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解读

2020-04-14廖雪梅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作文教学小学生

摘 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定位”教育目标。弱化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生的天性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小学生拥有学习的基础,对未来生成期盼,对自己抱有信心。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属于“基础学段的基础学科”。我们必须调整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搭建教育平台。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观察能力的养成。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生;观察能力;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小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受到的影响最突出也最全面,小学语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属于“基础学段的基础学科”。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要从学情入手,从学科优势入手,促使小学生拥有学习的基础、生活的基础。我们要将自己的日常工作定位为“打地基”。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基础能力。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

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我们总是会思考,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为什么学生总是会写流水账一般的文章?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学生“心中无物”,自然就会“言之无物”。基于此,在引领学生完成写作活动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我们要从观察教学入手,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学会观察,学会发现,还要学会表达,学会记录,并引導学生养成长期认真观察的习惯及记录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因为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时候找出独特之处。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要指导他们进行重点观察。

二、 借助课堂教学

相比其他学习时间,课堂学习时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为频繁。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反映给教师,学生存在的隐性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成显性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借助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把学生课下积累的学习感悟不断地升华,将教师的主导价值作用于“课上”“课下”。教师在平时可以带一些物品多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之间可以了解别人观察到的东西,学习对方观察中的优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指导,教导学生观察的顺序、角度、位置,并补充学生观察中遗漏的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供学生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和思考。因为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使他们增长见识,积累词汇。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要言之有物,不仅要能反映现实生活,还要重视把语言文字与观察生活联系起来。

三、 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极强的直观感知能力,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迅速的搜集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要想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还需要学生在收集到相关的资源后进一步处理。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阅读量也还不够,所以小学生的写作主要是记叙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在写作前给出主题,学生在自己经历的故事中,就会多观察,然后把自己的观察写出来成为作文。在写作中,老师也应该给予指导,让学生从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这样学生也会更有动力去进行作文写作。通过情感互换、思想互换,促使小学生能够写出“有深度”的好文。

四、 引导学生不断联想

写作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在引领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小学生的天性优势,促使小学生不断地联想,用自己积累的素材资源进行多次创作,生成“好文”。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联想的训练,比如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对声音进行描写,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加以适当的象声词进行描写,并且想象自己听到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想象与感受。教师还可以用含有寓意的漫画,让学生看图后进行联想,在看图时,教师要对学生发问: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什么环境?什么人?在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样?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图联想图中故事的前因后果。想象的基础在于学生的阅读量,因此我们也应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要让学生多读对自己写作有益的书,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的修辞、记叙手法。当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想象力就有了,课外书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学生也会适当运用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上去了。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搜集生活资源,生成信息素养,进而拥有成长能力,这才是他们实现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极大优势,因此我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基础学段的基础学科”。在这一方面笔者给出的建议就是从培养基础能力入手为学生奠定“成长基石”。

参考文献:

[1]项阳.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以五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08(16).

[2]项阳.三只“九色鹿”:名、特、优教师同课异构的理答对比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18).

作者简介:

廖雪梅,重庆市,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作文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