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2020-04-14程正才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德育教育

摘 要: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将知识转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对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更加要注重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而培养小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增强他们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德育教育;小学生养成教育;提升自我

一、 国学经典诵读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提供机会的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还因为西方文化的涌入,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文化积累,浮躁和混乱,没有太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汉学,很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只有一小部分经典的内容将会教,对语言学习内容缺乏深刻的理解。近年来,随着汉学的日益普及,教育水平开始重视汉学的重要性。

二、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应该注意的内容

(一)要拓宽国学经典教学的道路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中国传统名著时,不仅要教学生阅读,还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名著。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教学生阅读,学生经常忘记很快,他们不能学到任何东西,只有让学生有一个大致了解,有一些理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为了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巧妙的实施国学经典教学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有些学生学中文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深入学习国学经典,而有些学生掌握不好,只能学习相对简单的国学经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应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对国学经典有一定的学习。

(三)注重国学经典教学的基础

国学经典的规模太过庞大,想让小学生明白是不可能的,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可以有一定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典的终极目标在中国教学或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教学经典,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从中国经典中让学生能感受到深刻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和语言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三、 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小学教学中要开设国学启蒙教学内容。因为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学生通过诵读《论语》,不仅可以学会做人做事的原则,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同时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长情况,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引导他们养成诚实守信、宽容礼让和文明的行为举止,从而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将经典融入小学生活动,促进习惯的养成。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意志方面还不成熟,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如果一味地诵读,很难维持他们对经典的兴趣,这样育人功效很难发挥。要想使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必须为学生创设活动平台,以活动促进养成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经典融入活动,化枯燥为快乐,有效的提升诵读效果和育人功效。

(二)诵读国学经典,严于律己

和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增长,也可以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中国传统的质量和美学思想,而且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言行,在教学和生活中做到了严于律己,以圣贤为榜样,浓缩思想精髓,自觉感染熏陶自己的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约束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初见成效。

(三)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小学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如果有效利用,小学可以成为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如果不加以开发,这种记忆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一旦开发,不仅是记忆超人现在,但它可以伴随它的一生。从这个角度看,阅读中国传统名著是开发学生的终身潜能。同时,阅读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孩子们的生活点文化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理解将在一生中不断加深和扩展。

(四)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

小学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古诗词背诵的黄金时期。他们阅读和阅读经典,将深深扎根于灵魂,渗透灵魂,陶冶情操,滋养灵魂。例如,唐诗大多乐观向上,风格多样。例如,李白的诗有一个奇怪的想象力,这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根据不同的节气,写诗,让孩子们欣赏华夏文化……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博大精深的作品,文人墨客的救世精神、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智慧,如春雨的风化,润物细无声,对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经典诵读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

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这表现在多动症,耐力差,很少能冷静下来,集中精力去学习。当然这显然是平时缺少耐心、毅力和专注的培养。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可以治愈学生的这些坏习惯和坏习气。诵读国学经典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重要教学方面。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开展一系列的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让学生更喜欢这种诵读活动,如一些诗歌对对碰活动、诗歌接龙比赛等。整个班级通过诗歌、比赛等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生的专注力。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带领学生去接触和了解国学经典;要进行有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部分;要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多方位地接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霞.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程正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白云山中心校。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德育教育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