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对策

2020-04-14祝月华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分层教学数学

摘 要:小学六年级是迈向初中教学生活的关键,而数学正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由于智力水平、家庭教育方式、身心发展、学习兴趣、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存在区别,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会出现分层现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本文简单的研究了分层教学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实施对策,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一、 分层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層教学在20世纪初被美国学者提出,20世纪80年代被中国引进。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新大纲教育教学要求,从学生在数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方式或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区别,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一种模式。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的实施前提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营造更舒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就感。

1. 针对性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来进行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 有效性

根据学生力水平、家庭教育方式、身心发展、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能够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提升教学质量更加有效。

二、 分层教学策略

(一)对学生能力分层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如智力水平、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划分层次。从目前学生表现的情况看来,可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类是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以及优秀的学习成绩的学生;B类是学习成绩中等,能大概掌握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C类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态度差以及成绩较不好的学生。但是教师不能据此在课堂上进行明显的学生分组,这样会使成绩较差的学生感觉受到歧视,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好。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可以根据分层后各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

(二)对教学内容分层

通常而言,为了能够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主要以B类学生的水平作为参考。在B类学生听懂的情况下,可以将教学内容细化,进行精讲,满足C类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后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引入一些超纲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来引起A类学生的注意,激发A类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授百分比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深化,让学生们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有两种折扣方式,是选择七折更划算呢?还是选择八折再九折的折上折这种方式更划算呢?”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也很实用,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关于课堂问题的讨论,也能教会学生关于百分比的概念和折扣的计算方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

(三)对教学要求分层

在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应存在差异。如果教师的要求过高,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因为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产生挫败感;教师的要求过低,在考试中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丧失自信心。教师应该把握好分寸,对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对于A类学生而言,应要求他们灵活的掌握相关概念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能够在课下进行延伸学习;对于B类学生而言,应要求他们掌握概念知识,对教材中的例题也能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对于C类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相应基础概念和一部分例题的运算方法。

(四)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进行分层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迈向初中生活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这样成绩优异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怡然自得,从而可能得意忘形,造成考场上大失水准;成绩差的学生就会丧失信心,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滑。教师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结合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免对学生的心态造成影响。对于成绩进步的学生,应该鼓励为主,让他们继续保持,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应该以安慰为主,帮他们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通过正确的分层评价标准,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状态有更为客观的了解,能够拥有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五)对作业训练进行分层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时,要积极监督,并对发展学习中学生的不当之处进行及时纠正指导。作业训练可以分为基础作业训练、拔高作业训练、综合作业训练三个层次。基础作业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主要是针对C类学生,只要求能够掌握基础的习题运算方法,不要求深化和加强;拔高作业训练就是基于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延伸的练习,主要针对B类学生,要求他们能够适应一定程度上习题难度的提高,不仅是掌握一般的习题;综合训练就是贯穿简单知识、高难度知识的基础上难度在升级的训练,主要训练目标为A类学生,要求他们面对不同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于同种题型能够拥有多种解题思路,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敏捷力的提升。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出发的,能够帮助学生扎实基础,提升学习能力,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本文的研究比较浅显,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对分层教学的重视,作为后来学者进行研究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元贵.别样的作业异样的精彩: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A1):70.

[2]赵少鹏.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学,2019:177.

[3]吴春轩.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1.

[4]王同庆.浅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对策[J].新校园:阅读版,2018(2):77.

作者简介:

祝月华,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绥宁县白玉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六年级分层教学数学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