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分析
2020-04-14陆霞
摘 要: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桥梁和载体,因此在人类的学习中,语言课程一直占据着整个教学体系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来说,就需要发挥出语言的艺术性。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格品质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赋予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更加重大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练习过程就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提升,积极引入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应用。本文首先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缺失进行分析,并建立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分析
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各学科教师也需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分配给学生,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教师也要坚定自身的指导方向和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环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能够将语文评价措施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够得到更多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而不断优化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缺乏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评价教学效果,就需要将其评价教学内容在课堂练习开始之前准备完成,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参照其教学方案和思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意识到的是在进行课堂前预设工作准备时不能够过于模式化,是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教学情境和课堂之前预设的教学规划不一致,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如果依旧沿用课堂前预设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就不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目标,甚至会出现与预期效果相背驰的情况。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将课堂教学评价灵活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带动课堂教学学习氛围。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分析,一些教师也能够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课前的预设内容中,但是,当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发事件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就暴露出较为明显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单调,缺乏艺术性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可知,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大都是使用较为单一、相似度较高的评价语言,主要有“很棒”“继续努力”“加油”和“很棒”。当学生第一次接受到教师这样的评价,所获得评价效果较佳,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使用这种评价语言,就会使得学生感受异常的枯燥和乏味,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到长久的提升和调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也逐渐减弱,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用语的特点
(一)教学评价语言的激励性
根据研究表明,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树立足够的自信心,在小学生的年纪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充滿了阳光,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课堂学习中,都是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自身的言语表达是否得当,精准的把握课堂中语言表达的尺度,这样才能够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发挥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产生热爱学习的正确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评价语言的针对性
根据最新的小学语言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时需要将其更加灵活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发挥出其教学语言口才能力,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其教学方案进行合理性的修正,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慌乱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够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动力。
(三)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功能就是导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灵活的运用其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带领学生积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效果
(一)有效把握评价语言的内容和尺度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运用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精准的把握评价语言的尺度,不能够过于严厉强硬也不能够过于平淡软弱。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较高,如果语文教师的评价语言不恰当,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伤害,进而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的降低。所以老师应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评语语言表达方式,使其评价力度适中,提高语言评价的有效性。
(二)尽可能地保持语言评价的客观性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也更加需要具有客观性,教师不能够过于凭借自身的主观思维为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非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更加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过于激进的评价语言。
(三)善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对于小学生来说,多接受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价语言的风格和形式,使学生更加能够接受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进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评价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对广大教师来说,都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课堂教学语言的具体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性发挥出来,精准的把握评价语言,借助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朝晖.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分析[J].教师,2017(19):121.
作者简介:
陆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巴头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