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辽王朝四时捺钵述略
2020-04-14杨淑敏
杨淑敏
摘要:契丹辽王朝的捺钵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颇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项政治制度。它是以辽代统治者为中心、以狩猎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巡守制度和游幸活动。它既是契丹民族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又是辽国统治集团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二百余年盛行不衰。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元、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捺钵;游猎;政治制度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草原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四世纪就从鲜卑族群中分离出来,逐渐占据了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大片土地。这里地处温带,气候干旱,冬冷夏凉,契丹人基于游牧射猎的需要,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迁徙。契丹建国以后,在传统游牧生活和狩猎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政治制度—四时捺钵制度。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译成汉语为“行营”“行在”“行宫”。《辽史·营卫志上》载:“有辽始大,设置尤密。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分镇边圉,谓之部族。”宋人著书有云:“北人谓住坐处曰纳钵,四时皆然,如春纳钵是也。”
一、捺钵活动的主要内容
辽朝捺钵制度一年分为春水、秋山、纳凉、坐冬四个阶段,因此又被习惯称为春夏秋冬四时捺钵。辽朝皇帝四季都会驻扎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活动。关于四时捺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辽史》都有详尽的记载。
(一)春捺钵
春捺钵叫“春水”,春水既是指春捺钵所临之水,同时又是春捺钵的代称。在长期的捺钵生涯中,契丹皇帝所临之春水,难以计数,景宗和圣宗之际,主要在长泺、延芳淀、鸳鸯泺,兴宗及其以后诸帝,主要在鸭子河泺、鱼儿泺、长春河及鸳鸯泺。春捺钵的主要活动是凿冰钓鱼、捕天鹅和猎杀大雁。《辽史·营卫志中》记载:“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除了钓鱼、捕鹅外,春捺钵还有一项活动就是接受女真等属国、属部酋长的朝觐。
(二)夏捺钵
辽代夏捺钵主要有两个地点,一处在永安山,一处在炭山。由于永安山一带有辽朝的祖陵、怀陵和庆陵,故辽代帝王多奔于永安山,一来拜谒祖宗陵寝,二来避暑消夏。由于辽前期向南用兵与宋战事频仍,辽朝帝后经常坐镇南京指挥战事,故清暑之地多选在炭山。永安山原名缅山,圣宗后期,南北息兵,天下承平,圣宗每年都到此避暑。兴宗朝和道宗朝清暑之地也多在永安山、黑山一带。夏捺钵的主要活动是避暑纳凉、暇日游猎。另外,夏捺钵还有告庙、谒庙、举行丧葬仪式、祭山、射柳等活动。夏捺钵期间,要举行军政会议,契丹北面官系统的大小臣僚及部分南面官要随驾扈从,与辽朝皇帝筹谋军政大事。此外,辽帝还经常在夏捺钵行宫接见日本、高丽、西夏、北宋等国使节。
(三)秋捺钵
秋捺钵之地通称秋山,秋捺钵活动被称为“如秋山”。秋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山名,而是辽庆州一带的群山,有黑山、赤山、馒头山等。每年八月中旬,皇帝从上京出发,沿沙里河或乌尔吉沐沦河行进,到达吐儿山、黑山一带,在此射鹿、猎虎。
(四)冬捺钵
冬捺钵的地点比较固定,通常设在广平淀。据傅乐焕先生考证,广平淀在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合流之处的冲积平原上,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其地饶沙,冬月稍暖,牙帐多于此处坐冬。冬捺钵的时间少则两三月,多则四个月,是四时捺钵中皇帝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其活动主要有三项:一是校猎讲武,训练军队;二是与南北大臣会议国事;三是接受宋朝及诸国礼贡。
二、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要素
(一)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辽国地处北方中高纬度区域,西与蒙古高原相连,东抵大兴安岭山脉,北至呼伦贝尔草原,南邻努鲁儿虎山和七老图山。疆域广大,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高山、丘陵广布,在气候学上属于温带、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日温差较大,冬季寒冷而漫长,多风、多沙,夏季温暖湿润,秋季短促,四季分明。《辽史》有云:“辽地半沙碛,三时多寒。”“并、营以北,劲风多寒,随阳迁徙,岁无宁居,旷土万里。”鉴于此,契丹民族采用轮牧、转场的生活方式,随着季节的更迭和牧草荣枯合理地放牧,最大化地利用草场。《辽史》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二)传统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项制度的产生跟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契丹民族“以畜牧射猎为业,犹汉人之劭农,生生之资于是乎出”。契丹社会初期,狩猎活动是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经济逐渐取代渔猎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契丹建国以后,农业生产也在契丹地区发展起来,传统的渔猎经济地位逐渐下降,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到了辽朝中叶,渔猎退化成统治者在处理国事之余的娱乐活动,成了满足享乐需求的手段,而游牧经济成为契丹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形式,这也为捺钵活动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三)保持民族尚武精神的需要
契丹民族的骑射能力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锻炼出来的,骑射技艺是不可缺少的谋生手段。在广阔无垠的大漠草原上,人们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必须依靠一定的习惯来形成有组织的移动。《辽史·食货志上》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驰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浊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捺钵中的围猎,既可以训练人们相互配合的意识,也锻炼了组织者的指挥能力,很好地保持了民族的战斗性。辽太宗在一次秋猎中说:“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练习武事也。”这也是契丹“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以畋渔为生。无日不营,无在不卫。立国规模,莫重于此”的真实写照。辽帝秋山,动辄成百上千人进行大规模的围猎,这种围猎活动不啻为战术模拟演习,既锻炼了契丹战士单兵种近距离作战的能力,也培养和保持了契丹民族强劲的武风,对契丹国家崇尚武备有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娴于射猎,所以长于战斗,其军事潜力为中原民族所不及。
(四)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需要
辽朝建国以后,虽然建立了五京、四楼等城郭,但统治阶层却不定居在城郭里,而是根据季节变换进行迁徙。四时捺钵表面上是统治阶层耽于享乐,实际是巩固自身统治的政治活动。《辽史·营卫志》载:“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届时,举行南北臣僚会议,处理境内军国大政,任免官吏,颁布诏令,并接见回鹘、阻卜、女真等往来使节。另外,还要进行告庙、谒庙、祭山、射柳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对境内属民加以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浩浩荡荡的巡狩队伍对周边少数部族也起到了震慑作用。由于大批随行人员衣食住行的需要,促使了民间市场的设立,客观上也带动了捺钵地区经济的发展。辽圣宗在统和年间还任命官员充当“行宫市场巡检使”,以规范捺钵地区市场的经济秩序。
三、结语
捺钵制度作为辽代的重要行营文化,是契丹辽王朝时期季节性、游动性的游牧生活方式的反映,后来这种生活方式被直接引入契丹辽王朝的政治文化当中,成为当时所要恪守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在辽代二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辽代皇帝并没有放弃原有游牧社会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完全照搬中原的政治体制,而是采取二元并存的政治制度,施政中心不在皇都,而在“四时捺钵”驻跸地,这便形成了“捺钵”与皇都并存的两元政体制度。它对巩固契丹王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庞元英.文昌杂录·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3]傅樂焕.辽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