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0-04-14董舟维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实现路径立德树人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使得立德树人思想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深入渗透,成了各个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体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键渠道。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过于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忽略了其与德育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目标。本文就立德树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体育;实现路径

一、 前言

在现代高校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一项根本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立德树人理念形成深入的认识,并能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渠道,还能对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形成推动力。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寻找体育教学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为学生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

二、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要的参与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与高校体育德育教育的效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不仅应该持续完善自身的体育教育知识体系和提高运动能力,还应该重视自身师德的建设,为向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夯实基础。高校可以构建教师共同体,将自身的教学技能与德育相融合,树立较高的职业追求,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只有教师能从自身的角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 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能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融入教学目标当中,使其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渗透终身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得到身心发展。另外,教师可以从精神以及思想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体育的认知等与德育联系起来,体现高校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体育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认知,得到道德素养方面的提高。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已经成为教师面临的一项任务,能对其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指导。

四、 向学生传递體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的一种内在体现,就有整体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体育精神主要体现在体育知识和道德水平,能为体育实践发展提供坚实的推动力。高校学生是新时代发展的主要先锋力量。因此,要想实现将立德树人理念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形式向其渗透团队精神以及合作理念,培养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高校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所积累的财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形成的体育精神能在很多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而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平台,促使学生将体育精神内化成为自身的优秀思想品质。

五、 积极开展高校体育实践活动

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渗透。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将体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发展方向、学习内容等方面,为其组织一些走出校门的实践活动,使其能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得到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目标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训练、课外实践课程、建立特色体育项目、提高体育活动的丰富性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锻炼相融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磨炼学生的意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使立德树人理念得到践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应该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使其能接受到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德育教育熏陶。

六、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体育素养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综合体育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体育素养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体育水平、体育行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品德等多项内容。要想达到在高校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目标,教师应该重视夯实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形成体育素养能使其延伸到一些生活行为中,有利于品德塑造,使学生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自主体育锻炼,从而达到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目标。

七、 结论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新方向,这就使得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促进体育课程与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目标,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积极开展高校体育实践活动,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本文对立德树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薛建新,张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发展路径之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3):138-139.

[2]黎勇军.“立德树人”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9):58-59.

[3]徐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精神的培育与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3-4.

作者简介:

董舟维,浙江省舟山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实现路径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