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党员理论教育与岗位培训中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思考
2020-04-14杨静
杨静
摘要: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不忘初心的重要任务,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新境界的价值取向。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坚持理想信念执政为民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业务培训,是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和初心,担当执政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党员岗位培训;人文关怀;人民主体地位
加强党员政治理论教育与岗位培训,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职业岗位培训中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等重大课题,突出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思想,在政治理念方面赋予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以全新内涵,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荣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尊重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新时代不仅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理念,更要在以下几方面将其融入和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全过程。
一、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人文关怀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深切认识到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产现代化的推进,要警惕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阶级身心和谐和人的主体性丧失的社会矛盾。当今世界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世纪前的马克思无法预见的,但马克思关注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寻求,以及对劳动主体性尊重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无论是传统的人本思想还是当今社会的人文精神,都具有超越时空历史、跨越东西文化的普适性价值和意义。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既要着眼集体的国家利益,又要重视和关心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利益,从经济利益、政治权利、民主权利、发展机会、医疗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破除权本主义,超越工具理性,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治环境污染、消除两极分化、加快民主进程、共享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突出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解决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政治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人文缺失的问题,把培植和重视人文关怀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强化和发扬的时代主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要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民利益至上,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堅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的过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劳动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二、不断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坚持和丰富马克思劳动主体性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人民主体思想,必须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出发关注和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十八大报告的要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应当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提高国民福利和社会福祉。关注民生执政为民,以科学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途径。着力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人民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人的个体权益、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十八大后中央不断推进各个层面的政治经济改革加强社会建设,社会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影响民生和社会和谐的收入差距问题,贫困地区脱贫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社会兜底问题逐步解决。医疗保险、教育公平、住房问题等诸多关系广大劳动者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有了很大改善。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政策导向越来越亲民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提升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国七十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人民作为劳动主体的政治民主权利和精神文化建设得到充分保障。中国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和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因素,人民的精神文化提升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提高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劳动主体的政治民主、文化满足、教育权力、体制机制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矛盾,劳动主体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期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全面共享惠及全体人民。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为劳动主体的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广阔自由的促进和保障劳动主体精神文化和个性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全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同步、相互促进,更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越性和先进性,努力实现共享人生精彩、家国幸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必须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福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大力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首要民生任务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下,加之世界经济进入到增长乏力、中美贸易摩擦等新的历史背景下,全球性的失业、就业问题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而中国由于人口规模、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地域行业差异,以及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科技变革影响,每年新增就业和结构产业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今年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增就业人数达到比前些年增加一倍的1300万。十三五期间调整产业节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随着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产业总体上对人才需要的层次在提高,而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总量在减少,因此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重视由此引发的影响就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挥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努力创造就业岗位都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
结合目前中国人口总量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新增劳动人口数量多的實际情况,促进就业要发挥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全社会关注的多方协调机制,要对保持增长、促发展、促就业给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劳动力市场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就业择业权益的制度优势,国家应在信贷、税收、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切实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在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总量稳定提高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国家的基础建设规模和公共产品的投资,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市场需要和社会要求培养专业和劳动技能,从体制和政策层面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分配体制改革、养老保障制度,努力缩小政策歧视和差异,保障政策的公平公正和普惠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坚持民生优先和以民为本的原则,从解决教育、医疗、户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方面大力改善和促进民生建设,协调利益关系,完善共享机制,增进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