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2020-04-14张艳素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教学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课堂评价要体现真诚性和针对性;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应当坚持的评价理念。然而,在当前课堂评价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将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如下分析。

问题一,重鼓励,忽略真诚与针对性

案例:《桂林山水》一课,老师板书题目,生齐读:桂林山水。老师随口赞道:“真好。”之后指生读课文。读完后,老师便草率的说:“读得真不错,很有感情。”随即把手一挥,示意该生坐下。这种“真好!真不错”等模糊评价语充斥课堂的始终。

反思:新课程课堂评价尊重学生,强化激励性评价是必要的,但教师面对学生回答,不分好坏,一味地不假思索地笼统的赞扬、鼓励,这种模糊评价缺乏真诚与针对性,是一种几乎不需什么成本的“批发”,带给学生的只是一时的愉快而衍生出很多显性或隐性的危害。

改进策略: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要求教师课堂评价要体现真诚性和针对性。

(一)心灵碰撞——体现真诚性

教师的课堂上的评价能不能发挥作用,发挥多少作用,首先看教师的评价是不是真诚的,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只要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就容易接受,并产生震动,受到感染。如有位老师说:“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总是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因此,教师的评价应重视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

另外,评价语言要多样,富有变化。当有学生在品评教师范读时,讲得有理有据,不仅说出教师读的好,还说出教师读得好在哪里。

(二)评价导向——体现针对性

怎样才算有针对性?可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针对学生内容的评价。如引导学生读儿歌,给予这样的评价语:“你的声音真响亮,看,小露珠听得多开心啊!”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读书的姿勢真好看,谁能像他一样?”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如“你真是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小朋友们都佩服你。”“你通过想象,一下子就记住了‘飞这个字,这个办法真好。”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如: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如:“你们小组可真棒,想的办法最多。”

问题二:评价形式单一,忽略创新

案例1: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起来读书,教师总是说:“你真棒,真不错!”“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到“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案例2:课上,老师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奖给表现好的同学,开始还很奏效,小朋友们坐得规规矩矩,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教师满心欢喜,得到小红花的小朋友,小手摆弄着奖品,转脸向别人炫耀,真是眉飞色舞,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声音。

反思:教师评价语言或形式单一,上述情境,开始孩子们还感到新鲜,时间一长,这种评价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滋味,成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感觉无趣是很自然的。

改进策略: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望惊喜,追求新鲜,因此,我们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

其一,使评价用语定期更换,常用常新,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同一问题,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对优秀生可用:“你想的真好,为大家开了个好头!”“你真聪明,想的又快又好!”对中等生可用:“你的想法挺好,能把想法说清楚吗?”“你理解对了,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对差等生可用:“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别灰心,下次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

其二,我们可以将口头语言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可感性作用,通过自身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课堂评价语言,拓宽师生之间信息传播的渠道,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如爱抚的摸头,亲切的握手,深情的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这样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其三,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特色,予以创新百变的评价。有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时,这位学生将几十个生字全都认会了,教师灵机一动,夸奖她像可爱的小蝴蝶,并奖励她像蝴蝶一样在全班“发行”,令其兴奋不已,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问题三:教师评价,忽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评价仍占主导,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放得不开。

改进策略:

(1)引导教师要提高认识,使教师认识到积极采用学生自评,是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取的重要手段。而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意义则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发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助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开展生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变得愿评、能评、善评。如学生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哪读得好,哪独得不够,哪读得有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自我反思,增强朗读思考,减少朗读的盲目性,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意识,朗读水平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敢于负责,善于欣赏,乐于分享的态度。

作者简介:

张艳素,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南舍兴中心校。

猜你喜欢

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