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罗地亚汉语教学的发展和管理

2020-04-14刘浦

各界·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汉学汉语教学管理

刘浦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全世界汉语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汉语教学的管理也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将高等教育管理有效地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应用中,其中包括教学管理、外事管理、跨文化管理,并针对不同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达到依靠管理促进教学,通过教学促进管理模式不断升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汉学;汉语教学;发展;管理

一、克罗地亚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克罗地亚汉语教学机构主要为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及其在各个城市的教学点。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2年,成立六年以来,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汉语学习学生数目都变得越来越庞大。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克罗地亚的汉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机构及师资队伍

从2012年成立至今,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的数目以及开设汉语课堂的城市数目都有了极大地提高。汉语教学点的数目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如今的34个,汉语课堂开设城市从最初的1个增加到如今的八个,极大地扩展了汉语的学习范围和影响。

下列图表二为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2012年——2018年每年汉语在学学生人数变化:

从图表直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12年至18年,短短的六年,汉语在学学生人数从最初的200人飙升到如今的2600人,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足以见得汉语学习在这里的火热程度。除了汉语学习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更多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国家汉办每年都增派了汉语教师到克罗地亚进行汉语教学,下图表二直观的展示了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2012年——2018年汉语教师队伍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知识需求的汉语学习学生的要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针对不同的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汉语课程,其中包括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商务汉语,旅游汉语,中国厨艺,中国围棋,中国书法,太极拳等丰富课程,下列图表四将给出详细的展示:

(三)汉学家对汉语教学的建议

1.汉语教学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克罗地亚汉学家依兰提出汉语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汉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受教育需求等等决定了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灵活变通,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斷地去调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2.汉语教学要重互动,不能单纯介绍。汉学家依兰认为,对欧洲人的汉语教学应深入浅出,其中的语法教学,内容应是教学语法,而不是专家语法;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特别是使用PPT,能有效增强视觉刺激效果,帮助学生领悟,提高理解能力;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依兰还专门提出学科教学论的本性,即“教学论从学术性知识出发,将其转化为教师要教授的知识,进而到已传授的知识,再到学生获取到的知识,最后归属于学生自己的运用知识。”“互动”是关键,不可能是单纯的介绍,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做的是无用功。

3.汉语教学应该兼容并蓄。作为汉学家,依兰首先是欧洲的汉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依兰认为欧洲人的第一语言和汉语关系较为疏远,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族,她深切地感觉到欧洲人对汉字的敏感程度并不高。深谙中国语言文化精髓的依兰认为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应该要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不断地去挖掘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在对症下药的时候要考虑的是欧洲学生的学习特点而非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地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教材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步。

二、克罗地亚高等教育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汉语学习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如何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以保证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汉语,形成汉语教育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是孔子学院汉语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章节将围绕克罗地亚汉语学习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讨论。

1.教学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首先,从教学目标看,汉语教师应致力于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其次,从教学的主体看,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而且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信仰、教育背景。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跨文化教学,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和谐的进行。第三,从教学内容看,对外汉语教学虽然教的内容是汉语,难度一般跟中小学语文差不多,但是,国外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学习要求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非连续性等特点决定其教学管理不能照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管理模式。第四,从教学方法看,中国人普遍认可的“勤学苦练”的学习方式,很多外国学生都不认可,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抄写、背课文之类的作业很反感, 他们多数人喜欢快乐学习、探索式学习。如果我们一味按中国人的办法来教外国学生,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

2.教学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管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围绕这个目标,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在近六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探寻教学活动、革新管理手段,为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作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1)更新汉语教师教学的服务意识。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信息传播主体与接受者的关系,更是教育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我们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从学生成才、适应国际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大目标出发,深入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生源,不断发展。”(2)更新汉语教师教学的研究意识。对外汉语教学既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原有的经验主要在精英教学方面,不适应目前汉语学习规模不断扩大、学习要求多样化等新形势。新形势下,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到教学的运转等,都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直接套用,需要一线管理人员和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措施。(3)更新汉语教师教学的国际意识。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国,其文化习俗、教育背景、学习习惯等都不相同。我们应该有国际意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文化习俗,不厚此薄彼。正如上文所述,在汉语教学管理中,除了不断更新和提高汉语教师的服务意识,研究意识,国际意识之外,我们还应该更加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坚持“精讲多练”“重点反复”“实操为主”的教学宗旨和教学模式。我们特别强调,在师生关系方面,学生是中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手;在学习模式方面,突出启发式和研讨式;在学习评价方面,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组织教师讨论和反思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二)外事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外事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比较强的工作,在建立规章制度时候我们要加大政策性的支持,这样可以让外事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要求化更加规范。我们在进行外事管理工作的时候要秉承一个原则,叫做“外事工作无小事”。因为外事工作涉及到一个孔院的形象风貌,因此,我们参加外事工作的教师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素质,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原则问题上要做到绝不含糊。我们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对待,坚持自律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外事工作的效率。

(三)跨文化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主体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学生,由于其背景的复杂性,更加体现了跨文化管理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1.在汉语教学实践中影响跨文化管理的因素。由于影响汉语教学跨文化管理的因素是由于文化差异特征体现的,而文化差异是不可穷尽的。在此我们只能列举一些主要的因素:(1)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语言的差异会引起对文化的误解。(2)不同文化背景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影响跨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思维模式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性,同时又是很难捕捉的。几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经历了同一个事件,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处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3)不同国家的政治倾向不同,极大地影响了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体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这使得“交叉文化”管理變得更复杂。(4)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影响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宗教信仰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特质,是民族文化一种重要形式的体现。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注重他们宗教信仰对饮食上的要求,在请他们吃饭、出席派对时都要认真考虑对食品安排的问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冒犯他们宗教的禁忌。

2.在汉语教学实践中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真正做好跨文化管理,必须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整合不同文化优质于一个管理体系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管理模式。(1)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性和思维方式。要做好跨文化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了解我们的教学主体,并对他们的不同文化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行不同文化的对比,找出不同文化特征,掌握各文化之间的共性及差异。以便在跨文化管理中,针对不同的民族人士,采取不同的方式,发挥不同文化的长处,这将有利于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推进文化融合,继而达到合理、高效管理的效果。(2)在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管理工作中,要提倡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认识”文化差异是理解异文化的实质。更重要的是应将尊重并理解,作为跨文化沟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找到各文化间共同点,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各文化都能接受的、高效的汉语教学跨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3)提倡对异文化的包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 同时也要包容其他文化,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倡议一种各文化平等的理念,即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不能说明文化的优劣,不能用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去评判他文化。各个不同文化之间应该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和互相包容理解的。

三、总结

本篇论文通过阐述克罗地亚汉学与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将高等教育管理有效的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应用中,其中包括教学管理、外事管理、跨文化管理,并针对不同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达到依靠管理促进教学,通过教学促进管理模式不断升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克罗地亚的汉学与汉语教学虽然发展势头很猛,但依然处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主题,会使得本篇论文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见翟汛,萧素秋.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和展望[M].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2003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C].香港:汉学出版社,2003.

[2]郑向荣.对当前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8).

[3]张蓓.新时期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素质刍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3):3-5.

[4]荣毅钟.新时期高校外事管理工作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0-11.

猜你喜欢

汉学汉语教学管理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评阎国栋教授《俄国汉学史》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