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戈返日

2020-04-14王雪秦欣欣

收藏与投资 2020年11期

王雪 秦欣欣

摘要:铜戈是华夏先民创造的独特兵器,在先秦时期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三代武库之主宰”。其演变发展重点在于寻找最实用的戈头,有胡戈、内上开刃等铜戈的进化演变更是蕴含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巧思,铜戈的演进也就此达到高峰。

关键词:西周;铜戈;援;形制

铜戈是华夏先民创造的独特兵器,在先秦时期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三代武库之主宰”。戈头是戈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援、内、阑、胡四部分组成。援,即平出的刀刃,一般呈长条形,部分为宽短的三角形,用于勾啄。内,位于援的后部,一般呈片状,部分前段为管銎,用来安装柲。片状内有曲、直之分,嵌入木柲并横出柲后,将戈头固定于柲端。銎内有长、短之别,以木柲贯入銎孔,固定戈头。内上有穿绳缚柄的孔,即“穿”,用于加固戈头。阑,指在援和内的连接处,上下两侧凸起的部分。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上阑、下阑和侧阑。阑的作用在于防止援啄击敌人用力过猛而后陷。胡,指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部分,胡上一般有缚绳用的穿孔,即“穿”。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克商,成为天下共主,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分封制。以陕西关中至河南洛阳为中心,成为周王室的京畿之地,这一时期的新乡地区地处中原要地,以鄘国、卫国、凡国、胙国、共国为主,这些诸侯国国君多为周天子近亲,血脉尊贵,爵位显著,足以彰显新乡地区的重要性,本文特选取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周代铜戈10件进行介绍,以展示中国古代兵器的辉煌与匠人的巧思。

一、西周铜戈

经过商代的实战摸索,曾经流行的某些铜戈形制在西周已很少出现,直内无胡戈和直内有胡戈在这一时期最为常见。西周铜戈虽然在形制上的创新不多,但是在剔除商代不实用的形制后稳步发展。末期长胡多穿戈的出现,更是奠定了西周之后戈的发展方向。

西周鸟纹曲内铜戈(图1),长22.4厘米,宽5.6厘米,重80克。长条形援,援中间有一条突起的中脊,援锋尖锐,援体对称,无阑,方折形内尾,作简化鸟纹状,内尾两刺外突,内上纹饰粗糙不见。该型铜戈整体轻薄,从器型质地及纹饰可以推断此铜戈为明器。

西周短胡一穿直内铜戈(图2),长21.8厘米,宽8.7厘米,重145克。长条形援,援上刃有轻微弧度,下刃较为平直,援中部起脊,前锋完整。短胡,胡上有一长方形穿,上下出阑。长方形直内,内上缘、下缘较为平整,后缘角处有小块残缺。

西周短胡二穿直内铜戈(图3),长23厘米,宽10厘米,重280克。长条形援,援体较窄,援上下刃平直无弧度,援锋尖锐。短胡,胡上有两长方形穿,胡上开刃,钩杀能力强,上下出阑,且有侧阑突出。直内,位于援中部,近似长方形,内上缘、下缘略微呈流线型。铜戈通体素面无纹饰。

西周中胡二穿直内铜戈(图4),长22厘米,宽10厘米,重189克。長条形援,援较窄,援锋圆顿,援后部有短胡,胡上有两长方形穿,锋刃锋利,上下出阑。直内,内上缘与援上刃相连,内上缘、下缘呈流线型,后缘有弧度,内右下角有一块残缺。

二、东周铜戈

东周早期的铜戈在继承西周晚期铜戈的基础上,以中胡二穿和长胡三穿为主,这也是铜戈成熟的标志。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东周时期的戈头也没有停止发展,加长戈胡、内上开刃使得东周与前代相比,其形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春秋长胡三穿直内铜戈(图5),品相良好,是国家二级文物。戈通长19.8厘米,宽11厘米,厚0.75厘米,长宽比值为1.8。援部较短,比内稍长,无脊,援上有一穿,长胡,胡上有两长方形穿,无上阑,下阑较长,且于援后部、胡上突起。直内,呈长方形,内上有一方形孔,内上缘平整,下缘缺块,后缘有明显弧度,可能是磨损所致。

春秋中胡三穿直内铜戈(图6),长14.9厘米,宽9厘米,重86克。援部宽短,援锋圆顿,援中部起脊,援上下不对称,上部宽于下部,援后部有一缺口,推测应为一穿。中胡,胡上有两长方形穿,上下无阑。直内,近长方形,内较宽,基本与援同宽,内上有一长方形穿。

战国长胡三穿直内铜戈(图7),长21.4厘米,宽10.4厘米,重254克。长条形援,胡线型尖锋,援上扬、较短,援上后部有一圆形穿,中胡,胡上有两长方细条型穿,无上下阑,侧阑部凸起,与胡呈立体三角形,长方形直内,无刃,内上有一穿,内右下部有一缺口。

战国长胡二穿直内铜戈(图8),戈体纹饰精美,较为少见,戈体通长24.7厘米,通宽12.7厘米,厚0.5厘米,重298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铜戈整体呈土锈色,援体上饰有几何纹饰,纹饰以中脊为界,上半部为方形回纹,下半部为长方形回纹。上阑突出,无下阑,胡部较长,胡上有两长方形穿,直内,呈不规则图形,内上饰有兽面纹,线条流畅,给人以狞厉之感。

战国长胡三穿直内铜戈(图9),长19.5厘米,宽9.6厘米,重170克。长条形窄援,援弧度明显,援中部较细,弧线形锋,援后部有一穿孔。中胡,胡上有两长方形穿,无上阑,有下阑,直内,内上有一圆形穿,内后缘为弧形。

战国长胡四穿直内铜戈(图10),通长29.8厘米,通宽13.3厘米,重236克,国家二级文物。细线条流型援,锋尖,援上扬,外侧略呈弧形,援下刃呈曲弧刃,援上无脊,有一穿。胡上有三穿,无上阑,下阑突出,整个阑部突起。直长内,呈长梯形,内上有一长方形孔。长内上扬,三缘设刃,下缘有缺块,上缘和后缘处形成折线尖角,锋利异常。

三、周代铜戈的发展与演变

西周中原地区的铜戈在继承商代铜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对商代铜戈形制进行了创新和改良,强化了铜戈作为兵器的实用性。

西周早中期,可以看作铜戈的转型时期,新增了曲内有胡戈,但数量很少,内无胡戈、曲内无胡戈、短銎无胡戈、短銎有胡戈等大量减少,直内有胡戈数量增加并流行。直内有胡戈形制前锋圆钝,戈援上扬,多有上阑,短胡。这一变化体现的是铜戈主体功能由啄击向勾割的拓展。

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铜戈的形制基本定型,仅存直内有胡戈,其余形制的铜戈在中原地区已基本消亡。直内有胡戈的形制也已基本定型,即援身宽厚且明显上扬,三角形锋,援本上端以穿代上阑,多中胡二穿。前锋、援刃、胡刃的啄击、砍劈、勾割功能并重,杀伤力显著提高。

春秋晚期至战国末期为铜戈的成熟时期,仍以直内有胡戈为主,援身趋于窄瘦,弧度也更大,流线型锋,胡部较窄,中胡居多,内较长或上翘,并出现了内上开刃的情况,在原有啄击、砍劈、勾割的基础上更增加了戈的杀伤力,此种形制也代表了铜戈演进的高峰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