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研究

2020-04-14陆放鲁妹慧刘桂香李德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互联网

陆放 鲁妹慧 刘桂香 李德有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了更多教育产品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结合不同终端的碎片化学习。本文就是基于“互联网+教育”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研究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而是专门针对网络学习而设计的,包括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论坛、虚拟实验等多种混合模式的線上教学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化教学平台;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4-0082-02

收稿日期:2019-10-21

项目名称:互联网+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8EDE493,课题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作者简介:陆放,高级工程师,硕士;鲁姝慧,实验师,硕士;刘桂香,实验师,硕士;李德有,教授,硕士。

1 概述

习近平同志曾在全球互联网大会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讲话:“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 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出,互联网正在使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与教育的相互融合,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

2 数字化教学平台+互联网在国内外研究动态

互联网+教育的典范是慕课教育,2012年开始,慕课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年以美国Coursera、edx、Udacity为首的三大Mooc运营平台商快速发展,聚集了一大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课程,业务用户更是超越所有传统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速度,慕课热潮席卷全球,持续升温,世界各国都加快推动慕课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应用。其中Coursera在课程方面已经与全球107所顶级高校和机构形成业务合作关系,包括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在线注册学习人数突破533万,其中不乏大量来自中国著名高校的学生和社会精英,用户增长速率超越Facebook。

2013年Coursera首批5门课程通ACE的学分评估;欧洲17国创建OpenupED;德国iVersity平台推出首批24门慕课课程;法国推出数字大学国家级在线教育战略;澳大利亚开放大学成立Open2Study课程平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入edX。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相继加入Coursera。

2014年Coursera推出专项课程(Specializations)项目,MOOC.org计划运行。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为传统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学服务,从而使互联网教育的前景更加光明。

如今MOOC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政府、高校以及众多企业的关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建设一大批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课程。至今为止,全国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MOOC的发展,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为海内外大学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平台,被国内400多所高校作为学分课程认定,包括中科大、哈工大在内的中国一流高校。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的统计,到2020年全球慕课课程将达到5万门。如图1所示:

3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价值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便捷专业的课程制作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同时,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弥补高校优质课程与师资力量的不足,推动其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与高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交流沟通、借鉴参考、取长补短。

4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研究内容

4.1 通过此平台的实现为教师提供网络课件制作平台

教师可通过登录互联网上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在资源库里上传课件(包括音频、视频、文档)练习习题、调查问卷等。同时在课程工作室这个模块上创建一门课程,管理自己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属性、课程信息、成员管理、教学互动等。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也可以查看当前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当前课程的教学情况。

4.2 通过此平台的实现为学校提供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此平台对开课情况进行监督统计,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教师的开课数、学生的选课人数学习人数、课内讨论人数、学生的学习时长、学生的线上成绩等等。统计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图形、图表、数字列表来展示,非常直观,方便教学人员的管理。同时还可对学生在线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交互等特点与规律。

4.3 通过此平台的实现为学生提供网络应用学习平台

如今的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数字网络原住民,这一代人获取信息与学习知识的主要行为特征是上网。因此,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有了前所未有的选课听课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学习,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资料,线上答题,互相探讨,形成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综上所述,数字化教学平台功能建设如图2所示:

5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创新研究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以下几点创新与突破之处:

5.1 实现了基础课程网上教学

高校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授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义、原理等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搭配着自己的讲解,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该平台进行学习。教师省去了給不同班级上课重复讲解同样基础知识的环节,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观看课件学习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

5.2 实现了线上教学,线下互动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成,实现了线上教学线下讨论的创新教学模式。该平台和线下课堂的关系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学生可以先行在线上学习基础知识,随后在线下课堂完成讨论和实践任务,实现翻转课堂。由此改变了教师原来的工作程序,将备课的重点从研究教学基础知识转移到研究学生及其提出的问题上,并着重解决问题,熟悉线上与线下的学习和组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该平台组织学生提前在线上进行互动,线下课堂中可以深入探讨热门和疑难问题,也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5.3 通过碎片化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对时间灵活掌握,同时网上课程内容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内容的短小精炼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观看,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目的,将教师从知识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碎片化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自信心,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培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

5.4 学习管理更加灵活实用

相对于早期的精彩课堂及网络微课,数字化教学平台不是图片视频的堆积体,它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闯关式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通过通关的方式进行答题,当得到一定积分满足课程要求时,平台会解除锁定并开放新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趣味性娱乐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原有枯燥乏味的计划性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5.5 教学监管控制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后台监管模块,可以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进度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对学校的课程情况及教师行为进行监管。通过实时趋势图表及各种数据,同步掌握教学进度及动态,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

6 结束语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补充,同时也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冲击。随着信息化的日新月异,这种教学模式将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工作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将新型的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真正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怡瑾.高校数字化网络学习中心系统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2]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1-22.

[3]赵帅.破局:互闻网+教育[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225-229.

[4]李彦敏.慕课的校际协同共建与共享实践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

[5]曹文.慕课对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升级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15.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互联网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