊儿童的听力、言语、语言、认知和运动等能力的评估康复训练工作的应用型卓越教师。

在此基础上确定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人教育观念,主要学习教师教育、教育康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师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师教育、儿童教育康复的基本能力。

二、做好课程体系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

(一)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本着培养教育康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牢固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应用等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教育康复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和康复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

表1 教育康复学学时、学分分配表

教育康复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综合实践与素质拓展3个平台,课程系列由思想政治系列、公共基础系列、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系列、学科专业基础系列、专业系列、教师教育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素质拓展系列7个系列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学分比例为31.1%,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学分比例为50.2%,综合实践与素质拓展平台学分比例为18.7%。

通识教育平台中思想政治系列课程9门,公共基础系列7门,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系列11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师范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备教育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支持。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中,学科专业基础课为5门,为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专业系列为20门(含选修课),涵盖特殊儿童听觉、言语、语言、认知、运动、情绪行为、学习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教育康复评估、训练的内容;专业方向课程分为脑瘫儿童教育、听障儿童教育两个方向,兼顾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设定修学分下线,鼓励学生多修学分。教师教育平台课程10门,满足学生胜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技能和沟通手段的需求。开设艺术选修课,提高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部课程中选修课品位高,授课质量好,能体现文理渗透,体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教育的办学理念。

综合实践与素质拓展平台的课程充分考虑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见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发展。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以岗位倒推为依据,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由全面到分方向,层次分明、衔接合理、方向特色突出,为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

(二)搞好课程内涵建设

教育康复学专业创办以来,一直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育康复学专业教师先后进行了《“教育康复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特殊教育专业实习实训案例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项目的研究,制定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特殊教育专业自主学习的方案,并在教研室进行推广。教育康复学专业教师结合综合改革项目,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并且修改完善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有效促进了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建设。

2.充分利用好开放学习资源平台,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的开发

691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合并结石的处理 陈耀武,周 青,孟 军,曾 志,杨 波,王 原,舒 畅,朱云海

开放办学,充分发挥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上网选修《手语基础——跟着聋人学手语》(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孟繁玲主讲)等国内知名专家开设的有关教育康复类网络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借助于学院超星平台,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建设,已开设《个别化教育与教学》《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等课程网络课程,对学生开放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教学录像等网络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有利条件。

(三)实施有效教学

1.改革教学方法

教育康复学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到每一门课,如何实施自主学习,教育康复学专业教师都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部分教师通过综合改革项目研究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制定了课程自主学习计划。教研室多次进行自主学习研讨。由自主学习的研讨也带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成为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讲授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康复学专业拥有自己的儿童教育康复中心,专业教师把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放到康复中心进行,或者理论讲授完之后,要求学生到康复中心实训或见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理论、实践形成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建立教育康复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

为适应特殊儿童类型增多、程度加重的新常态下对教育康复师资的新要求,提高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通过深入国内知名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如河北省儿童康复指导中心、上海小小虎幼稚园、天津市东丽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实习点实习,制作了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康复案例,逐步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教育教学康复需要的、对象儿童残疾类型多样、课程多种、年级不同的小型案例库。架起了教育康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便于在校大学生熟悉教育康复教学的过程,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3.重视过程化考核,进行考试改革

近几年来,教育康复学专业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N+2”考试模式为指导,探索教育康复学专业课程在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设计、监控实施以及效果评价。改变过去“一张考卷”考核方式,将卷面考试与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考察相结合。所有专业课程采用了过程化考核。

利用教研活动对学业成绩考核统一要求,对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论证。对不同课程“N”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选择相应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如学科基础课的“N”的内容可包括作业、章节总结、调研报告、小论文、小组讨论、单元测验;技能性课程“N”的内容可包括实验操作、训练方案等等,并将这些内容写进了考核标准。

建立学科基础课程试卷库,实行教考分离。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强化能力考核,突出应用,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部分课程尝试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与统计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通过考试改革,实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使得任课教师在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时能够在统整框架下根据教学实现情况制定自主方案,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推动学生注重学习的每个环节,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并及时检验自己对不同类型内容的掌握情况,形成了专业特色。

三、重视实验实训实习工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专业实验实训室,为实践技能提高提供模拟训练场所

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中残联、财政部支持的特殊教育专项建设资金5000万元,目前建有实验实训中心,围绕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技能学习和训练、师生的教科研建设了13个实验实训室,其中8个实验实训室主要针对特殊儿童的评估与各项教育康复技能的模拟训练。

(二)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项目范围及覆盖面广

实验实训项目层次化开展。一是实验项目层次化。按照实验项目类型和要求,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层次,基础实验在校内专业实验室完成,主要包括演示和验证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基础认知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实验在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对口行业企业完成,主要包括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跨专业综合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对多门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拓宽,形成专业的系统框架;创新实验在校内或行业完成,主要包括开放实验项目、自主实验项目、科研课题项目、个案研究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二是实训内容层次化。实行专业技能等级考核,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如艺术类课程。

(三)遴选实习实训基地,为实践技能提高提供真实训练场所

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康复学专业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第6学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活动。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教育与康复能力,除了独立学院儿童教育康复中心这个校内实践基地外,结合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遴选了18个实习基地,分别对接学生不同教育康复能力进行锻炼。

(四)充分发挥省级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提高学生教育康复技能

按照高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特教学校、康复机构(School)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机制,加强师范生教育康复技能。依托现有的省级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协同单位的优势特殊教育资源,遴选部分优秀教育康复学本科生开展“特殊教育卓越师资培养计划”,创建“1+2+1+0.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在“1+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再用累计两个月(寒、暑假期)的时间进行“师德师风”“特殊教育理论前沿”“教学技能”“康复技能”等4个模块内容的培训。已有部分学生通过考核,取得自闭症VB-MAPP语言评估资质证书,通过国家助听器验配师(四级)资格考试,通过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的言语康复师的培训及考核。

四、问题与挑战

教育康复学专业自创办至今,仅仅有6年的时间,在师资培养的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处理教育和康复之间的关系?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各门专业课程如何实现量化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活动?诸如此类问题与挑战,迫切需要教育康复学领域同仁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康复技能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做个怪怪长实验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