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品行的影响

2020-04-14陈世忠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生

摘 要:近年来国学经典的热浪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持续升温,我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浪潮向我们扑来。《国学》《弟子规》与《三字经》等中国传统经典名著遍地开花,诵读国学经典等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国学经典内容对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以德立人,仁者爱人等思想为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启迪,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生;品行培养

一、 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

结合中国经典文学的诵读教育的特点来说,他在日常生活当中是有很多表现的,并且很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比如,《弟子规》当中有一句“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说的意思是要让孩子们尊重自己的长辈。在中国古代这种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当今的思想品德课程所教育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学生在小学时期适当地诵读经典著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小学生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让他们对这些文化美德逐步的熟悉并掌握,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品德。

二、 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

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感恩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对感恩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从小懂得感恩,这也是小学品德社会教学的主要责任之一。对于小学生的品德社会教材当中有许多与感恩教育有关的内容,比如说“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尊老爱幼”等,这些都和我国经典的文学中包含的感恩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和经典著作当中的感恩元素发掘出来,并将其得到很好的落实。比如说在学习“为家庭创造快乐”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国学经典著作当中的“孝顺”的有关内容穿插进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课外活动来鼓励小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感恩的卡片,在卡片上写上一些国学经典中的典型句子。比如说让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张感恩的卡片,在卡片上写上类似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类的感恩母亲的诗句。教师通过开展这些小活动,可以提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学会如何感恩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可以更好地生活。

三、 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展开良好的诚信教育

保持诚实守信的准则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原则之一。而在目前看来,在全社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很多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的一些不诚信的危机,所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诚信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教育学生诚信做人才会让学生远离社会上的不诚信的行为,不被这些行为所感染侵袭。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诚实守信的教育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做人的准则指导。比如说在三年级的课本当中,有一节课叫作《我和同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同时和同学发展良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在《弟子规》和《增广贤文》当中去寻找和他人如何相处融洽的内容,并且在上课的时候合理的穿插这些内容,让小学生能够了解到怎样和他人相处,和他人相处时应该做到的一些事情。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在与人相处时要遵守诚信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诚信的品质。

四、 国学经典诵读,落实学生的爱心教育

无论处于哪一个时期,关于爱心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小学生的教育主题,对学生们进行有关爱心的教育,需要从大的地方左眼并且从小的事情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正确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学校乃至于整个社会以及身边的所有生物。在小学的教材当中,涉及爱心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说,《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伸出爱的手》,小学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国学经典当中的有关“以爱己之心爱人”的内容来进行讲解,会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爱心精神。除此之外,适当的结合爱心教育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互动小组的方式,让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助,还可以帮助他人。在小组成立之后,在学校的范围内,甚至是学校的周边都可以做一些爱心活动来增加对社会的贡献。在传送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爱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自己有关爱心的精神,让学生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好地在生活当中发现真善美。

五、 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我国的经典文化著作当中有许多都是关于爱国的著作。不论是哪一个时期都有许多的爱国诗人,他们许多的作品里都流露出了自己爱国的情怀。让学生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精神,并且培养出自己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即使现在社会安定,但是也要有居安思危的这种紧迫感。通過诵读国学经典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负的民族责任和历史责任,为日后壮大国家力量而做出贡献。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育中,其重点的目标就是起到教育育人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感悟到诵读国学经典是可以帮助自身形成良好品质的。让教师和学生都在读书的过程中直面经典,在经典的文学当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受到良好的积极影响,培养良好的品行。

参考文献:

[1]陈韵竹.粤方言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2]张霞.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世忠,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白云山中心校。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国学经典诵读实现价值传承的路径与方法探究
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