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的探析
2020-04-14杨满康
杨满康
摘要:本文在研究基层组织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的意义、目的和任务基础上,探讨基层组织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的问题与原因,针对性制定脱贫攻坚的途径与策略。目前,基层组织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组织观念意识薄弱、缺少扶贫能力与策略。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突出领导者的作用,建立基层组织核心带头人,强化基层组织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产业经济知识的相关培训。以实事求是为基准,实现基层党组织从三个方面引领人口由贫困走向富裕:政治、产业发展、政策服务。
关键词:党建;基层组织;脱贫
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是从严治党是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二是党的本质与组织结构所确定的。各项事业都处于党的领导,基层组织是顺利实施各项政策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基层组织承载着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选题的意义
党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在扶贫工作道路上,不断调整扶贫路线与政策,由救助式扶贫往开发式扶贫,再由开发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以社会实际和国情为基础,探索正确的扶贫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农村贫困人数急剧减少,区域富裕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贫困地区的生活和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善,扶贫取得历史性的进展,助力全球的减贫工作。
1949至1985年期间,国家通过救助式的扶贫政策与经济改革,将贫困人数从2.5亿降低至1.25亿,贫困水平由31%降至15%。自1985年后,我国开始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鄉差距不断拉大,国家为了进一步降低贫困水平,开始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政策,即“87扶贫攻坚计划”与“中国农村扶贫纲要”。根据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贫困人数的绝对值9900万,与1985年相比,贫困率已经下降至10%。开发式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国家开始由开发式扶贫转入精准扶贫。2013年至今,贫困人数累计减少8240万人,与2012年相比,贫困率下降至1.7%,扶贫事业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
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现阶段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的研析来为基层党组织引领精准扶贫构建基础。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帮助基层党组织树立
“五大发展理念”开展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策略支撑。党建活动主要是为实现精准扶贫提供基础,“精准识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对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二、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
(一)精准扶贫的定义研究
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在于“精准”,也是完成扶贫工作的关键。从点、线、面的面对面帮扶,因地制宜,因利势导,使得面对面的帮扶工作真正发挥效果,且能够延续。从最初的扶贫工作发展至精准扶贫,已经由单纯的区域性扶贫发展成为更细致、更高效的贫困户扶贫。精准扶贫是由外及里,是辩证法的统一。自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与指导方法应运而生。扶贫工作已经由单纯的经济扶持转变为教育、医疗、养老等全方位的扶持,最终达成贫困户衣食无忧,教育、医疗和养老有保障的目标。以此目标为标准,实现全方位的区域覆盖。精准扶贫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贫困户的识别,设立识别标准后,建立数据资料收集中心,完成信息采集工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扶贫措施。这种方式是以访问的基础上实现的,可以最大限度根据贫困原因制定相应策略与战略。
(二)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原因探究
大水漫灌式扶贫工作带来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扶贫对象的人数设定、扶贫范围以及“等、要、靠”的落后思维的工作困扰。单纯经济扶持以及扶持基金有限是目前扶贫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区域经济不平衡引发的农村人口流动、信息缺失与人性弱点、结构性贫困等。精准扶贫遇到的难题就是贫困户识别机制与现阶段的农村治理机制。以主观去核定贫困人口、贫困区导致的后果是无法平衡扶贫工作带来的利益与矛盾。农村基层存在的真正贫困人数只有村级管理干部最熟悉情况。
(三)落实好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为了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战略,必须制定有效的精准扶贫策略。从政府工作层面分析,要开展贫困工作调查,对贫困材料按树形实施分类管理,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与制定帮扶机制。从技术层面分析,完善国家扶贫开发系统,将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录入实行核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数据中心的建立不仅仅有利于决策,更是可以根据数据反馈信息制定相应扶贫政策。从经济层面分析,发展特色农业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方向。常规扶贫工作要往科技扶贫方向转变,科技兴农是一项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农业是稳定农村的根本,科技兴农是正确的扶贫轨道。但是以现阶段农村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条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虽然有国家的政策支撑,但是城市的虹吸效应加大农村吸引人才的难度。
(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心思想是
“脱贫”二字。脱贫原因、怎样脱贫、脱贫成果的保障三个方面建立理论与实践经验,要完成“两个确保”的目标,“衣食不愁,养老、教育、医疗”是基础保障,“六个精准”是国家扶贫工作的策略,理论与实践方面主要是“五个一批”与“六个坚持”,主要是从途径上探析脱贫的道路,将“贫困户的认定”“扶持工作谁负责”“扶持的政策与方案”“如何判断扶持成果”等重要问题论述清楚,将脱贫攻坚站的战斗目标、战略方针、组织工作、制度保障等方面,形成价值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并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等方方面面,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
三、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充分依靠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脱贫攻坚以来,虽然取得很多的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一)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核心意识不强
现阶段,在农村治理机制下,基层干部之间互相
“推诿”的现象层出,没有核心意识,缺乏领导责任。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未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农村自治机制、经济方式与政权组织结构不匹配,组织结构与政权治理往往发生错位、缺位与越位。
1.基层党组织机制运行不畅导致扶贫工作责任落实不清晰。少数基层党员的干部精准扶贫的意识薄弱。俗话说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易得,大将难求”也是一个道理。精准扶贫团队的领导者要具备很强的引领作用,才能在其核心引领作用下攻克难题,将党中央赋予的精准扶贫任务完成。
2.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人员文化素养与能力有待提升。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党建活动的核心内容。要让团队领导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与上级会议精神相结合,强化党建的引力作用,把精准扶贫的任务顺利完成。因此,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强化领导意识刻不容缓。
3.引领精准扶贫核心意识淡薄。作为一个合格党员的前提是入党动机单纯,基层组织党员基本服务于当地,如果动机不纯,在面对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家族利益之间的选择时,会更倾向于个人或者家族。党中央部署的打黑除恶专项活动就是看到农村基层角落暴露的问题,这项行动就是为精准扶贫任务扫清障碍。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将党建的作用提高到更深的层次。黨建要更注重培养的党员的引领意识。目前脱贫攻坚啃的都是硬骨头,在发动群众力量的同时,遵循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与扶贫政策的原则上,在思想、行为保持统一,不能在思想上执行,在行为上与政策违背。
(二)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能力不强
1.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战略的真正落实者。组织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这一战略的实施效果,是党作为执政党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党员都是精准扶贫一线工作的战斗力,党员的整体表现是党执政效果的重要表现。党从成立的那天起,服务群众就是其本质要求之一,精准扶贫工作就是检验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关键。
2.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确实存在问题。村委会成员是由村民选取产生,选举会受到投票人数的影响(家族系影响)。家族人口多,胜选的可能性就高,在扶贫工作或者其他利益方面可能会优先家族或者亲朋好友,对于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就会大打折扣。农村基层党建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制定的措施也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工作检查而制作书面资料,政策的落实大打折扣。
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薪水收入已经不能留住劳动力,直接的后果就是基层党组织缺乏高素质人才,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村干部低学历、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开展精准扶贫的短板。村级组织机构的运转经费完全依靠财政补贴,对精准扶贫任务的支撑力不足。贫困地区的村子,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三)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策略不足
1.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决定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果。摆脱贫困,内生动力是极其重要的。少数贫困户还停留在“等、要、靠”的思想境界,部分党组织成员面对这样的情况产生畏难情绪,直接放弃扶贫工作或者采取不理会的态度,还有一些干部想完成扶贫工作却束手无策。
2.扶贫工作中畏首畏尾的情况不在少数。一是,人情世故的牵绊。党组织成员多数来自于村民选举,为了维持关系,在扶贫工作中,优先亲友的现象较多;二是党组织成员在扶贫工作中,为自身谋取利益,直接减弱党组织在群众的权威与执行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村干部的信访越来越多,很多举报一经查实,都属于实际情况。精准扶贫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如果基层党组织成员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势必影响精准扶贫战略的执行效果。
3.思想扶贫就越发显得重要。扶人先扶志,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任务攻坚阶段,思想扶贫就越发显得重要。虽然思想扶贫见效慢,成本高,但是其意义深远,从根源上铲除贫困落后的根,实现贫困户“造血式”摆脱贫困。思想境界的提高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现阶段,农村问题的根源多数来自于农村的心理需求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4.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更是一个政治任务。对于党组织成员来说必须全力以赴去完成。党组织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以身示范,积极投身扶贫工作。扶贫工作难度高,任务重是事实,作为党员应该迎难而上。要配合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其带领村民致富提供保障。通过引进特色农业项目,党组织要发挥好带头人的作用,搞好组织建设能力。
四、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
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制约工作进展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追根溯源越发急迫。经研究发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结构不科学;工作机制不健全。凝聚力不足,就无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难题,组织结构不科学,造成人才缺位,造成扶贫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更是导致责任主体无法落实,工作混乱,相互推诿。
(一)农村少数基层党组织成员思想政治觉悟不高
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觉悟不高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管理能力不足。在社会的不良风气面前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怕得罪本土亲友影响自身的选举,使得党组织领导人对村务管理松懈。另一个方面是工作能力较弱。处理村民纠纷不能得心应手,处理关系不能秉公处理,激化群众矛盾,影响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第三方面则是小农思想的狭隘表现。在个人、集体以及组织利益选择面前,不能正确处理。农村政治生态环境堪忧,宗族势力与派别的长期争斗引发群众矛盾。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村委干部明争暗斗,其他工作人员被迫选边站。二是管理制度缺乏监督机制,个人权利边界无限定,独裁氛围浓郁,工作推进缓慢。三是处理事情互相推诿,村民根本利益难以保障。
(二)基层党组织经济建设能力弱
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村民富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素质能力高的党组织能引领人民群众积极生产,但是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经济水平有限无法捕捉到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村集体经济找不到合适的致富带头人。目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当带头人只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者家族的利益,并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国家为了让农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将大量资源投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相关配套设施。由于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建设能力弱,基础工程不能为群众带来经济利益或者疏于管理浪费资金。基层党组织领导者队伍的能力建设、素质提升目前需要重视起来。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符合群众的期望。培养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经济建设水平,加强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扶贫问题。
(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
1.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不足。长期依靠财政补贴的村支部无经济条件完成工作,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村级事务缺少人员,经济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差,难以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基层党组织人员更多的是兼任,但是精准扶贫工作量大,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即使党员出色地完成任务,上升的机会也比较渺茫。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村民矛盾,尤其是将谁纳入贫困范围。因连任考虑,党组织成员根本无法做到秉公处理,腰杆不能挺直,许多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的妥善处理,影响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度。在基层党组织缺人、缺物的情形下,党组织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2.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意识形态領域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遭受重大考验。一方面是基层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多样化,受其他思想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自我意识觉醒;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宣传策略失效。在群众没有普及意识形态教育和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息技术的进步,基层群众对外接触的信息形成自身价值观,传统思维受到挑战,农村凝聚力受到巨大冲击。
五、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主要策略
基层党组织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战斗堡垒,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精准扶贫任务的胜利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扫清障碍。
(一)加强政治建设: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脱贫攻坚战以来,贫困地区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这些成就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的结果。但是,部分地区存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有限的问题。部分地区为了深化改革,提高民主自治水平,过分放松市场经济的束缚,减弱政府调控能力,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发展受阻,直接影响了党的领导地位。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地区组织与经济工作的领导核心。精准扶贫攻坚阶段,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要加强,形成制度保障。其体现在:基层党组织是政策的落实者,需要将战略、方针落实到实处;村民自治机制离不开党的领导,党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基层党组织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新农村建设,生产活动、保障措施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要党员干部树立领导意识。
(二)坚持思想武装:以理想信念作为党建的首要任务
共产主义是中国社会的最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是社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在精准扶贫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要以坚定(下转第5页)
(上接第3页)的信念才能起到示范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保持党员的廉洁与先进,将从严治党落实到实处,将从严治党规范化、法律化。面对不断复杂的国际形势与社会环境,巩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非常有必要且急迫的。要与时俱进的加强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当前,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鉴于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要应时代而改变,将理论内容简洁、有趣地传递给民众。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占据社会的主流意识,更大范围的影响群众,加深思想教育。
(三)坚持群众主体:组织、宣传与服务群众
走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历次社会变革都是由人民群众发起。中国的经济成长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发展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群众共享,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原则,只有从历史出发,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才能将历史的车轮往前推进。共产主义的要义是:人民竭尽所能,人民各取所需。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在奋斗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深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前进中的分量,要完成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将精准扶贫的任务顺利完成。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根本目标。任何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的作为都不可取,不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人民群众主体原则是优先遵循的工作准则,才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本文主要以基层党建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问题与策略,坚持基层党建活动引领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做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佚名.湘西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的途径和方法研究[M].吉首大学,2018.
[2]郑永军,陈景华.党建引领汇聚"红色力量"——西平县供电公司党建促发展工作侧记[J].河南电力.2019
[3]王友明,李莎莎.践行"五个坚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N].中国质量报,2019.
[4]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发布 打响脱贫攻坚战[J].中国农村教育,2016(12).
[5]匡仁栋.对标对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J].当代江西,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