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用导学案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0-04-14罗志明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需求,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符合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学习能力等具有积极的功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开展导学案教学法,还需要各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创新。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一、 初中化学导学案的有效性
(一)增强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对于导学案来说,最为主要的功能为帮助学生提高自学意识,在导学案的安排中,进行“实验或问题探究”“情景引入”等环节的设置,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改变学习态度,从传统的教师要求学习到自己的主动知道学习。
(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活动中,导学案对于学生最为主要的帮助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会安排学生对于教学课时进行课前复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教师没有教导学生自学和预习的方法,使得学生的自学效果不理想。但是在使用导学案后,教师再设计学案时可以对于学生的自学内容进行明确,为学生在自学时明确自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可以设定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了应用,最终将变“学会”为“会学”。
二、 初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实施
(一)学案的编制
在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前,教师应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查,以求达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对于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同时要注意具有趣味性,已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课堂效率与效益才能最大提升。
1. 基础自学部分
导学案的编写应由4大部分组成,以此来保证学生从接受知识到内化知识再到掌握应用知识过程的全面提高。首先为学生的自学部分,对于学生来说自学部分只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因此基础自习部分应以阅读、识记、练习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
2. 思考与探究部分
在导学案中,对于思考与探究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只用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从而才会去解决问题,所以才会对于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学案设计的同时,应加入适当的思考和探究问题,同时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我设计方式,对于问题使用趣味提问方式和由简入深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渐的提取学习兴趣和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留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质能力。
3. 跟踪训练部分
在设计导学案时,通过前面自学部分和探究部分的提升,在上课堂教师的讲解,因此在课后需要设计跟踪训练部分,以此来帮助学生稳固和加强,同时在设计跟踪训练时,需要对于练习问题进行分开,设置基础练习和提升练习,以此达到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的目的。
4. 自我整理部分
自我整理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概括、归纳,设计时要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可以是复述式、问题式、图表式,也可以是练习式、口诀式等;还可以是教师引导,也可以学生分享收获,总之,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二)实施
1. 以案导学,凸显自主
导学案的设置目的就是来引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以案导学。通俗一点将“以案导学”就是让学生们按照导学案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学习,之后再结合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内容对该课内容进行整合。
2. 引导探究,深化思维
引导探究是導学案的另一大功效。学生在依照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课前学习时,由于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是采用的问题是有梯度性的,所以学生在顺利完成基础性题目的时候,可以尝试挑战难度比较大的探究性题目,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的自学程度也进行了加深。
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只起到补充的作用,同时对于初中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们用解决探究性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再加上初中化学实验的引导,这样得到的结果不仅能让学生实现自我肯定,又能让学生自主掌握应当掌握的知识。
3. 梳理反思,建构体系
导学案的题目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前面的引导部分,另一本分是用来反馈练习的,就是在最终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的。这两部分试题的作用也恰好是导学案在课堂中两种作用的体现,一种引导探究,一种梳理反思。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通过引导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掌握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导学案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起步较晚,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导学案应用的重要性,缺乏导学案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从而降低了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此相关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及学情,寻求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发挥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阳.“211三案”教学模式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吴艳.初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张敏捷.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探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罗志明,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群乐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