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2020-04-14赵晓东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学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从认识核心素养内涵,到构建中学美术课程体系,再到教学策略路径的探究,都将成为深化和推进中学美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中学时期是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重要课程和有效途径,应当担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完成学科美育功能的职责。本文就如何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展开讨论,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早在2014年核心素养首次被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被视为深化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等的重要依据。中学美术教育以核心素质的培养为基础,与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学时期是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鉴赏力和实践性能力,突出中学美术课程注重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能突出人文精神和趣味性,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

二、 中学美术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自古以来,美育与智育的相互协助才是人的德育得以形成的前提。教育部印发深化课程改革意见表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艺术课堂教学主要涉及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学习习惯、审美感知和艺术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培養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美内化为审美素质,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艺术教育中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美育的体现和最终属性。首先,美术核心素养是美育的关键。对于美育而言,美术核心素养在美育中具有优先性,是美育达成的关键环节。其次,美术核心素养可以反映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看图阅读时代,美术课堂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出美术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面向新时代,总结出的新战略,是学生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素养,提出核心素养是为实施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提供指导和实践的标准。最后,美术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图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帮助下吸收知识、宣泄情感、训练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 中学美术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美术教学中突显文化自信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文化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能够传达、象征或反映一些深刻或基本的真理,具有可识别的痕迹,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谱系。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逐步介绍中国各个时代的美术,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

(二)是衡量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对于个体内在素质的塑造成为了当下我国教育的关注点。我国的基础教育政策更加贴近人文精神的内涵,学生成为一切教学的中心。这种教学理念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以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当代语境。

(三)是重视生活品质的社会需求

数字时代,图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当下最有说服力的表达途径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信息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流行文化和新兴媒体使图像常常影响未成年学生的认知,并促使学生仿效,传统经典文化却被搁置一旁。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以适当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

四、 中学美术教学课堂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要加强对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中学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艺术理论积累、实践与创造能力提高、情感与价值升华的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美术核心素质,如何通过教学体现美术核心素质,都是相关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应以艺术课为研究对象,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到课后反思,不断挖掘、分析、思考、记录这一过程。

(二)解放学生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

艺术具有一定的表征性,比其他学科更容易理解。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非常重要,而且在情感系统形成的基本阶段,情感感知和判断能力较弱。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包含丰富想象力的古典绘画,增加各自的创作体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特别是设置一些体验和创作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临摹经典,建立情感认知体系,又可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理想的作品。

(三)开阔视野,接触了解生活中的艺术形式

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较为薄弱,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表演或讲解,成立美术传承工作坊,激发学生对民间手工的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让学生切实了解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增强他们学习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此外,还可以将日常生活材料引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使美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接,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中学美术教师应遵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方针,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美术活动和作业展示活动,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巧妙地融入中学美术课程设计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2017(4).

作者简介:

赵晓东,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市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