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20-04-14罗英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小学生受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而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积极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一、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真正落实“减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全体学生都掌握有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实现上述途径之关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根本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内驱力,是人的智慧潜能的发掘者。学生在认知兴趣的驱使下,便会产生自觉寻求知识的行动。因此,凡是有兴趣的东西,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创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与体验

苏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习上的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源于学习上的过多失败,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致缺乏成就动机(即缺乏上进心)。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往往不为教师所了解,自己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在学习中经历着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改变差生失败的消极体验入手,创设使差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与体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难度适中的教學,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创设使学生获得参与学习活动的欢乐

教师深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三性”,即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情感性和教学活动的兴趣性,实现学中有乐、学中求乐、乐而好学。数学课教学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计算、解答之类的训练,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结果事倍功半。如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既可增添教学乐趣,又可巩固教学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完《数的整除》,教学生做“编密码,译密码”的游戏,教了《倒数》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学了《10以内数的认识》带学生玩扑克游戏“争上游”等等。通过愉快的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参与学习活动的欢乐,可以轻松愉快地掌握新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倡新颖多变的学习方法

新颖多变的学习方法,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使之产生“有趣”,再不断升华,向“乐趣”“志趣”阶段发展。如小学数学第九册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抓住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实践等多种方式,采用“割补法”由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出来。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过程并通过实践操作、计算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完成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不仅觉得“有趣”,而且也激发了求知的理智感,能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对知识的乐趣。这让学生不再是对事物外部新颖刺激感兴趣,而是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探究有了兴趣,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生动的事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而且听得很专心。如果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编在有趣的故事中讲给学生听,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增强了记忆既能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益。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编成“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学生听得饶有兴趣,遇到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个个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五)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起源于“疑”,有疑就有探索,所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探索的开始,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疑就是问题,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思考,学习才主动。

教学时,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学生要求释疑的心理需求。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我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除不尽的除法算式:7÷15、7÷9、13÷14问学生:“谁能很快说出这几道算式的商?”学生答不上来,但从眼神中可以看出都在急切地想办法。我说:“我能一口说出任何一道整数除法的商。”学生听了很诧异,也很疑惑。我说:“不信?可以试试看。”这时我连续说出7÷15、7÷9、13÷14的商,并让学生再出题我算商,学生争着出题,我一一对答。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这些算式中数字与分数的关系,并找出规律,学生很快找到了规律,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特长,科学合理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作者简介:

罗英,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屏山县锦屏镇芋和小学。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