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0-04-14赵义明

读天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师型中职问题

摘 要:深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非易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在分析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双师型”教师,问题: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如何“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这是职业学校的一大教育教学任务。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当地人民生活质量,促进本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办好职业教育,然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让职业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要让职业教育取得发展和进步,教育资源是关键,而师资力量又是教育资源的重中之重。提升中职师资力量,关键是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职中学校挂着职业学校的牌,办着高中教育的学,教师多来自普通学校,以文化课教师的底子,勉强地教着来学技术的学生的技能,教师教的无味,学生学得无趣。因此,国家强调职业教育的转型,强调职校教师的转型。职校教师要由传统的中学文化课教师转变为专业的中职技术型的教师,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既是文化课型的教师,又是技能型的教师,所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职学校教师的基本特点,也是当下和未来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二、 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文件要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本人持有教学专业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又通过培训或进修学习取得新的技术性专业资格证书,具备专业技能教学所需的专业基础,一名合格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双证书”教师,并且也是“双能力”教师。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的素质和能力:中职“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当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中职“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能进行熟悉的实践操作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可以进行专业技能的创造性教学,中职“双师型”教师还得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与能力,熟悉现代企业的岗位管理制度,在教给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企业行业管理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双师型”教师进入门槛不高

在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很多中职学校都能积极响应号召,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因此中职“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往往模糊,“双师型”教师的准入门槛也不高,很多在职教师往往通过外出进行短暂的数个月的培训,得到一张证书,回来后就变成了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取得了证书,但未必取得相关技能的实际操作和教学能力。因此,这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是太过仓促,教师的实际能力往往与资格证书不符。

(二)中职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不足

在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上,国家层面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培训的项目上往往对中职学校都有倾斜。但是,各中职学校往往出于教师工作岗位的考虑,因为教师紧缺,大面积的教师外出培训会造成教学工作的无法进行,并不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部分学校往往利用假期时间派教师外出学习,但教师的成长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仅靠假期有效的时间,无法完成专业教师的培训。

(三)中职学校教师个人参与培训动力不足

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压力不大,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很高,教师往往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惰性。很多的中职教师常常满足现状,甚至得过且过,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高的主动性不足。更有甚至,很多中职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本着外出游游逛逛的目的而去,至于培训学习呢,略得皮毛而已。

四、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领会教育部中职教育改革精神,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教育部有关中职教育改革的文件要求指出,为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为更好地推动中职学校学生技能训练,尤其要强化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不断学习和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制定和完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确保国家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不断改革中职学校的用人机制,拓宽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

中职学校要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多渠道引进和引用人才,中职学校应根据招生情况灵活控制教师数量,不断调整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实行教师动态管理,灵活聘用专业教师,不断充实,及时优化。对于在校在编教师,学校要根据教师情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兴趣爱好,帮助教师选择合适专业,实现“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将“双师型”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在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教师学习与技能实践的院校或者企业,切不可仅搞讲座式的培训,也不可只搞证书化的培训,从学历和证书看,教师都培训合格了,但什么技能操作都不会,这样的培训没有任何效果。

(三)不断强化校企联合办学制度,全面落实教师进企业实训实践制度

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学习了理论知识后的最好的模式就是进企业进行实训和实践。在一定的程度上,学校可以联系优质企业,即可解决学生就业,又可安哥教师实训提升技能。学校制定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签订培养和用人协议,落实好教师在企业的工作岗位薪酬与考核细则,逐步形成学校老师进企业实训实践与实习锻炼的长效制度,让教师不但熟悉本专业的操作技能,更了解到本行业前沿发展态势,培养一批熟悉专业又熟悉市场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相.中职教育“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9).

[2]赵雯.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综述[J].四川教育,2018(8).

作者简介:

赵义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双师型中职问题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