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2020-04-14黄炫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养成古诗词教学

摘 要:审美教育可以将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人的思想意识相结合,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体自身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本文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分析了古诗词的审美价值,探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情趣;养成

虽然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数量不多,但是这些诗词内容中却蕴含丰富的美育元素,其中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能够陶冶学生心灵,强化他们的道德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挖掘其中的审美元素,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审美情趣。

一、 古诗词的审美价值

(一)语言的审美价值

古诗词讲究韵律、炼词造句和画面艺术,古诗词不仅是文体内容的载体,也是审美的表现,蕴含丰富的音乐美,古诗词的起源原本就与音乐有必不可分的关系,最早诗乐是一体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两者慢慢开始独立,但是,乐的韵律对诗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古代,古诗词就是用来吟唱的词,文字是歌词,词牌是音调。通过对偶、平仄的应用,让古诗词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同时,古诗词语言凝练,诗词的内容不多,但是含义却非常丰富,要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应有的含义,需要不断的炼字、炼句。古诗词还具有画意美,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韵律美、音乐美和凝练美,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二)内容的审美价值

优秀的诗词是内容美、意境美的有机统一,除了语言之外,古诗词还有深层次的意蕴,具有真诚、复杂的情感。诗词大多是作者对自己心灵的描写,蕴含的情感十分丰富,不单一是喜、怒、哀、乐的描写,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体会、分析。同时,古诗词还有丰富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在描写作品时寄托思想的艺术形象,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也让古诗词意境悠远、意蕴深厚,通过比兴、拟人、典故等修辞方法的应用,让诗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中的内容,便能够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一)利用媒介构建审美情境

良好的审美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审美期待,并产生相应的审美态度,引起他们的审美自觉。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审美情境,即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从多个渠道来创设情境。在这一方面,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图画内容,将书本上的诗词内容具体化,为学生播放音乐,以此来渲染氛围。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课堂上播放古诗词相应的配乐,让学生朗读、欣赏音乐,能够让他们迅速进入审美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来导入古诗词教学新课,让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构建出一个电影画面,再配合音乐一起来朗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

(二)解读诗词的语言艺术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诗词教学中,要重视“诗眼”的解读,诗词表面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很容易被学生感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和年龄的限制,他们很难对诗眼产生自己的理解。如何让学生抓住诗眼呢?在诗歌中,诗眼的位置常常不是固定的,也并不是每一首诗歌都有诗眼,一般而言,读音响亮,可以突出事物特征的地方就是诗眼,在解读诗眼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除了解读字之外,还要分析其中传达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人比黄花瘦”中的“黄”,绿字既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也营造出一幅翠绿的江南初春图,黄字则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在品读诗眼的过程中,还要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诗歌的特殊结构,诗词与其他类型的文体不同,很多内容在现实中是不可能遇到的,但是表达在诗词中,却营造出了一种曼妙的艺术感受。

在解读诗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对各种诗眼的品味,他们也产生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诗眼的解读,不应该是由教师完全把控,而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作为挖掘学生潜能的契机,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感悟。

(三)利用问题来激发审美想象

问题的设置,也是实现审美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本身,也为学生提供了审美角度,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审美兴趣,让他们感受诗歌的美。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展示出学生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感受,在这一方面,问题的提出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分析文本,广泛搜集资料,找到诗歌中的最佳问题点和审美点,再结合此来选择问题的呈现时机,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清晰、开放的,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难度适中,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共鸣,这种问题能够让学生自发的解读文本,加深他们的审美体验,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四)品与诵之间的结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领悟诗歌内涵的桥梁,诗歌的美既体现在语言和意境上,也体现在韵律上,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对古诗词进行反复品读和诵读,带着感情来诵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仔细品味的基础上,从停顿、节奏中分析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就会感受到古诗词的情感,并能够有意识挖掘出其中的对仗和韵律美,实现情景交融,领悟诗歌的意境。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吟唱、配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扩展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创造美,通過品和诵之间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养成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

三、 结语

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小学阶段是个体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高度关注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挖掘出诗歌中的审美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功利化的问题,致力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纪莉.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课外语文,2018(12).

[2]宋丽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J].科学中国人,2017(8).

[3]祁鸣.传承经典 徜徉诗词海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作者简介:

黄炫,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养成古诗词教学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