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探讨

2020-04-14王婷瑛

读天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情感教育新课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化学的时代性和应用性,这对于实现化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情感教育,教学观念

一、 加强课程标准学习,走出认识误区

(一)必须深刻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必修课程设课目的的说明和功能定位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中,必修化学课程显然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它既是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螺旋发展和提升,又是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课程。所以,必修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全面的素养教育,这个性质与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一致的,它的课程设计取向应该是多元的,这就要求必修化学不能只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

(二)从思想上根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高考形式不明朗,为了高考能取得较好成绩,在必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加深、拓宽,向老教材、老模式靠拢,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观点忽视了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的特点。学生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属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没有必要在必修课程阶段就拔苗助长,越俎代庖。同时,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选择选修内容和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化学,必须彻底转变现行教学中的一些习惯做法,严格控制必修知识内容的深广度。部分知识针对有兴趣的学生在选修模块中再做适当的拓展。

二、 化学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一些化学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新教材体现在化学教育中不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加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符合STS(Sic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理念。虽然教材只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了安全和环保问题,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实际授课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展开,如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强氧化剂、剧毒品、腐蚀品,除了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这些危险品外,更要教会学生碰到这些危险时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还应当提醒同学们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少扔垃圾、废品回收、使用绿色商品等。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及时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但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性的制定教学方案,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低起点,小步伐”。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设置实验或问题来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学中相应地加强直观教学,就是研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媒体组织教学。教师除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外,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电脑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当然,教师还应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练习和复习,使学生在新的认识水平上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一名开放型教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结合平时教学效果,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四、 精选例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而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题,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就必须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到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旧习题,与新教材进行整合,拓展新题型。新教材的习题更注重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为此,我们要多研究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分析其命题目的、命题特点、题目难度等,然后整合旧教材中的有关习题,编写新教材题型的变式练习。

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习题的设计应从课程标准和学生两方面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其有针对性。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既不拔高,又不降低,设计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学生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习题讲解要注重过程分析,注重方法的培养和规律的总结。讲解时,要讲活讲透,不要就题论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一题多解的灵活,是学生思维的发散源,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多层次地认识问题,多种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多题一解的归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综合性。

五、 结语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从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感受,提升其各方面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尹琳.基于新課程理念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时代,2013(12).

[2]穆建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析[J].试题与研究,2014(11).

作者简介:

王婷瑛,青海省海东市,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情感教育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